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思乡的经典散文_思乡的经典散文有哪些满满干货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

思乡的经典散文_思乡的经典散文有哪些满满干货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那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粽子香了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

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

“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

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有一回,一个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

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

”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

”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

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选自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一书)。

【推荐点评】         故乡端午的风俗,母亲包的各种粽子,“我”最爱吃的灰汤粽,还有用灰汤粽治消化不良的民间疗法,给乞丐布施“富贵粽”的场景,苦命的乞讨小姑娘,“我”的同情,母亲的叹息,以及铭记在心的教诲,无可追忆的怅惘,点点滴滴的回忆,是如此有条不紊又感人至深。

作者是怎样在这短短的篇幅中传达出这样多的内容呢?千头万绪一脉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线索——家乡的粽子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这条线索中逐一展开,同时,粽子也寄托了作者真挚浑厚的情怀: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对慈爱的母亲绵绵不尽的爱,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感慨,既温馨悲悯又苍凉肃静。

这种不蔓不枝的裁剪得益于文章严密的结构,得益于线索的巧妙安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