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散文_思念的散文随笔一看就会
清明节到了,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母亲走了5个年头了,前几年每到
点击标题下「灌河文学」可快速关注
怀念母亲
作者 | 董青春
清明节到了,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母亲走了5个年头了,前几年每到清明,总想写些怀念母亲的文字,端坐在电脑前,翻看着母亲以前的照片,回忆着母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心头涌动着无限的伤感和悲痛,常常一时不知从何落笔,终究未能写下一点文字。
母亲多年患病,一生遭受了许多痛苦五六十年代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母亲“坐月子”后留下了一身妇科病,三四十岁时又患上气管炎,做农活稍微用点力便气喘吁吁咳嗽不止,再后来又患上胆囊炎、胆结石二十多年,一直被病痛所折磨。
母亲刚患结石时也就五十来岁,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母亲怕花钱不同意手术,一直拖着后来母亲体质很差,体重只有六七十斤,又患上了肺气肿等病症,再想做手术时医生担心风险太大,建议保守治疗,后来一直靠常年服药控制病情,有时病情来势太猛疼痛得厉害,就请来乡村医生挂水消炎止疼,我至今还后悔不已,只顾忙于工作,没有及早抽空陪同母亲去更大更好的医院检查就诊,当。
2012年年底,母亲病情严重时我们再领着她到县城、去淮安医院设法治疗时,医生已经回天无力了。
至今还记得陪同母亲离家就医的情景,那个寒风凛冽的腊月里,三弟将母亲从老宅的小屋里抱上车子,先后去集镇和县城求医,原以为还同以前一样,吃些药挂瓶水后母亲的病情就会好转,却没想到病情不断加重春节前家人陪同母亲直奔淮安,医生建议立即手术,那时母亲已多日没有进食,身体非常虚弱,说话都已费力,我进退两难,拉着母亲的手泪流满面,母亲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下今生今世最后的一句话:“来就是看病的,别怕。
”手术后那四天四夜,我们守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前,期待着奇迹的出现,盼望着母亲能够苏醒过来,可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母亲一生任劳任怨她小时候生长在经济条件较优越的家庭,嫁到我们那个村庄后,外公外婆当时都担心她过不了贫苦日子,随着我们兄弟姐妹六个的出生,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母亲总是竭尽所能含辛茹苦地当好这个“穷家”的管家,尽可能地不让我们挨饿。
那时,每逢新麦子、新玉米刚成熟下场时,农村几乎每家早上都是磨小麦、玉米糊糊煮粥,母亲总是天未亮就起早,浸好了麦子或玉米磨小麦、玉米糊糊时,因为我们兄妹人小够不着“磨担”,母亲便费力地一手带着磨盘一手将小麦或玉米用铜勺舀进磨孔里,常常脸上滴着汗,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我们经常吃小麦、玉米糊糊吃腻了,母亲就在糊糊里掺上槐花、瓜丝,炕饼、搓疙瘩换换味口,母亲总能在艰苦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一个个甜蜜的“惊喜”
母亲做得一手好针线在老家的小街上,母亲的针线活是数一数二的,村里的婆婆、婶婶还有那些年轻的小媳妇们经常为衣服上的领子、纽扣请教母亲我们兄弟姐妹多,在学校又调皮爱玩爱打闹,平时不是上衣袖子破了,就是裤子衣缝脱针线了,母亲从来不急不恼,有时只是对着我们轻轻地叹口气。
晚上等我们睡觉了,她忙完了手里的活儿,便坐在床头的煤油灯旁为我们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第二天我们起床穿衣服时,原先破了的袖子、针线脱落的裤缝已被母亲缝补得服服帖帖母亲是位节俭的人她和父亲成家后过上了艰苦的日子,结婚时的新衣服一直压在箱底省着没穿,四五十年后拿出来还跟新做的一样。
我们工作后,平时淘汰不穿的旧衣服她也舍不得仍掉,总是洗干净收起来或拆掉后加工鞋底、鞋垫,变废为宝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为她买了不少衣服,她还是舍不得穿,有时走亲戚或进城赶街时才穿上,回到家时又整齐地叠好收到箱子里,怕做家务干活弄脏了衣服。
母亲去世后那年的“过冬”,我们兄妹将母亲四季的衣服全都抱到墓前焚烧,看着母亲生前喜欢的淡黄底细碎蓝花衬衣、淡紫色羽绒衣、褐色呢褂子等一件件还崭新的衣服化为灰烬和青烟时,想着一生节俭的母亲,我们泪流满面、心如刀绞……。
母亲做得一手好菜艰苦的岁月里,我们家人口多,缺少粮食,母亲便想法通过挖野菜、多种些山芋南瓜萝卜芋头“补充”主粮,她总能想着法儿不让我们挨饿,让我们吃饱吃好母亲做得一手好菜,最拿手的菜是做藕饼、葱花涨鸡蛋,每年中秋节、年三十中午的饭桌上,我们全家人最期待的便是这两道菜,母亲做的藕饼甜而不腻、在铁锅里油炸得淡黄微脆,那葱花涨鸡蛋更是色香味俱全……好多年都是这样,桌上的菜上齐了,人坐齐了,可系着围裙的母亲却怎么也不上桌子,她坐在桌旁边歇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大大小小围在桌旁吃着喝着,好象这个时候她比我们还要开心还要快乐。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六七十年代时尽管生活困顿,但她回娘家时从不叫苦、抱怨和哭穷,她常要求我们穿的衣服虽然破旧,平时一定要干净整洁2011年中秋前两天,母亲听说我们兄弟都回老家过节,便开始提前准备节日的菜肴,那天下着小雨,母亲去锅屋时一不小心滑跌倒在地上,大腿骨严重骨折,送到医院后既不能做手术接骨,也不能上石膏固定,医生断定她余生只能瘫睡在床上了。
要强的母亲一心希望自己能够站立起来,听说我们要给她买轮椅,她特别不高兴,后来我们找了一位民间接骨的老人帮忙,定期吃药用布条缠住骨折的地方为了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已多年吃素的母亲大口地喝着猪骨头汤,鱼汤,她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重新站起来。
半年以后,母亲终于能够自己扶着床沿下床走动了,她每天都坚持下床锻炼,后来竟然不用拐杖,自己爬楼梯、到邻居家串门,奇迹真的出现了,母亲又能重新站起来了,我们全家人都为已七十五岁高龄的母亲高兴、感动和自豪
今天是清明节,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眼前又一次浮现着母亲的音容笑貌,母亲还是梳着那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还是穿着那件淡紫色碎花的上衣,清瘦的脸庞上还是那样漾着淡淡的笑意,母亲好象还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我们远去……
编辑 | 孙源 审核 | 丁春梅
征 稿征稿要求: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一般在三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责自负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xsghwx@163.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
文章刊出一周后发放稿酬如有需要请加《灌河文学》小编微信:15962018580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思念的散文_思念的散文随笔学到了吗
作者:子墨简嫃说:“你所在之处,是我不得不思念的天涯海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曾经,曾经,或是你的选择,曾痛苦、悲观、失望、迷茫、徘…
-
思乡的经典散文_思乡的经典散文有哪些满满干货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
- 思乡的散文_思乡的散文急用没想到
- 苏轼散文_苏轼散文代表作名篇这都可以?
- 随笔散文_随笔散文摘抄作文全程干货
- 泰戈尔散文_泰戈尔散文精选深度揭秘
- 天净沙秋思改写成散文_天净沙秋思改写成散文300字万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