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湖南大学文学院_湖南大学文学院官网这都可以

文学使岁月浪漫岁月将文学永恒岁末年初湖南大学第二院与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有一场美妙邂逅2020年11月,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正式搬迁至湖南大学第二院。至此,湖南大学早期建筑之一、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第二院与文脉绵长、人才辈

湖南大学文学院_湖南大学文学院官网这都可以

 

文学使岁月浪漫岁月将文学永恒岁末年初湖南大学第二院与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有一场美妙邂逅

2020年11月,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正式搬迁至湖南大学第二院。至此,湖南大学早期建筑之一、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第二院与文脉绵长、人才辈出的湖南大学文学院合璧连珠,相得益彰。

湖南大学第二院:中西融聚 实用古典

这座占地1097平方米的两层建筑有个响亮的名字——“湖南大学第二院”。它出自中国著名建筑师刘敦桢先生之手,兼具实用、历史、学术多重价值。湖南大学第二院于1926年竣工,时为法、商两科的教室。

▲1937级文学院中文系毕业合影

▲1937级文学院商学系毕业合影

▲1937级文学院政治经济系毕业合影当时湖南大学有三院,一院为岳麓书院,三院为借用抗战时期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在左家垅所建的一栋校舍如今,二院已被列入近现代保护建筑其矗立于这麓山脚下,已陪伴着代代学子,走过了近百年的时光。

广场北侧,林荫道上枝叶掩映的石柱木窗呼应着春花秋月抬眼所见的红砖灰瓦明媚过夏风冬雪

琉璃筒瓦,飞檐翘角流畅了天空的线条石砖平整,雕饰精细记录着建筑者的追求与用心

顺势向前,推门而进双分双合的红木楼梯配上绿植点缀大方实用,又简约古典

抬眼处暖暖的冬日透过落地窗光影倾斜形象了如沙如水的岁月

感念过往阶前、窗边、教室里依旧书声琅琅

少年意气风发为中华而立志苦读学子心系时政为家国而奔走呐喊

月挂枝头影过窗有人倚门廊,挑灯夜读圣贤书有人夜无眠,决意投笔赴战场

时光绵长,历史沧桑门庭处的落叶纷飞,彰显着岁月静好石柱上的炮痕坑洼,记录着战火飞扬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传承文脉 继往开来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承岳麓书院,肇始于1897年梁启超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1929年9月湖南大学中国文学系正式成立,杨树达、曾运乾、马宗霍、骆鸿凯、谭丕模等著名文史学者曾在此弘文励教,培养了郭晋稀、郭锡良、王显等优秀学生。

新世纪初,湖南大学接续中断多年的中文专业办学传统,2001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恢复招生,2002年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目前,学院建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二级学科方向博士点、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点。

学科承继,始于时务学堂文脉绵延,源自岳麓书院百年积淀,千年传承变的是时代与机遇不变的是坚守与初心

文学有大用,育美育魂前有杨树达在此弘文励教今有韩少功担任特聘教授麓山脚下,金秋时节各路名家走进千年学府一期一会,一课一识师生相约共赴文学盛筵

▲张炜、韩少功、迟子建、何立伟首讲当代文学名家论坛语言是交流的媒介、文化的桥梁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用“推普”支持“扶贫”以“强语”助力“强国”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立足应用型、国际化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以促进双向合作、弘扬中华传统为己任

▲韩少功、王跃文、欧阳江河、阎真做客当代文学名家论坛文能安国,学以成人是湖大文院口耳相传的话是文院学子心中不灭的光正因这心上一点暖他们把青春投掷于文学经典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国际视野他们将志向播种在教育一线

▲韩少功、阿来、格非、龚曙光做客当代文学名家论坛文学院还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南省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全国首家全民阅读研究中心等机构学院传承、积累了浓厚的人文底蕴,在国内外高校中享有盛誉麓山巍巍,见证峥嵘过往。

湘水泱泱,期待新的辉煌这场文学与历史的邂逅将是一个光明的起点学院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大步前行奋发有为、谱写新征程!

来源 | 文学院通讯员 | 沈玉婷老照片来源 | 张泽麟文 | 娄上 张萌萌 邓雨青实习编辑 | 石佳璐责编 | 周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