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上海大学文学院_上海大学文学院官网深度揭秘

近日,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作品》2023年第1期,推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20级本科生李骏飞的小说《防溺水反封建迷信告家长书》。

上海大学文学院_上海大学文学院官网深度揭秘

 

近日,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作品》2023年第1期,推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20级本科生李骏飞(笔名冯铗)的小说《防溺水反封建迷信告家长书》。

小说《防溺水反封建迷信告家长书》共一万两千余字,是李骏飞在2022年秋季学期选修“创意写作”课程后提交的作品集中的一篇同时,也是他近一年来在《诗林》《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众多诗歌之后,发表的小说处女作李骏飞的导师暨“创意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黄潇(笔名肖水)为该小说撰写了推荐语。

黄潇老师认为:“冯铗这篇小说无疑脱胎于作者乡镇生活的少年经验,不难看出家乡的河流、每每发生在河流上的悲剧乃至随之而起的民间怪谈借作者之笔在文中留下的深刻痕迹但作者又没有仅仅满足于写一篇神怪小说,而是以一种内敛的戏谑对这一在中国有深厚传统的题材做出了改造。

入学以来,李骏飞坚持在课余生活中进行诗歌创作,并在导师指导下阅读诗集、诗选和诗学理论作品,参与线下有关诗歌主题活动,与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诗人进行交流,以及尝试在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2022年年初,李骏飞还在诗歌类著名刊物《诗林》2022年第1期“诗呼吸”栏目发表了个人小辑。

,包括《治小鲜》《黄昏的几何学》《入夜而返》《敬礼者》等四首诗歌及知名诗人、评论家撰写的两则500字短评。此外,他的诗歌《观鸟记》《第三眼》刊于《北京文学》(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22年第6期。

李骏飞上海大学于革命年代青云发轫,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扬帆启航1978年12月,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前身——复旦大学分校建立;1983年6月,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文史传雅韵,馨香四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文学院始终坚持以“博文雅人,转识成智”为使命,培养心系家国、文史兼修、中西会通的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努力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开放性、国际化、研究型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文化研究系。

,具有完备的全建制学科体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3个本科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上海大学文学院拥有教育部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上海市一流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入选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和优质教材等作为率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二级学院,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等大咖们均承担本科生教学,。

担任班级导师,亲自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此外,上海大学文学院致力于构建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海派文化“三位一体”育人总格局,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十年间先后打造了“一间书屋”“海派文化系列活动““文学之夜”“中华诗词吟诵大会”等校园文化品牌。

品牌活动“文学之夜”凝聚文院人的多年心血,从2008年第一届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近年来,一大批著名作家亲临上海大学,莫言、王蒙、王安忆、毕飞宇、毛尖、陈丹燕、金宇澄、李云雷等,作家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与对文学的感悟

,与广大学子面对面的交流,在学生之间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文学大咖汇聚文学之夜博文雅人,转识成智未来,上海大学将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在追卓越、创一流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不懈奋斗!欢迎使用微信搜索,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获取更多招生信息,领略上大别样美好!。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本文素材来源:上海大学文学院官网、官微,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官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