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_鲁迅文学奖和矛盾文学奖哪个厉害墙裂推荐
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文学大国,向来是文豪辈出;相应的,各类文学奖也有许多。比如被称为中国四大文学奖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
(说历史的女人——第901期)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文学大国,向来是文豪辈出;相应的,各类文学奖也有许多,比如被称为中国四大文学奖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随着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出炉,一时间茅奖又成为热门话题。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50万奖金的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文学奖吗?第10届即本届茅奖有谁获奖?其中谁最具有实力?本期分解。
(一)中国最高文学奖是什么,奖金有多少?如果从表面上看,鲁迅文学奖似乎是最高文学奖,因为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但这其实是个美丽的错误首先鲁奖并非是鲁迅授意的它是1986年,也就是在鲁迅去世50年之后才创立的,只是以鲁迅的名字命名而已,鲁迅先在天之灵是否同意还不好说;老舍文学奖和曹禺文学奖都同鲁奖类似。
茅盾文学奖是真正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创立的1981年,茅盾先生临终遗嘱,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茅盾文学奖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从这一点看,茅奖才是最“正牌”的奖项另外,一种奖项是否具有权威,不能只看设奖者的名气,还有许多指标,比如奖金的高低,评委的水平,历史积淀等。
像诺贝尔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奖项设置者诺贝尔本身就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其基金在当时就价值920万美元,做为每年的奖金,即基金的利息每年就20万美元,它不当世界第一是不可能的而鲁迅文学奖从1997年才首次评奖,且奖金才几千,其中第一届是3000,第二届是8000,后来由李嘉诚赞助,奖项才升到5万;再看茅盾奖,首次评奖从1982年就开始了,自2011年起,
由于李嘉诚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不管从历史积淀上,还是从奖金数额上,都是鲁奖难以望其项背的而且,鲁奖的奖项设置很多,有中短篇小说奖,有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评论、翻译作品等各种奖项设置,获奖人数可达数十人。
就像彩票一样,奖项多了,获奖人多了,未免水分过大而茅奖,每期最多奖五个人,第二届才3个人获奖,宁缺毋滥,这成色自然就高了所以,毋庸置疑,茅盾奖是中国最高文学奖了。那么本届茅奖都是有谁获奖呢?
(二)第十届茅奖获奖者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第一届开始,到3天前(8月16日),38年来已颁了10届,共有46位作者和46部作品获奖(其中张洁曾两次获奖,还有一部作品是两人合著)涌现出了不少传世名作,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即本届也不遑多让,获奖作家及作品则有: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李洱的《应物兄》这个顺序是按得票多少排的,那么他们五个人究竟谁的水平最高呢?。
大家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术比赛比较好决定谁是第一名,毕竟是打出来的,谁不服气,干一架,就分出胜负了,比如宇文成都再牛,在李元霸跟前也屁事不顶武人的指标好衡量,但文人水平的高低就很难定论,各有各的看法,即便是诺奖,也向来很有争议。
所以要评价本届茅奖得主谁的水平最高也不现实,但每个人的实力在那儿放着,本文就和大家讨论讨论上面五位茅奖得主的实力吧(三)五位获奖者谁最具实力实力也不好把握,但毕竟还是有衡量标准的,比如单部作品的质量,整体作品的质量,作品的数量,历史积淀,作家天赋,作家潜力等。
咱们倒着说,从获奖得票数最少的说起【李洱】 这名字牛,一听到这名字立马让你想起古代骑青牛出关的牛人老子,他以一本《道德经》吃遍天下数千年想必这位作家是崇拜老子吧?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现为纯文学期刊《莽原》(原为鲁迅等人创办)杂志副主编。
李洱著有小说集多部,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 等,曾获首届“21世纪鼎钧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等跟不少60年代出生的作家一样,李洱的文学“引路人”也是欧美的一批现代派作家,像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昆德拉等,李洱期初被定义为先锋作家,他的《花腔》被评论界认为是对历史中的个人、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和追究,有很深的认识水平,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的一次有力的综合,。
被称为“先锋文学的正果”但跟先锋小说高手苏童、余华、格非等人相比,他似乎并不算先锋但不管他是不是很先锋,总归是属于学院派的作家,就是读书超多,还做理论研究和教学等,不是像路遥那种直接下煤窑体验生活的作家。
所以笔者以为,他的作品不乏智慧的闪光,和才气的展示,只是少了点生活的陶冶,多少有点不食人间烟火
比如此次获奖的《应物兄》,其写法就相当“学院派”,是“借助于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来阐述现代人的生活,“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应物兄》于2018年首发于《收获》,并在年末文学评选中,接连摘得《收获》长篇小说头名和中国小说学会长篇榜第二名。
所以它的此次获奖也并非偶然,水平在那放着的李洱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声誉,比如他的《石榴树上结樱桃》,被《普鲁士报》认为“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切荣誉”这部作品尽管也是很写实的,但没有多少批判力度,文笔柔和,烟火味和学院味结合得不错。
相对于50后作家,比如贾平凹、莫言、阎连科等,李洱的作品数量显然很不够,显得单薄,但他毕竟还年轻,潜力还是有的【陈彦】 陈彦的获奖有点意外,因为他之前主要是写戏剧剧本的,而此次以长篇小说《主角》获奖让许多人感到不适。
他是不是运气好撞上的?陈彦,1963年出生,陕西镇安人,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有《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等他也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主角》等。
本次获奖的《主角》曾获“第三届施耐庵长篇小说奖”陈彦的《主角》是其长篇小说的力作,写得动人心魄,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了一个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法,叙述了陕西秦腔名角忆秦娥近半个世纪的人生悲喜剧。
作者笔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苍凉及悲苦之音,却在其间又升腾出永在的希望之光”这部作品受到著名作家王蒙的高度评价,认为是写戏曲人物作品的典范之作大凡研究过戏曲(或戏剧)的作家,都有很强的传统意识,有很厚重的文化积淀,这在陈彦身上表现很突出。
他能跻身于实力雄厚的60年代作家群,特别是能够在1963年左右出生的作家中异军突起而获奖,确实不易因为63年左右出生的作家太多太牛了,比如苏童、余华、格非、陈希我、堡子、毕飞宇、陈染、迟子建等这也说明陈彦还是有实力的。
【徐则臣】 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当老气,乍一听像是说清朝大臣林则徐其实相对于以上两位,徐则臣则年轻得多,他是历届茅盾奖获得者最年轻的作家之一,今年41岁,年龄仅大于《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和《芙蓉镇》的作者古华获奖时的年龄,这两位当时都是39岁。
徐则臣是70后作家,相对于执当代文坛之牛耳的50后作家(比如莫言、贾平凹、残雪等);当代文坛主力军、实力雄厚的60后作家(比如余华、苏童、格非等),天才辈出、笑傲江湖的80后作家(比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以及初露锋芒便锋芒毕露的90后作家(比如陈少侠、李唐、顾倾城等),70后作家则显得人才凋零
,除了冯唐、徐则臣等人外,似乎名作家十分罕见,这有历史原因60后作家发迹于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黄金时代,著名的先锋文学和朦胧诗就是那时候诞生的;而70后作家应该发迹于90年代初,可当时商品经济的大潮对中国冲击得太猛,文化或者文学被打入冷宫,有不少70后的文学天才都弃笔从商下海捞金了,因为。
毕竟钱是个好东西,这就造成了70后文学的人才断档;而到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时,经济大潮回落,文化市场渐渐开始复苏,于是80后作家异军突起,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新生代便顺势而起,锋芒直接盖过了70后作家,所以70后作家再难崛起。
不过徐则臣的获奖对这一局面有所改变,因为毕竟80后作家还无一人达到茅盾奖的平台书归正传,徐则臣197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语出文学期刊《大家》);其作品被认为。
“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徐则臣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学天才徐则臣的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曾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于2014年获得老舍文学奖;再加上这次的茅盾奖,他一个人就包揽了中国三大文学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6年《耶路撒冷》还获得了首届海峡两岸新锐作家好书奖
徐则臣在运河边长大,对运河十分熟悉,所以创作了这次获奖的长篇小说《北上》,作品场面阔大,气韵沉雄,讲述了发生在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命运。
著名作家曹文轩对此书有精到的评论,说这部小说“折射出了一部中国史”,具有某种史诗价值不过笔者最看好他的《耶路撒冷》,这是一部真正的大作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如此评价:这是一部正面强攻我们时代的作品在当代长篇小说陷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僵局之时,这部小说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本。
这部作品甚至被人认为是徐则臣的“野心之作”【徐怀中】 这是位真正的老作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徐怀中已经90多岁,在这个年龄获得茅奖,也是个奇迹了徐怀中先生是个军旅作家,是个老革命了,74年前(1945年)就参加了八路军,资历非常深了,仅凭这个阅历,就让所有的作家难以望其项背。
在徐老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他勤奋写作,创作了不少作品,著有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短篇小说《西线轶事》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底色》荣获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也是一位文学大家。
徐怀中的长篇新作《牵风记》是一部具有战争特色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思索作品中不仅有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争场面的刻画,也有主人公对爱情追求的描绘,有很强的纪实性,是一部“具有严肃宏大叙事背景的‘国风’式浪漫故事”。
【梁晓声】 他与共和国同龄,1949年出生的他已经70岁,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是中国最著名的知青小说家他是哈尔滨人,祖籍山东,所以他身上既有山东大汉的直率,又有东北汉子的豪爽文如其人,他的个性特征在其作品里有很明显的展示。
1968年,高中毕业的梁晓声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战士”,在北大荒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这段生活经历,使他相继创作了北大荒知青题材的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
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梁晓声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同时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另外还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其作品往往隐含着一种侠义精神,读了他的书,你会被一种正义的力量所感动所以整体上看,他小说洋溢着一丝浪漫主义情调,歌颂的能让人真心佩服,批判的能叫人大呼过瘾,力透纸背。
他还有一系列非现实主义的作品,比如《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等,则有明显的寓言体小说的性质,但不论如何,书中仍然透出一种批判的力度和理想主义色彩梁晓声的文学被认为是“好人文学”的代表,就是说,他的作品中都要明确地讴歌一些好人。
这在他本次获奖的《人世间》里有很好的体现《人世间》无疑是一部大部头作品,写了几个普通家庭的几代人的生活,表现了一群小人物的在各个时期对命运的抗争,充满人性色彩梁晓声一直被当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与幻灭,执着与无奈,愤怒和抗争。
不过梁晓声一直被人诟病的是,其作品人物性格的单纯性,就是好坏人的分界比较明显,就像梁羽生(这两位作家的名字太接近了)的武侠小说,正邪分明,人物性格显得不够厚重和丰满综上所述,这届矛盾奖还是比较成功的,它的获奖作者从40岁、50岁、70岁到90岁,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作家,这在历届茅奖中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那么对获奖的五位作家,你认为谁的实力最强呢?你最喜欢哪一位?
笔者以为,梁晓声应排第一,他不管是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突出的;李洱应排第二,因为他的阅读面最广,知识储备大,这在写作上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他的生活阅历比不上徐怀中、梁晓声,但他还年轻,发展空间还很大;
第三应是徐则臣,他的几部长篇已经显出不俗的才华,而且又是最年轻的,其潜力是巨大的;第四应是陈彦,他的优势在于传统的文化积淀很深;最后是徐怀中,不是说他没有实力,而是实力尽了,90多岁,没有发展空间了当然这只是小编的个人喜好和看法,还望广大读者朋友畅所欲言,多加指点!。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_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是几本不要告诉别人
穆树源:现任长春人文学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更广阔的舞…
-
文学作品_文学作品投稿平台真没想到
《辽河》2024年第11期目录(附投稿攻略)吾乃布衣 超哥的文学江湖 2024年10月28日 08:00 江苏关注《超哥的文学江湖》,获取投稿资讯!星…
- 报告文学_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干货满满
- 人民文学出版社_人民文学出版社官网没想到
- 发疯文学_发疯文学经典语录学到了
- 文学_文学短评这样也行?
- 海棠文学_海棠文学城小说网-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