龙应台散文_龙应台散文《目送》墙裂推荐
目送龙应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龙应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作品介绍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龙应台《目送》作者介绍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为“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
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2010年11月15日,龙应台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2014年12月5日,正式卸任台湾“文化部长”。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龙应台《目送》外界评价龙应台说这是献给自己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
有评论者认为,这本书不仅是为作者的同代人写的,同时也是写给上一代和更年轻的下一代的在书中,展翅高飞的孩子、即将离去的母亲和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目送他们的作者——三代人的情感一样丰沛,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人民网评价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龙应台《目送》作者其他作品推荐《亲爱的安德烈》 2008。
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野火集》 20051985年以来,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为这般思潮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
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并创下一月之内再版二十四次的记录,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END微书榜浮躁之余,品味文艺。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席慕容的散文_席慕容的散文怎么样这都可以?
《写给幸福》席慕蓉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文学张帮俊作家席慕蓉以诗情闻名于世,其实她的散文同样柔美,富有深情。…
-
散文的定义_散文的定义和特点越早知道越好
狭义的散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是运用生动形象语言描摹社…
- 山中访友是一篇什么散文_山中访友这篇散文作者带着什么去探访了燃爆了
- 龙应台散文四篇_龙应台散文诗硬核推荐
- 关于节日的散文600字_关于节日的散文600字初中作文奔走相告
- 自备稿件女生大气散文_自备稿件女生 散文快来看
- 想念一个人伤感散文_想念一个人伤感散文句子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