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关于茶的唯美散文_关于茶的唯美散文名篇奔走相告

在宿命般的十月,贴近它吧,这座母亲一样的城——巴塘。

关于茶的唯美散文_关于茶的唯美散文名篇奔走相告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哦,宿命般的十月——贴近它吧,这座母亲一样的城很久没有写作了,如果那也能算是写作的话我很清楚,文字是一柄双刃剑,没有文字,心情就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回忆便是一片空白但还是要写,作为一个出口,这是体验和释放的过程。

我想,在精神上,我或许有自虐情结,该忘记的,不该忘记的,都在内心深处当一种情感变成文字,就留下了永久的缺憾人生不就是由无数的缺憾与非缺憾垒集起来的吗?比如,这宿命般的十月秋天像一块幕布飘在半空,原野一片黄绿,雨水也很充沛,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饱满。

我注意到对面院子里的银杏树,这种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居然能扎根高原坚强地生长且姿态优雅这说明,除了它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外,巴塘确实是个好地方可以说,我从来没有认真贴近过巴塘在这里生息三十多年,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

这是人的共性,我们往往会忽略身边的,手中的,甚至心里最珍贵的东西,总是眺望着外面的世界,而当你终于意识到的时候,一切早已染上了宿命的沉苛宿命般的十月啊在十月的第一天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所有的雪花都已散尽/所有的月色都已干涸/所有的江河都已融汇/所有的风儿都已决绝/归去来兮,归去来兮!/记住吧,这个月光之城/有一天,我必将回去/拾起蒙尘的秦筝/与时间之外的时间/一道死去。

……艾略特写过:“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荒地上,长着丁香”而十月属于祭奠,这个季节鹤啼响彻松林,我点燃一截檀木,只能静默风雨之夜让我深感悲凉,我确信自己读出了苍茫中的血色如斯的风雨之夜,需要一个极其强大的磁场。

三十多年来,我第一次,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感受着巴塘我像一个信使,企图穿越冥冥中游丝般低徊的信息这座静美的小城,即使无数次想离开它,它仍然用一种广阔的包容接纳着我,就像和母亲吵架后离家出走,她还是会在家里等我回来一样,只要踏上这片土地,心就感到踏实。

长久以来,故乡这个概念让我觉得模糊白居易说过:“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苏轼化解道:“吾心安处是故乡”作为最基本的人性内容,故乡情结堪称炎黄子孙最高的人格满足,我们内心的归宿感需要故乡这个客体来印证翻开地图,那些密密麻麻的点线标注,能和我的血液扯上边儿的,有巴塘、乡城、邛崃、西昌、拉萨、太原。

然而,在更为完整的生命的峭壁与荒漠深处,唯有巴塘与我心心相系我像一个梦游者,走在被雨水冲刷过的柏油路上黛色的红军山薄雾笼翠,山顶上的六字真言闪烁着绛红色的光芒秋海棠的芬芳蹭出红泥藏房,飘散在夹杂着肉菜、酥油、泥土、青草、汗水等各种味道混杂的尘俗之气里。

芸芸众生,朝我迎面走来,与我擦肩而过,他们的步履轻盈或沉重,表情各异他们与大小商贩讨价还价,打情骂俏讲着“黄段子”,结婚离婚送葬,为了养家糊口,有的大声吆喝,有的默默隐忍他们没入钢筋水泥的丛林,走向盘山公路的蜗居,我们同在烟火里沉浮,品味着相似的不幸和相同的幸福,他们赋予了巴塘灵性,只有置身于他们当中,才能扎扎实实地进入安住之境。

出生在这里,生息在这里,没有别处再也不想寻觅别处的生活,我对它的情感犹如把终生托付给了一枚戒指一样真诚巴塘真的很美,高原之雄峻和江南之婉约完美结合透过历史的烟尘触摸它,那些斑驳的石刻、古老的寺庙、宁静的湖泊、黧黑的森林、泛黄的书帛积淀出的辉煌文化,使它像一位缓行在小桥流水上的老妇,纵然皱纹爬满了老脸,清凉的伞下依旧风韵犹存,眼底的书卷气足以证明底蕴。

我在古冰川遗迹上看到了它的过往,它必定与水和智慧关联,才能在苦寒极地落座出人杰地灵,造就出如此具有杂糅之美的诗意十月,肆虐着一种悲伤对故乡的依恋和对母亲的怀念夹缠不清,就像盐、茶、奶油混制的酥油茶,当它们融为一体时,你再也无法抽离让它们单独存在。

如果亿万年前它是一座伤城,那么我和它一定有个约定,那个约定隐密而清晰,终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某天如约而至,从此,我被宿命套牢,几度挣扎几度逃离又终于选择了守望第一次用这样颓废的激情写故乡巴塘就是一个男人或女人,你要同它一起生活,才看得清它的性情和本质,厚薄与清浊。

任何流于形式的评介都是肤浅的,你得摒弃浮在表面的苍白的韶华向内里探索,才看得见藏匿于暗处的亮光,不要小看了这道亮光,它是巴塘不同于别处的印记宿命中的渊源,把我与十月、与母亲、与故乡系得很紧很紧,这是前定的缘份。

手指敲击键盘的时候,我就潜伏在因果的内核里,所以,每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都虚掩着一道门月是故乡明,任何人都替代不了母亲语言在无数次被挤压后,我只能说:如果您是一册帛书,我便是其中的逗点如果您是一条永不止息的时间之河,我愿点燃一盏名为“朗尊”的解脱之灯,说出流星的身世。

在宿命般的十月,贴近它吧,这座母亲一样的城。

写给母亲的诗•散离的渴望晨曦,雾霭轻舒潮水般,朦胧了春的思绪许多散离的渴望从翅膀滑落终于静止……  ……散离的渴望写下这个标题的瞬间,一种碎裂的疼痛在躯体里唱响,又一次近乎自虐的文字之旅开始了还是关于秋天。

黑的背景撇开秋光,拉紧了帷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黑色有了一种偏爱,所有的文字诗行都生长在黑夜我等待着最后一盏灯火的熄灭,好重新点燃秋的心境,静静地啜吸,这个秋天像一束缓缓凋零的玫瑰,渐行渐远,残酷而多情。

我的心由此衍生了许多渴望,这些渴望支撑着我,使我不至于绝然睡去我像一只单飞的孤雁,流浪在心之羁旅,看不到南方的景,只能在苍茫的雾霭中任潮水笼罩文字卸载不了的阴影真实的我自闭而沉默,像一簇静静的火焰,沉陷于海洋深处,无尽的冰川漂流在头上,秋天在怀里绽放,轮回的路哀感,顽艳,凄绝。

现实残缺而美好,负重着累,我需要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像经历着的年轮,渴望这个过程能够聆听真实的呓语,让零落的时光在心的缝隙里如烟般散离数不清的渴望或长,或短,或低首,或高昂它们曾经是一个完整的事实,伴我踏碎辉煌的征程,走过艰苦的岁月,唱响绝望的生命,它们像我的母亲,我依赖它们而活。

我曾无知地认为,它们是绵绵不尽的,会穷尽一生地追随我,和灵魂一道风化成幽黑的墓碑这个秋天,风冷冷地吹过,我被突然击倒,凝聚半生的渴望突然从眼中散离,像我行着的文字之旅,终有划下句号写下日期的时候水与岸依旧奔腾,激荡着恰似河流的血液。

我潇洒在人间,耳畔的微香散淡着、散淡着,内心最软的一隅却死过不止一回,飘满了罂粟般的深寒痛绝人间又一秋,芳华殆尽作诗囚散离的渴望!我的远去的亲人们,像流落湖面的水仙,支离破碎,渐次消亡,以一种形式延续着另一种形式。

我只能猝流泪水,用一支笔徒劳地祭奠那些横断的时光,像一堵斑驳的墙,映照着岁月的光和影,它们风干成油画,眼帘侧面是孤寂的洞穴,花样年华和一个诗囚的凄伤,永远地留在了里面巴塘风景咏

1、凝醉·措普湖执一剪亮白的清风,吹皱你无痕的波澜此刻,手中杯酒映出千年传唱的英雄史诗,我看到了暗独的血色,幽怨的眼泪,飘零的剑影就让我做一条湖里的鱼吧,我们赴汤蹈火遁向一种召唤的声音,在烈烈经幡的华彩下,破译六字真言。

我是章德草原上一只孤独的鹰,翅膀划过蓝天时,下面的世界变幻无穷,星子的光斑铺成耀眼的积雪,写就的诗篇开成绚丽的花朵,未尽的意念涅槃为奔跑的动物而我,就在这变幻的深处,背负一座青山,铸就了恒定的疆域我的骨血,都是这片绿茵上的尘土。

高原腹地不需要太多的声音在水之湄,滑山寸草不生,它以静默的力量昭示着坚定不要问我承受的力量,灵魂已在湖底着陆剖白衍离湖面的传说,那三生三世的磨难,都挂在向秋树上,你可以用攀援的姿态,去溯源尘世交错的情难;可以用仰望的虔诚,去丈量生死轮回的方圆;也可以用淡漠的不屑,去轻笑无谓无知的寄托。

背转身去,弹一曲弦音,面向广阔天地,46亿年前的陨石镌刻着沧桑今夜,眼眸凝醉,遥望措普湖我,是你蓝色背影下滑落的鳞片,在某个机缘巧合的时刻,抛弃无数散离的渴望,化成小小的精灵,追逐着你宁静的波光是你身畔的修行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以穿越时空的虚静做回前世的自己。

是你岸前的一棵树,一旦生根,就永不移位今夜,轻歌曼舞,念想措普湖潺潺流水从指尖淌过,涟漪潜入层层叠叠的更漏,一半是今天的火焰,一半是曾经的海水抖落一地相思,雨后的半轮月儿,化解了往生的疼痛弦音清越,代替了失语的绽放,那些绚彩的花瓣纷纷坠落,茶盅里便沉落了暗雅的香气。

放眼望去,佛陀端坐,相貌慈然,鹿子飞跃寺庙顶上,羚羊角里发散出春的霞光今夜,剑气箫心,情归措普湖彳亍原上,人在天涯,12盏酥油灯照亮了回程在离天最近的地方,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放声歌唱,那是世间最淳净的语言,我将它拾掇成一串念珠,胸中的剑倏然回鞘,箫之律动漫感烟尘,这将是我最后的飞翔之旅。

高山卓立,流水不息,芳草萋萋,牛羊点墨,措普湖灿若锦缎。我是观景的伶人,奔腾的命中之马,注定会在它的腹心做长久的停留。

2、轻歌·巴山积雪巴山积雪,是上苍对巴塘的庄严馈赠终年不化的冰雪,静静地堆积在城东的“喇嘛多吉”神山上,人们为之冠以“巴山积雪”的美名在亿万年的蛮荒中,她始终以悲悯静穆的胸怀,至亲至善的心灵,透明无痕的品质,守候着巴塘人的精神家园。

清代文人懒兵有感于巴山积雪,为后人留下了怀古绝句一首:“玉柱银桥镇岁寒,烟霞倚岫在峰峦冰天一色乾坤带,留作人间画里看”这一传世之作,更为她平添了一丝仙气,于是她以独具魅力的风姿位居巴塘八景之首,耀然成为白狼古城最为瑰丽的一道风景。

而我更愿意透过银桥霞岫去亲临真实的她,喜欢初春的巴山积雪,喜欢在瓦蓝的山色,柔美的绿草地,绚烂的桃花中,遥望笼罩着她的氤氲寒烟和飘零的雪花碎片,那淡到极处的韵致,是微雨燕飞的婉约,大江东去的豪放吟唱不出的。

一个真正的巴塘人,记忆中必然潜藏着巴山积雪,犹如心中珍藏的那首老歌,它是镶嵌于灵魂深处的一道长廊,生命因此而有了高度在无数漂泊的行程里,巴山积雪是召唤游子归航的禅音人们无时不凝聚深情,寄无限的崇拜于江河之源;无时不蕴含祈祷,。

寄顶礼的膜拜于圣地之巅这是一种有质量的情感投入,也是灵魂归栖之所我荡涤满身尘埃,放眼巴山积雪穿越她玲珑玉琢的行宫,跟随心灵之旅,揉碎纷呈的雪花,奏响幻化的冰弦,聆听高远的梵音这与宗教无关,是对生命的感恩和信仰。

我用三十二年历练,解读巴山积雪多年来,一直想写她,写大悲无言,大音稀声的美;写天层断裂,智慧,和亘古的力量但我又怕这种情感变成文字,会留下永久的缺憾在另一轮人生的华年里,我终于拾掇起逝去的激情,忏悔着这些文字的缺憾,为巴山积雪,为我们永远的回归之滨。

我确信,我又回到了深情的原点

3、晚照·暖石回阳暖石回阳,一襟斜阳渐远的纪念对暖石回阳,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和感动,这缘于老人们对它的追忆:暖石回阳位于巴塘城西,是青藏高原还是大海时遗留下来的一块巨型礁石,可能因为石中含矿,在夕阳斜照的某一时刻,会反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道光芒,瞬息即逝,看到这种光芒的人会增福增寿,巴塘人世代视之为图腾,并回赠“暖石回阳”的美誉。

史书记载:“城西北数武平地一石,身生碧辉,每值斜阳,霞光万道,一奇景也”有诗为证:“奇山砰磷颇异常,和光暖气斗斜阳而今俏得女娲炼,快睹火龙飞上天”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为建造房屋,暖石回阳被炸毁,使这一圣景成了广陵绝响。

也许是因为它消失了,而且消失得这样彻底,所以巴塘人才不断地在遗憾中追述着它的巨大、碧绿、霞绮、灵异我没有机缘见到暖石回阳,只能凭空去感知这块真实存在过的通灵宝玉,让一种缺憾淹没内心人们说,关于夕阳的名篇名句很多,却几乎没有文字可以吟咏暖石回阳瞬间的辉煌。

尽管,它为我们吹响了一曲天籁绝音,展示给了人间最灿烂的光芒,我们却无法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赋予它最纯粹的文字,无法在感伤中凭吊一道回光的消逝冥冥中,我倾听着暖石回阳破碎的悲鸣,倾听它把灵魂散落在沧浪之水的声音。

不能想像,它凝聚天地精华,积蓄万世豪情,把和光瑞气绽射在夕阳晚照的瞬间,是怎样一种快意平生?它铭记日月盈亏,冷却红尘浮华,将琴心剑胆燃烧成灰烬的刹那,又是怎样一种至情至性?暖石回阳,让我想起末路英雄的悲情人生:即使经历了人世的沧桑巨变浮光掠影,承受了血肉厮拼无限荒凉,即使豪情只剩一襟晚照,还是不惜流溢最后一丝生命本色,和着虚妄的轻烟消失在茫茫混沌中。

我愿以歌者之悲,祭奠它的陨落之美,塌方之美,失衡之美愿以思者之殇,听岁月车裂灵魂的声音愿以勇者之智笑傲人生,看一世情缘穿杨而过,昭示人们死亡也可以如此美丽暖石回阳是巴塘人解不开的心结,只要精神不死,它就鲜活地跳动着,闪耀着理性和希望的光华。

我从不以成败界定人生,只相信生命的豪华馈赠,情感的庄严投入。我们只有沉淀暖石回阳最后的宁静,把永恒上升到一个高度,人生才可以具有记忆的重量。

作者简介罗凌,又名泽仁卓嘎,四川巴塘人,藏族,70后写作者相关阅读唯美诗歌|鲁仓·旦正太:故土情深系列组诗唯美散文|次仁罗布:西藏的故事唯美诗歌|嘉洛:黑夜里不眠的星辰(组诗)唯美散文|白姆措:高原上孩子的自信。

藏地随笔|金丁秋扎:生死之间的念想

扫描或长按        关注藏网文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