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关于幸福的优美散文_关于幸福的优美散文名篇居然可以这样

这是作者收录在2010年出版的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中的一篇文章,是关于人生幸福的一点思考,笔者重新翻看这篇文章,对于幸福有了更多深沉的理解和解读。

关于幸福的优美散文_关于幸福的优美散文名篇居然可以这样

 

优美散文|幸福在路上作者 崔洪国这是作者收录在2010年出版的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中的一篇文章,是关于人生幸福的一点思考,笔者重新翻看这篇文章,对于幸福有了更多深沉的理解和解读——题记村西是一片高高的土岗,土岗的西边绵亘的是逶迤数十里的土苇子墙。

几十年了,墙一直那样静静的默立着,在风云变幻中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土岗的东边是一汪水波浩淼的湖泊干涸的季节,从湖底仰望土岗,就象一座悬浮的孤岛,在月落日出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有些苍凉雨季来临,四面八方的水汇聚到湖中,站在土岗上放眼远眺,但见烟雨空朦。

偶有渔歌唱晚,竟能让人无端的生出许多的感慨

土岗原来是一片原始的蛮荒之地据先人讲,在某一年,这么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们,为了追求心中的幸福,经历万水千山的跋涉,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一路奔波的愁容和倦怠风餐露宿,追星赶月,走过了无数的山水和村寨,幸福如海市蜃楼般招摇着人们的梦想。

终于有一天走到了一个地方,天空澄净似练,流云遄飞,遥远的天际山青如黛,脚下草木葳蕤远处的湖泊水平如镜,波光潋滟幸福就在眼前,幸福就在脚下人群欢腾了,荒芜的杂草齐刷刷的倒在男人们的镰刀下,女人们在不远的地方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有了男耕女织和语笑喧阗,有了村庄院落和和人烟阜盛,人们又在西边筑起了高高的苇子墙,尘封心灵也是对安全的一种诉求从此,生活在植桑种麻,割麦种豆中宁静恬淡的流淌着在我的记忆深处,村西那片土岗一直是我童年幸福的泉源。

其时,天是一面明镜,湖是一泓碧水,童稚的心灵是一张写满了好奇的白纸大人们忧心忡忡的事情与我们是毫无干系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呐喊着,看看谁最先冲到苇子墙的顶端几个来回,疲倦了,我们就靠苇子墙坐着,或听树丛和水里的蝉鸣蛙噪,或聚精会神地望着天上的云团变幻出五彩斑斓的图景。

直到母亲的喊声回荡在日落后的黄昏里,才恋恋不舍地踏着薄暮的余晖归去我记得有一天的早上,大概是麦收的前几天当我走到土岗的时候,我看到年迈的爷爷一手握着长长的烟袋管,一手端着一碗玉米粥站在田埂上,深情的凝望着眼前那片令人心醉的金黄。

大片大片的麦子挨挨挤挤风来了,掠过麦梢,一地的麦子,有的弯腰,有的抬头;风吹过湖面,如一粒石子投在湖心,一浪一浪把笑声传到湖的对面,传到爷爷的脸上还有几天麦子就要收割了,队上的人就有的吃了甜甜的微笑荡漾在爷爷的眉宇间。

然而,仅仅过了几天,那场罕见的暴风雨不期而至,一地的金黄全都散落在肆虐的风雨中十多天的时间,到处是沟满壕平,湖中的水漫漶到了土岗上,枯枝败叶和退后的水渍浸满了每家的院落,到处是一片衰相,好多人都患上了可怕的浮肿病。

死人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事隔不久,我爷爷和好多的乡亲都在人们悲天怜悯的痛哭中被送到了土岗的北侧,那里成了他们的另一个村庄那以后我才知道我和爷爷理解的幸福是那般的迥异,又是那样的脆弱,当我们还在为着幸福苦苦求索的时候,我想爷爷在那边的村庄一定找到了永恒的幸福,并且幸福的生活着。

后来父亲扛起了爷爷留下的锄头,依旧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深一脚,浅一脚,在那片土岗上撒播下汗水,期待着收获幸福那时,已经包产到户了,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家的土地湖泊已经干涸了,土岗西边的苇子墙虽经历风风雨雨,但是依然若磐石般肃立着。

土岗成了我们几家的菜田水源不足,几户商量了一下,又在土岗的中间打了一口井,井旁筑起了井台,井上架起了辘轳几天后,清冽甘甜的水随着人们的号子流到了家家户户的水缸里,流到了菜田里父亲老了,大田是不能去了,他就索性搬了铺盖,住到了土岗的看园屋子里。

每天的晚上,屋子里油灯如豆,瓜果的芳香沁人心脾,婆娑的枝叶弹奏着田间的诗意,父亲坐在屋子前边的石凳上,在无声的天籁里悠悠的打发着晚年的时光有一天的晚上,我伏在父亲的膝盖上,好奇的问他:爹,土岗的北边埋着我爷爷和好多的人,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害怕吗。

父亲答:傻孩子,怕啥,那都是咱的亲人,我正好和他们在夜深的时候说说心里话呢,他们住在那边的村子里,我们活一辈子最后都要到那个村子去的真的,到了那一年的冬天,父亲在土岗上留恋地转了好多天,回到家就卧床不起了。

临走的那天中午,他理了发,刮了脸,穿得干干净净,提了高脚的撑子坐在母亲的旁边,两手温暖深情地放在母亲正拉着风箱的手上,深陷的眼窝噙满了难舍的泪水,仿佛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唤起了他无限的回忆两天以后,我们把父亲送到了那片土岗上。

十五年以后,也就是在去年的冬天,我的母亲又去了那片高高的土岗那片我曾经的乐园究竟长眠着多少熟悉的面孔我是无法数得清的,那么多曾经的亲人,挥别了与生俱来的痛苦,笑看着尘世的凡俗那种幸福真的是永恒的,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错过和那种幸福的约会,尽管他们已经找到了归宿,我们还在路上。

然而,今生来世的别离还是让我长久的沉浸在深沉的伤感和苦痛之中生活的轨迹是不移的,生活的方式是善变的每一次的选择或许都能从那片土岗找到从内心说服自己的理由

所以,当我接到山大的法律硕士录取通知书,慎重地斟酌着自己的抉择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了那片让我今生魂梦牵萦的土岗时近黄昏,薄暮的天空氤氲着沉沉的暮霭,历尽沧桑的苇子墙好多处已经是断壁残垣,曾经碧波荡漾的湖泊变成了数不清起起伏伏的沙坑。

土岗上层层叠叠的土堆深隐在浓浓的暮色中那么多的亲人,他们可掬的笑容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想喊,但我舍不得,我怕惊扰了他们的幸福他们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缘于他们千辛万苦的跋涉和辛勤不辍的耕耘为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开启了一扇又一扇充满希望的窗;他们的幸福不会在岁月的轮回中老去,这种对永恒的信仰使我们每一个充满梦想的人在做出新的选择后注定不会选择逃脱,而是会向着遥远的曙光艰难地迈进。

因为,幸福的归宿在天堂,但我们毕竟还在路上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散文评论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

.崔洪国卷》,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壹点号风过林梢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