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黄鹤楼文学_黄鹤楼文学免费阅读网一篇读懂

《黄鹤楼》——唐·崔颢一诗被推上了古诗第一,大家觉得能承受吗?据说,这是某大学一位教授从5万余首诗,百余部诗集,经过什么数据筛选得出的结果,好像大家不接受不行。

黄鹤楼文学_黄鹤楼文学免费阅读网一篇读懂

 

——去不复返《黄鹤楼》——唐·崔颢一诗被推上了古诗第一,大家觉得能承受吗?是不是如同泰山压顶让人喘不过气来!据说,这是某大学一位教授从5万余首诗,百余部诗集,经过什么数据筛选得出的结果,好像大家不接受都不行。

请问:思想性和艺术性呢?所谓第一——必然是站在哲学、思想、情感、认知与行为的高度,引领一个时代前进乃至对后世历史发展作出卓越创造和伟大贡献,推动一个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且达成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统一的史诗性巨著——才有可能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之第一——《离骚》之外,谁能够?。

作为一名读者,一般文学爱好者,普通公民,说谁第一、哪首诗第一,并无大碍——属于个体的思维或者选择但是,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者,不是审慎的、严肃地推出中国古代诗歌第一的结论,就不单纯地是一种学术观点,而是一种审美导向,甚至成为一种思想——立场。

由此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值得重新反思的文学现象——《围城》这一长篇小说当时被推上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峰巅发表于抗日战争、民族危难、救亡图存、全体中华儿女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历史关头,《围城》,从广阔社会舞台退入自我情感的王国……描写几对青年的爱情故事——很自然地卸下了国家的重负,现实的担当——注意:主题的更换,主角的设置正是一部大剧的序幕……个人的代替整体的,自我的代替社会的,文学艺术的走向偏离了大众和历史……这样一部作品,对于它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说是创造了当时长篇小说写作上有艺术贡献的一个精品,那绝对不为过!但是,要推上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峰巅,就需要对国家——历史做重新定义——钱钟书同志本人会同意吗?。

改革开放初始,伴随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知识、文化界对反右以来,乃至从建国开始党领导人民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历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一部分文艺作品试图也确实地从现实主义角度,纪录、刻画了一代——二代人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奋斗,深刻反映和描绘了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同时,也吐露和展示了个人的经磨历劫,自我抚摸身心的创伤……揭开了社会上实际存在的消极、错误、甚至阴暗的一面,对人民群众有一定的教育和警醒作用,但是,有一部分作品和创作者,未能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上,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党和人民的关系,认清个人的不幸和挫折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的道路上共同经历的艰难和曲折,把自我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

一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渐渐怀疑并且不相信党的领导了,思想感情上和人民群众开始疏远……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扩大,双向交流的增多和频繁,西方的思想自由化思潮不断涌入,一些人提出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主张论调——和西方全面接轨——全盘西化……。

学术文化领域,出现许多奇谈怪论,引起严重的思想混乱,反映在文艺创作上——一批歪曲和丑化党和国家历史、贬低和诬损人民群众地位形象的作品逐渐面世——抬头——恣行——以至后来走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发展成我们不愿出现和提及的……

《黄鹤楼》一诗附庸在名家大师的身上,据此借势得势作者崔颢在当世的名声并不好,"择妻惟选貌美,俄又弃之,四五娶",对待婚姻的态度这样随便,爱情观一定有问题,可以推见其价值观、人生观……人格世界一定是分裂——对立的。

一个人对待人尚且不尊重爱惜,对物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写出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统一——而且是"最高度完美统一"的作品来呢?《黄鹤楼》一诗,已有文解析,这里不再赘论奇怪的是,如此作品竟被今人径直推上了古诗第一,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