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旅游调查报告_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一看就会


2019年8月起,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机关团委广泛发动青年干部利用假期,开展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层实践”为主题的微调研实践活动。此文为优秀调研成果。
文化和旅

旅游调查报告_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一看就会

 

2019年8月起,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机关团委广泛发动青年干部利用假期,开展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层实践”为主题的微调研实践活动。此文为优秀调研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青年干部微调研⑩关于文化和旅游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以浙江省渔岙村为例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郑  蕾近年来,笔者参与组织了福建省晋江市围头村、江苏省苏州市上林村、江西省金溪县大坊村、浙江省丽水市平田村等文化和旅游实践调研活动,深感在乡村振兴中文化和旅游最能够重聚人气、兴旺产业和守护根脉。

在此次“根在基层”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青年干部微调研实践活动中,笔者对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大渔镇渔岙村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渔岙村属于温州典型的海边渔村,依山靠海,可耕地少,交通不便原是明代抗倭的敦堡,堡内街巷布局及建筑格局基本完好,有数量较多的石屋民居和龟峰堡、古烟墩、梅峰古道、将军岭古道等历史遗存人文资源有古道商贸文化、军事堡寨文化、抗倭文化、瓯剧文化以及老年节、抬佛节等民俗文化。

现有户籍679户,总人口2681人渔岙村基本处于靠海吃海的半自然经济状态三产结构上,渔岙村以一产为主,紫菜养殖是支柱产业,近海捕鱼因海洋资源枯竭而日渐萎缩,只有1家紫菜加工企业,有少量来料加工的零工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为渔家乐。

2018年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营业收入达75万余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2000元,多外出经商

二、主要问题1.从存量资源角度难以找到振兴发展方向渔岙村紫菜产业主要以养殖为主,与温州洞头区、宁德霞浦相比,养殖面积、产量、产值等规模均较小,主要以家庭为经济单位,难以形成企业化养殖,缺乏深加工环节,不具有品牌优势,附加值较低,发展空间有限。

近海渔业、种植业、来料加工等生产方式只能维持温饱渔家乐因同质化竞争严重、规模小、档次低、交通不便等原因,正面临发展瓶颈我国众多乡村普遍存在类似情况,即产业发育先天营养不良,从存量资源角度难以找到出路,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发展。

2.文化和旅游产品层次较低,结构单一,创新难渔岙村文化和旅游业仍以传统观光为主,停留在看海景、吃海鲜等低端层面,古敦堡、石屋民居、古道等历史遗存“有说头、没看头、没玩头”,尚处于原始资源状态文化和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渔家乐为主;特色不足,品位不高,与周边众多渔村同质化竞争;资金、人才等资源匮乏,创新难。

这也是我国乡村文化和旅游业的共性问题

三、思路对策1.地域文化赋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差异化突围我国乡村数量众多,达60多万,且乡村资源相似度高,容易导致同质化发展与外生型、标准化的工业不同,内生型的文化和旅游只有差异化才有出路乡村发展文化和旅游,其出发点往往是存量资源的差异化,但存量资源一般认知度低、吸引力弱,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因此,我们只有“跳出乡村看乡村”来重新认识在地的资源禀赋,寻找具有引领性、唯一性和权威性的“文化之魂”,为乡村找“魂”笔者研究分析了渔岙村的人文资源,发现古道商贸文化、军事堡寨文化等均难担引领振兴发展的大任。

于是借助温州地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将渔岙村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为“温州人原初生活方式体验地”,形象定位为“原初温州,山海渔岙”,发展目标定位为“温州地域文化活态博物馆”,消费者可以体验温州原初的生存环境、海洋文化、温商文化和“温州模式”。

通过“赋魂”和“借势”,提升渔岙村的品牌影响力2.“A+B+C”模式:“吸引中心+利润中心+衍生中心”乡村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借鉴商业综合体成熟的发展模式,遵循科学合理的业态配比规律与组合策略,注意各个业态之间的均衡性和互利性,注重项目业态和项目空间状态、资源和价值之间的契合性,注重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引擎的多引擎设置,从而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笔者在十多年文化和旅游规划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A+B+C”模式,A代表吸引中心,为核心吸引物;B代表利润中心,为造血系统;C代表衍生中心,为未来增长点            为此,笔者为渔岙村乡村振兴提出以文化旅游引领周边产业衍生发展的思路,文化旅游产业以温州地域文化体验为特色,以滨海休闲度假为核心。

根据“A+B+C”模式,创意策划并计划落地众多创新引擎项目渔岙村“A+B+C”模式项目表“A+B+C”模式创新引擎项目A吸引中心龟峰堡历史街区温州地域文化博物馆“世界温州人大会”渔民文化体验地温商会馆及温商文化节(世界温州人文化节)

温州原初生活摄影大赛“青年艺术家驻村计划”B利润中心渔岙海鲜美食街(食)特色住宿系列(住)抗倭堡寨石屋渔家民宿滨海帐篷露营基地运动休闲娱乐系列(娱)滩涂休闲娱乐活动海上休闲娱乐山地户外运动休闲C衍生中心

紫菜创意馆“温商大叔”IP形象开发“瓯”文化系列之四大宝:瓯菜、瓯绣、瓯塑、瓯瓷“瓯”文化系列之四大节庆:抬佛节、赶海节、瓯剧节、温商节3.“青年艺术家驻村计划”艺术振兴乡村最重要的是推动乡村人、空间、产业和文化的转型变革。

为此,笔者提出了“青年艺术家驻村计划”,充分利用《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整合国内外青年艺术家,免费提供艺术工作室、展览空间、民居住宿等条件,为其举办展览活动或宣传报道,将乡村打造成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平台。

每季度设立轮值的“艺术村长”,提升现有农产品、非遗、民俗等资源的开发设计水平,策划举办“艺术乡建发展论坛”、“丰收艺术祭”等新颖、有趣的文艺活动,开展青少年艺术研学旅行,开发农业、文化、旅游创意衍生品,从而激活乡土传统文化,提升产业附加值,焕发乡村新活力。

该“青年艺术家驻村计划”将落地渔岙村4.地域文化IP形象开发地域文化赋能需要把文化IP落地,变成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变成附加值方式:(1)重塑传统,赋能新内涵可通过娱乐化、动漫化的方式重新解读地域文化。

(2)嫁接故事与再开发,进行艺术化展现(3)文化IP向内容的逆向赋能为此,笔者将为渔岙村设计一个温州商人大叔的动漫形象——“温商大叔”,为其注入文化灵魂,使其成为“温州商人”的典型代表,创作互联网电商、文化创意等不同版本的创业故事,赋予其温州人新时代的商业精神。

同时,开发成伴手礼、吉祥物、玩具、动漫等文创衍生品,借力互联网传播变成网红、积累粉丝,从而带动渔岙村的振兴发展编辑:王新兵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