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_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谁新鲜出炉
建安之后,“风骨”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代,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蔡文姬才貌双全, 南匈奴入侵东汉时,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所掳,在北方与左贤王生活了十二年,生育两个孩子。
“蓬莱文章建安骨”是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赞美李白的叔叔李云的诗文具有建安风骨那建安风骨又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的事大家都知道,这个天子,就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刘协的年号是建安。
从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被称为建安文学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等,他们的文学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清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建安之后, “风骨”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代,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曹操组建青州兵,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都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曹操就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曹操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乐府诗20余首,代表作《蒿里行》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惨景,《短歌行》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就是后来的魏文帝,他的诗歌委婉悱恻,多以爱情、伤感为题材。
他的两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其所著《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著作燕歌行(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情深。
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四个儿子,他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才情最高,文学成就最大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成语“八斗之才”由此而来曹植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共有100多篇,其代表作有《洛神赋》《七哀诗》《白马篇》等。
下面我们简要了解一下《白马篇(其一)》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除了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七子”中的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大家熟知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说的就是他。
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孔融好宾客,喜欢抨击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陈琳,字孔璋,东汉末年文学家,先避难依附于袁绍,后归附曹操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就出自此诗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文学家深为当时著名学者蔡邕的赏识,七子中诗赋成就最高,代表作《登楼赋》《七哀诗》。
王粲终年四十一岁,当时还是世子的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的故事。
徐干,字伟长,汉末文学家、诗人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等特别是《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 阮瑀 ,字元瑜,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建安十六年,阮瑀随军西征关中,曹操请他代笔写一封书信他骑在马上沉吟片刻,挥毫立就,呈给曹操曹操提笔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损半字他的儿子就是那个作“穷途之哭”的阮籍,孙子是阮咸,都是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
应玚 ,字德琏,擅长诗赋,代表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他的作品辞情慷慨,多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他和与徐干、陈琳、刘桢都死于瘟疫 刘桢,字公干,东汉名士。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现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这三首咏物诗,分别咏赞了苹藻、松柏、凤凰这三种事物这是勉励同族弟弟的诗句,也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
《赠从弟》的第二首已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很值得一提的是女诗人蔡琰,就是蔡文姬她是文学家蔡邕之女,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流传于世《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蔡文姬才貌双全, 南匈奴入侵东汉时,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所掳,在北方与左贤王生活了十二年,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将她赎回,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反映她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
建安时期政治局势的动荡,儒家思想的动摇和思想的解放,使作家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文学走向独立建安文学,就是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迅速崛起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风貌。
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风骨,魏晋风度,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养分,初唐的陈子昂对南北朝诗风靡丽的矫正,中唐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无不源自建安文学,可以这么说,唐诗之所以成为万世之声,就是很好的继承并发展了“建安风骨”的原因。
“建安风骨”是研究中国诗歌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它是一种文学创作特征,更是一种文学创作的精神。那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在当今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仍然值得我们提倡、研究和学习。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江山文学网_江山文学网站登录入口满满干货
副社长:李湘莉 副社长:鸿雁南飞 社团总编:琳达如菊荣誉社长:孤独小男孩 荣誉社长:雨中太阳 常务社长:鸿鲲 常务社长:篱边小筑 执…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_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官网学到了吗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这所高校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的学科布局,吸引了众多考生的目光。…
- 解冻文学_解冻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是这都可以
- 今天文学杂志_今天文学杂志停刊了吗万万没想到
- 金陵汇文学校_金陵汇文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难以置信
- 近代文学史_近代文学史上提出小说界革命主张的是深度揭秘
- 近代文学作家_近代文学作家有哪些一篇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