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优美散文摘抄400字_优美散文摘抄400字带题目怎么写全程干货

满满的学姐干货

优美散文摘抄400字_优美散文摘抄400字带题目怎么写全程干货

 

这个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变得温暖

前言本文作者是理科生0w0

再前言    上了大学,我在被数理轮番吊打的间隙,时常会怀念高中学习语文的时刻但是!当我提笔准备写这篇学法推送的时候……突然发现几个月不碰语文的自己已经快把语文应试的套路忘得差不多了……(编者内心os:我们要不要换人写...)所以以下内容只是我高中学习语文的一点。

心得感受,仅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如果有具体的问题欢迎咨询学长学姐。

    去年大佬学长的一篇关于语文的推送从题型的角度对语文应试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悄悄说:我高三的时候认真读了那篇文章并受益匪浅,向大家安利)    今年的这一篇我想从平时学习的角度来聊一聊语文这个学科。

    语文是一个学科,但它同时是一门语言,只关注应试或只关注语文素养(对于高中生而言),都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大家听到比较多的说法可能是“高一高二多注重素养培养,高三关注技巧积累”,这绝对是对的!但同时,这两者可以融合在每一天的学习中——对于课本的学习建议大家更多地注重语文素养的积累,而平时的考试卷子则是你提升应试技巧最好的工具。

     这段话可能说的比较空泛,接下来是一些具体化的小建议(一)读书笔记    读书真的很重要!!!    但是会读书更重要!!!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阅读应该是语文学习中效果最明显同时也最有意思的一项活动了。

阅读的范围可以很广,包括小说,散文,传记等(但是答应我你千万不要在数学课上看>-<),其中散文和小传尤其适合用来做读书笔记。

    我们高中语文老师曾经说过,读书这件事应该对症下药,每个人要读的书是不同的,语言不好的读优美的散文,思想不深刻的读哲理性散文和辛辣的杂文,没有事例论据积累的读透几本传记……

    基于以上认知,建议大家先看清自己的问题,然后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它(学姐的建议看看就好)散文    高一高二的同学们,课业负担较轻,可以抓紧这个时间读点名家散文,不止是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语言优美的,有哲理的),更要体会一下他们行文的思路,看待问题的角度。

    摘抄下来的好句好段多读一读(学姐切身体会:要背太为难人了QAQ),写作文的时候突然间从你脑子里冒出来两句真的非常添彩;学习行文思路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每篇写提纲,感觉这样效率不是很高,因为读的比较多之后它会潜移默化内化为你自己的思想。

    (推荐大家在比较困,或者是数理化做题做得比较暴躁的时候做摘抄活动,顺便练练字,我高一的时候每天晚自习基本固定犯困半个小时什么都写不进去,拿来抄读书笔记累积下来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传记    有些传记是写的非常好的,很多人觉得读厚厚一本书我只积累了一个人物素材效率很低,但是如果用好了这一本书读透了这一个人,你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历史上不凡之人的很多品质是共通的,一个伟人身上也不会只有一个闪光点,不会只经历了一件值得传颂之事。

在你时间比较紧的时候,政,商,体,文艺界等各读透一到两个人物就可以得到很多组合很多主题了    同时,读传记时,可以摘录一些作者对于传主的评价,这样的句段用在作文里比自己干讲会更说服力/文采一些。

    我们当时的试卷上是有人物传记阅读的,这一篇阅读一般不会写那些非常耳熟能详的人物,文章又短小精悍,非常适合积累生僻人物素材另外,有一些书就是由这样中短篇的人物传记组成的,也非常适合积累素材,比如《故人风清》

系列(讲的是民国一些并不太有名的大师,即使不功利地看待,也值得大家看看)    (春秋战国,魏晋,明清,民国也是奇人辈出但相对而言作文中引用比较少的年代,大家可以多关注搜集这样的人物素材)名言来源    首先,当然是推荐大家

从文章、书籍里自己摘取,有前后语境的名句你用起来其实也会更得心应手   但是高三党们可能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啃大部头的书,除了《作文素材》这种还有什么别的来源么?    比较常见的是《论语》、《道德经》这种。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绝对是经住了考验的,里面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名言密度极高(基本可以说是句句都是了),大家如果能读懂并背下来一本(……)基本就,不虚了,吧

    但是,坦白地讲,这些读起来还是有一点艰涩的……    我是高三突然喜欢上明清小品的,虽然大家对明清的文学成就评价一直不是很高,但是对付我们的作文还是绰绰有余的(咳咳)比如《幽梦影》(简直是古代版天涯论坛)、。

《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这两本和大家比较熟悉的《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这些书要背起来就要容易多了,而且还有一定生僻感,可以说是非常划算了 p.s.: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顺便积累一下人物素材,比如。

张潮、袁枚、李渔都是妙人大家可以边读边感受他们的人生和生活方式。(二)如何肢解一张卷子    (编者看到标题是这么想的)  

    (皮)      这个就是前面提到的,利用每次语文考试,来积累应试技巧部分了比较有积累意义的主要是除了第一篇阅读以外的所有部分(我对它真的没意见,真的……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后来这三个题能错俩,大家引以为戒……)。

文言文1、记录实词!见一次记一次,真的很难一次就记住的,但你从不同文章里重复记几遍之后,真的就会面熟了(建议大家每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实词都查字典,多记几个释义,虽然这可能导致你整理一篇文言文的时间比别人长数倍,但最后你真的会发现出现频率高的真的就那就那么些)。

2、朗读全文语感就是这么读出来的,断句题真的不适合刷题……3、积累文言常识(略)小说/散文/诗歌1、按题型整理:这个最好先自己做一遍,会比从资料上看感受深得多,尤其是你某次考试突然发现“这道题不是和上次的一个套路的吗“的时候,还是很愉快的咳咳。

2、客观题积累设坑套路(真的是有套路的!)病句/成语    剪贴也好,抄下来也好,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一定要有这样两个板块(成语不要只记释义,更应该关注情感倾向,充当成分,重复等,释义反而只用记关键词就好)

(三)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随便写什么!不用拘泥于作文!

    我们高一高二一直有在写随笔可以是影评,小心情都好,这比写作文还是要肆意畅快一些的(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主要是保持自己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同时也是一个表达自己抒发心情的好机会嘛,学习语文应该是一件很放松很愉快的事情。

(上了大学几个月不写东西……我真的不会写文章了)写在最后

    其实还有很多想写的吧,敲这些字的时候好像又回到了高中的教室里,听语文老师讲课,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和同学讨论,怒怼某道题目的答案毫无逻辑     对于高中生而言,面对高考,你不可能毫无功利心地去学习语文,但是也真诚地祝福大家在应试之余仍然能感受到一点乐趣,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心所在。

走出高中的校园,你可能才会真正感受到,高中时代打好语文的基础对你(尤其是理科生)是多么重要,它不仅是学科,不仅是语言,更是你为人处世的一部分(在这里表白一下语文老师,嗯,这也是她告诉我们的)

作者:江毓敏北京大学工学院华师一2015级21班编辑:余思越北京大学医学部华师一2015级3班

长按保存图片到本地 微信扫码 关注情系华一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华师一清北答疑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