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ppt_散文家谈散文深度揭秘
季羡林先生在给梁衡散文集《走近政治》的序言中指出,“梁衡是一位肯动脑筋、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
梁衡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季羡林先生在给梁衡散文集《走近政治》的序言中指出,“梁衡是一位肯动脑筋、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对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
在当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意境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据不完全统计,梁衡的散文有31篇,71次入选大中小学语文教材教辅中因此,教好梁衡的散文,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道德素质、写作思路和创作技巧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对梁衡散文的研究和教学体会,对如何做好梁衡散文的教学作初步探讨

一、做好作者多元身份的介绍梁衡不是一般单纯的作者他的身份多元交叉,高端正统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四个身份:记者、官员、作家、学者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省霍州的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其父亲曾任过霍州县长、太原市教育局长等职。
梁衡196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68年毕业后分配至内蒙古临河县劳动锻炼1970年3月再被分配到临河县革委会宣传组1972年任《内蒙古日报》驻巴彦淖尔盟记者1978年《光明日报》建立记者站,梁衡入选。
1980年,梁衡采写的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获得全国好新闻奖(这是全国第一次举办新闻评奖),这也成了梁衡的成名作1980年梁衡发表第一篇散文《恒山悬空寺》1982年创作了《晋祠》发表在《光明日报》4月12日副刊上。
9月1日开学就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上1984年6月发表的《夏感》,再次入选中学语文课本1987年41岁的梁衡调北京新闻出版署任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政策法规司司长、报刊司司长1993年47岁的梁衡任副署长。
2000年,梁衡离开工作13年的新闻出版署领导岗位,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2006年底退休2008年,梁衡当选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并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多年来,梁衡从一个基层记者干起,直至副部级领导干部。
无论职位多高、如何变化,至2021年他已经75岁了,仍然笔耕不辍他的散文集有《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几十种版本;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理论集四部《记者札记》《署长笔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以及大量政论、杂文等。
作品总数量近1000万字散文创作获得过赵树理奖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1990年开始,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新闻学博士梁衡的职业生涯丰富多样,既有基层记者的实际生活和丰富实践,又有高层领导的宏观视野和领导经验;既有作家创作的心得体会,又有记者、学者调查研究的独特感悟。
目前,梁衡的母校山西太原十二中建有梁衡图书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辟有梁衡书屋,霍州档案馆保存有梁衡的大量书籍资料等总之,详细介绍梁衡多元的身份、高端的阅历和丰富的创作,对广大学生,特别是在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二、详细介绍梁衡经典散文创作的背景等情况入选在教材中的梁衡散文写作都是有一些创作背景的他很少随机写作,而是长期观察与思考,有的则是“静观默察,凝神聚想,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有的散文如《觅渡觅渡渡何处》是写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他曾多次去常州采访,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走访当地的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和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等。
前后大约经历六年,该文1996年发表2004年《觅渡》一书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后重印再版17次,并在国外出英文版2016年江苏常州瞿秋白家乡为《觅渡》发表20年举办研讨会2019年,常州成立“觅渡书院”。
再比如写《大无大有周恩来》,写于1998年,是周恩来诞辰百年之际《文章大家毛泽东》是写在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他离开这个世界也已三十七年2013年2月28日,《人民日报》整版发表梁衡写的《文章大家毛泽东》,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这篇文章从毛的思想与气势,说理与用典,讽刺与幽默、通俗与典雅、功过与才艺等方面来研究毛泽东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总之,梁衡的红色经典散文,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备好课

三、抓住梁衡散文的“力量”重点讲解梁衡的散文有当下大多散文缺乏的东西,那就是经典散文的力量,是蕴藏在他散文中的一种内在的力量以这几个“力量”为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梁衡经典散文的魅力(一)思想的力量梁衡像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雕塑的 “思想者”一样,他面对祖国大地的万里江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他的散文有深刻的思想,有追寻理想、思考方向的意志力和影响力他写散文既不是玩文字,又不是晒感情,而是找寻生活的真谛他苦苦寻觅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能成为他笔下的人物他所写的伟大人物本身就是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哲学家。
无论是马克思、瞿秋白、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等,这些伟人都是有深刻思想和超强意志力把这些伟人的思想人格特质写出来,对作家是一个重要考验梁衡写毛泽东的《这思考的窑洞》,给读者带来的启发尤其深刻。
他写道“当年边区敌伪封锁,无衣无食,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每天都十万火急,毛泽东同志却稳稳地在这里思考、写作、酿造他的思想,他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梁衡看来,“窑洞就是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是领袖,更是思想家。
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完成了《论持久战》等一批光辉的文献“中国革命的胜利实在是一种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那几篇文章的胜利延安的这些窑洞真不愧为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离我们渐走渐远,而作为思想家的毛泽东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这里,梁衡在思考着窑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人民群众、与革命的实际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梁衡一边写着思想家,一边把自己的思考告诉给读者梁衡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的人物,他的意境,他的课题在写《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时,梁衡用了6年时间构思,多次造访常州瞿秋白的故居,在常州大大街小巷徘徊,最终大胆地发现和推论出,瞿秋白“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
而他先是仔细地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就这一句话是梁衡思考多年的结果很多读者被这句话惊呆了无论是思想的深刻性还是气魄的无畏性都是出类拔萃的要靠作家的深刻思想意识指导下的钩沉梳理提炼,从而再现思想家、伟人高尚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作家不能平铺直叙,人云亦云,无所作为。
而是通过描摹、再现、想象、推理,酿造出自己的新发现

(二)触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梁衡的散文与一般散文家的散文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不是为了写散文而写散文他的散文不仅具有思想的穿透力量,而且有撬动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仍以他的《觅渡,觅渡,渡何处?》这篇散文为例,这篇散文对瞿秋白烈士精神的挖掘传承,对社会影响极大。
《觅渡》一文发表后,使得常州市将此篇4000多字的散文刻成碑文,长久地矗立在纪念馆的门旁,供人们参观学习和瞻仰2019年10月,觅渡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觅渡书院是在《觅渡,觅渡,渡何处?》这篇散文巨大影响的基础上建成的。
觅渡书院不仅为梁衡学术探讨和当代散文研究提供了新平台,更为瞿秋白和“瞿氏三杰”(瞿秋白、瞿景白、瞿坚白三烈士)思想研究提供了阵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觅渡,觅渡,渡何处?》成了“觅渡书院”的“产房”,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渠道。
2018年,梁衡的新著《树梢上的中国》作为《读懂中国》系列图书中的一部由外交出版社出版了,书的副标题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部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散文集,而是以散文笔法讲述“人与树”的故事经典最重要的是,梁衡在书的序言中,提到他的观点,即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应该是三个阶段:一是物质阶段,砍木头、烧木头、用木头;二是环保阶段,保护森林、改善气候,创造一个好的人居环境。
三是跳出物质,从文化角度去看人与树的关系森林本身就是一个活的、与人类相依为命的生命体并在大学里顺势建立一门“人文森林”学科,那将是怎样的一笔文化财富?于是,梁衡迈开“脚力”,遍寻散布于祖国各地的古树,从文化的角度,讲述人与树与村落的历史故事。
一个崭新的视角,解读环保、生态,把森林保护上升到人文层面书中还有梁衡亲手绘画的十余幅古树的画作此书一出,影响巨大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培君专门购进一批此书,分发给校党委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赠阅学习并专程请梁衡先生到校讲座。
更为可喜的是西南林业大学捷足先登,得到了梁衡的“人文森林,西林先行”的题词,率先在全国设立“人文森林学”课程正是在梁衡关于设立“人文森林学”的倡议和在《树梢上的中国》一书的启发帮助下,孕育和催生了西南林业大学试行开设了一门新的林学专业基础课程。
此书对林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空前的意义当然,在一所大学开辟一个新的学科,或增设一个新的专业,还需要一些外在条件,但是,即便是试行,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梁衡看来,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

作者与梁衡合影(三)讲真话、道真情——真理精神的力量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正宗,散文不允许虚构梁衡很少写单纯抒情性散文,而主要写充满思辨、真切哲理的散文哲理往往蕴藏着规律,不可辩驳,不可抗拒他的散文没有虚情假意,都是真话真情,体现出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以及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视野和胸襟。
梁衡的散文名篇之一《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这篇散文写在张闻天诞辰111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的2011年梁衡写到:“从来的纪念都是史实的盘点与灵魂的再现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了。
这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也是一个缅怀先辈的日子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使国家独立富强的伟人;我们不该忘记那些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却未能见到胜利的战士和领袖;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那些因为我们自己的错误,在党内斗争中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同志和领导人。
一项大事业的成功,从来都是由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政党的正确思想也从来都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产生的恩格斯说,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是苹果一个90年的大党,如果没有犯错并纠错的故事,就不可能走到今天当我们今天庆祝90年的辉煌时,怎能忘记那些为纠正党的错误付出代价,甚至献出生命的人。
这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张闻天”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梁衡写了《仰望历史天空的七颗星》,散文回眸了他所写过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领袖级、杰出代表人物:瞿秋白、方志敏、彭德怀、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
梁衡饱含深情地把这七位已经远离我们的中共历史人物,称为天上的七颗星宿读者一看就知,这七位魂在苍茫天际的中共历史人物,正如七星北斗一样,永远指引着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进的方向!

四、教导学生广泛阅读梁衡的作品相对于梁衡的众多作品来说,入选教材的梁衡散文只是其散文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况且,梁衡创作精力不减,每年还有散文精品问世引导学生多读梁衡的经典散文,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意识和写作技巧,而且梁衡的经典散文经常被选为高考试题,对学生适应高考也会有助益。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出版单位,出版有各类梁衡作品选集其中有《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以及《梁衡21堂作文课》和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推荐书系梁衡著,陈秀征注。
另外,梁衡所写的《我的阅读和写作》也极具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周纪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协会员系1978年恢复高考的中文系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1995年任海关总署秦皇岛海关学校高级讲师,历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和学校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2年调海关总署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任干部监督处副处长,研究室负责人(正处级)兼海关学会秘书长曾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日报征文一等奖、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三等奖等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鉴赏_散文鉴赏范文越早知道越好
关注严君说 \x0d\x0a天天领干货
-
散文教学教什么_散文教学教什么王荣生电子书快来看
王荣生 童志斌 | 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
- 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_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林清玄居然可以这样
- 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_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林清玄学到了
- 散文精选_散文精选摘抄这都可以
- 散文精选集_散文精选集摘抄这样也行?
- 散文精选片段_散文精选片段,感悟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