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文学_解冻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是不看后悔
但与那些旧时的俄国经典小说有所不同,这类小说的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政治意涵,它是前苏联一段特殊时期的政治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在我的书橱里,有这样一种类型的书如果按作者所在的地缘划分,它们被统称为苏联小说但与那些旧时的俄国经典小说有所不同,这类小说的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政治意涵,它是前苏联一段特殊时期的政治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后人给其冠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叫“解冻文学”顾名思义,话“解冻”必有“严寒”“解冻”文学的产生,源于前苏联作家爱伦堡所著《解冻》一书的出版发行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乃至文学界迎来了乍暖还寒的季节虽然斯大林时期文学创作倾向于粉饰生活,回避社会矛盾,文学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的痼疾依然存在,但苏联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为纠正这种极“左”倾向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一些有识作家开始尝试在作品中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表现生活和工作矛盾,批判腐朽的官僚主义…,文学的严冬季节开始冰雪消融,“解冻文学”由此产生在爱伦堡的《解冻》之后,此类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琴尼的《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症病房》等均被列入“解冻文学”范畴“解冻文学”的共同点是“真实的干预和表现生活”,与斯大林时期以粉饰和歌颂为主的文学路子不同,“解冻文学”表现出更多的是批判和忧患。
以我的阅读经验,对“解冻”文学不能完全抱持文学欣赏的态度来读,如果那样会读不下去单就文学性来说,这些书的内容并不那么吸引人,文学修辞也不是十分精彩,甚至有一些啰嗦繁复的感觉《日瓦戈医生》一书我拿起又放下,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耐着性子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将其读完,在我看来这部小说远不如同名电影好看。
《解冻》一书也是如此,爱伦堡的文字叙述有点怪异,和我读过的很多小说都不太一样但当了解了作者当时所在国家的现状以及他们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后,才能体会到在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中所蕴含的震撼力再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十年动乱”结束之后,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伤痕文学”现象有时候觉得中国和苏联的文学之路何其相像!话“伤痕”定有“创伤”,和“解冻文学”一样,“伤痕文学”也是因为一位作家所写一部小说而成为一段特殊时期的文学代言词。
这位作家叫卢新华,他写的那部小说就叫《伤痕》继《伤痕》之后,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有意思的是,和索尔仁琴尼的“集中营”文学类似,丛维熙的小说被称为“大墙文学历史是面照妖镜,经历过严冬的伤害才更能懂得春天温暖的可贵。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彩虹文学网_彩虹文学网官方网站入口太疯狂了
就在我准备即将将公司送进500强时,却发现公司资金只剩7块2毛8,连一杯卡布奇诺都买不起,还谈什么上市?我连忙给公司财务打去电话,财务说…
-
高考文学常识_高考文学常识大全汇总这样也行?
我是赵洪玉,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在校期间曾获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学业专项奖学金,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
-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_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学到了
- qq文学_QQ文学交流群这都可以?
- 复旦大学文学院_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万万没想到
- 非主流文学_非主流文学名词解释学到了
-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_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啥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