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福州法海寺(福州法海寺是尼姑庙还是和尚庙)
今年北京的天气特别地炎热,让人忍不住要找个地方凉快凉快,就是过去说"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在家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开车出京,走
今年北京的天气特别地炎热,让人忍不住要找个地方凉快凉快,就是过去说"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可是哪儿凉快昵?过去有一首好听的歌,是郭兰英在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唱的,第一句就是"人说山西好风光"估计风光好的地方应该凉快,我们摄影小组的几个找凉快死硬分子就合伙去山西凉快凉快。
山西其实是一个挺大的地方,正经有十五万平方公里呐!去向何边昵?在家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开车出京,走河北进了山西,就干脆跟着前面的大多数车走,走着走着就发现他们是要去五台山看来他们都是要去山里拜佛呀,求菩萨给来个凉快天儿,要不就是菩萨跟前儿凉快。
得,我们也跟着去看看吧 这五台山现在设立了景区管理处,在进山的交通要道扎营设寨,我们要想过那个营寨进山,每人都先要交一份投名状,没多少,一人一百四十五元;然后拿到一张投名状票卡凭着这份投名状,我们可以在景区里面滞留任意天。
一定时间以内还可以出来再进去,你出来的时候在营寨那里登记一下,24小时之内还可以重新进入景区,不需要再办投名状所以我管它叫投名状而不是门票,门票哪里有这么长的有效期?过了营寨再向前逶迤二十公里就到了五台山的中心怀台镇。
我们在发现前面的车都是去五台山的时候,就在携程网上订下了酒店房间,可是到了那家酒店却被拒之门外,原来这里的酒店没有守约的传统,都是只吃窝边草,只要门口有草吃,他就不吃网上的草没办法,我们只好当了他家的门外汉。
好在怀台镇街上每一个角落都有农家院的接待人员,他们每天努力把我们这些门外汉都给接待到农家院里去我们就被接入这么一家农家院:
这里的农家院基本都是一个价格,周末一百五;平时一百二,倒是不贵安顿下来之后,也差不多该吃晚饭了,这里的特产是五台山五个台上长的蘑菇,叫做苔蘑,煎炒烹炸都行,除了炒自己,也可以搭配鸡鸭鱼肉或者猪马牛羊我们要了一盘子苔蘑炒自己,拿来拌在刀削面里,这是最经典的山西农家饭:炒个菜煮锅面。
吃了一口之后,我觉得和威虎山五个山头上长的松蘑味道无限趋近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就看见住在进门第一间房的一位尼姑,她也是自己擀面条,然后炒了一盘子菜,吃得不亦乐乎原来这是远方来拜名山大佛的游方僧人,她可能没订上庵里的客房,就住到了施主这里。
一边吃饭,一边看看周边的情况。我们住的地方前面有很多带有大屋顶的现代建筑
这一片楼宇是税务局的内部招待所,不对外营业我们刚才看见有旅游大巴停在它的门口,不知道拉来的是不是税务干部和家属远处可以看见红色的寺庙,明天我们要去看看究竟 转过头来就可以看见大青山,还有山窝里的宝塔房东说那座塔是五台山佛学院,不对外开放,但是如果有人引荐,可以进去请里面的大师讲解一下你的过去和未来。
说着说着,天光渐西:
我就询问店家这山中晚间可有灯火阑珊处?店家答曰仅此塔有彩灯,其余皆黑,寺庙也都山门紧闭。日落之后,那宝塔果然有彩灯大放:
天既黑,不可出便回房间秉烛夜读五台山的过去山西说的是在太行山的西面,这五台山就属于太行山的一脉站在五台山的每一座山头,"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还是太行,没有吕梁这五台山有五座主要的山峰,山峰的顶上是平台,所以叫做五台,和河南的平顶山意思差不多。
这五个台叫做东台望海峰,望的应该是云海;西台挂月峰,月亮可能是从它后面出来;南台锦绣峰,在南台顶上看秋景应该很好;北台叶斗峰,那里的树叶一定很多;中台翠岩峰,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其中北台最高,山顶海拔3061米,终年积雪。
其余的也都是海拔二千五百米以上五座山峰连起来有250公里,五座山的中间山窝里是怀台镇,海拔九百米因为海拔高,这里非常凉快我们来的时候,北京气温三十五度,到这里的时候,怀台镇气温只有二十六度,如入仙境,真不愧为清凉山也。
你别说,最早的时候,五台山还就是被称为仙地,因为它是道教修炼的场所那时候叫做紫府山,也叫五峰山道场很多大小老道在这里炼丹卖丹,街上买丹吃丹的凡人摩肩接踵,路边沟里吃完丹躺在那里等着升天的半仙层层叠叠秦汉时期的《仙经》就对此颇有记载,全本《仙经》早已失传,只是在黄老道的遗物里发现有残本,里面就有"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
"我估摸着,那紫气一定是老道炼丹烧炭冒出来的真乃"群仙毕至,老少咸集"据传说,公元前七百多年就有伏藏法王生根活佛在五台山耳传象雄佛法,这似乎是佛祖涅槃之前的事情,所以这个法在有历史纪录之前就失传了还有传说文殊菩萨最早来中国的时候是寄宿在玄贞观的石盆洞里,这个也没有史料记载。
真正有记录的是东汉时期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来自印度的二位高僧在洛阳建造了白马寺,之后又来到五台山修建了文殊院叫做大孚灵鹫寺还是靠当时的汉明帝帮了好大的忙,否则那些老道还不把他们俩填到炼丹炉里?他们俩建了寺庙就开始编故事填补历史空白,说文殊菩萨在这里演教,还说山里的阿育王塔有佛祖舍利等等。
总之,文殊菩萨传道的传说慢慢都填写圆满了,这里就成了文殊菩萨的道场到了隋文帝的时候,五座山峰上都修了一座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东台望海寺里是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里是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里是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里是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里是孺童文殊。
五台山逐渐就变成了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另外三个是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此后,来五台拜佛的人就络绎不绝,叫做朝台,虔诚的佛教徒应该把五座山峰上的菩萨都拜到朝台的路非常辛苦,经常有人倒在路上就再没有起来现在时兴户外运动,有些驴友专门到五台山走遍五座山峰,叫做走台。
我们有同事二个半天走完了五座山峰,应该也算一段英雄壮举吧?特别是北台上的常年积雪,据我们店家说,今年北台上的积雪不多,但是有冰 五台山最兴旺和最悲惨的时候都是在唐代,唐武宗李适时期,也就是公元八百年左右,山上僧人已经差不多上万。
到了唐文宗李炎的时候,他在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下诏拆毁寺宇僧尼还俗全国包括五台山拆了四万多座寺,收回土地好几千万倾,这个叫做"会昌灭佛"北京云居寺和尚刻石经就是担心这样的灭佛事件发生到了唐宣宗李忱,也就是公元846年以后,即又兴佛,官府标配五台山僧尼编制五千,其实加上私度和差旅僧人绝对超过一万。
既然是名山,五台山就会有故事宋代杨家将故事里面说杨五郎兵败金沙滩后到五台山出家,那座寺叫做太平兴国寺,后来俗称五郎庙民国的时候已经破败不堪,七十年代拆毁要给林彪修避暑疗养所,现在已经灭迹,只有路口的一个牌子上写着"五郎庙"。
《水浒传》里也有一段故事,说的是提辖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为逃人命官司被赵员外送去五台山的文殊院出家这五台山史上并无文殊院,大约是施耐庵以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的原理杜撰的"文殊院"后人在菩萨顶山门外立了一块碑,说鲁智深醉打山门就是发生在这里,我看这就是旅游局的故事二次方,了无新意。
我还在开封大相国寺看见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铜像,但是没有看见鲁智深把那帮泼皮扔进去的化粪池 来五台山的人分成二类,一类是香客,烧香拜佛,虔诚的不得了他们里面有来许愿求菩萨办事的,也有来还原的;还有就是单纯来礼佛的,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
另外一类就是我们这样的,参观游览为主,包括走台的驴友我们住的农家院里有一批香客,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天还没亮就起来喝粥,不知道吃没吃饼子,反正我在屋里能听见他们稀里呼隆喝粥的动静不到五点就都走了,农家院老板说他们要去赶烧大庙里的第一批香。
我们没有他们勤奋,天亮之后才起床,刷牙洗脸吃鸡子儿,然后出发去看人拜佛 怀台镇上最大的一片寺庙是以菩萨顶和塔院寺为中心的建筑群,汽车可以开到菩萨顶上面的停车场,非常方便我们既然不是专门来拜佛,就是从后门进去向前参观也无妨。
这一片寺庙是藏汉结合的,建筑多为汉式,僧人多为藏式 看看,汉式影壁,砖雕非常精致:
琉璃墙,双龙戏珠图案:
五层香炉,汉人捐赠:
粥锅,藏汉两用,人神共食:
二个喇嘛上高台:
在皇宫里常见黑底金字的牌匾,这个却是金底黑字,颇显奢华,其实应该说浮华更贴切。一定是叉叉集团董事局主席捐赠了还愿的。
门扇上的金龙木雕,龙头不是侧面的,而是正面的:
这个门扇上的金龙彩绘也是龙头正面:
还有这个:
这里的寺通常都是文殊殿在前,北魏风格的屋顶:
大雄宝殿在后:
大殿两边过道外面是僧房:
明清风格的屋顶:
少不了各种各样的藏式转经筒:
几位官人在认真聆听导游的讲解,可能是怀台镇街道办事处新入职的公务员在考察辖地设施:
见一女游客独行于烈日下,有一僧人绕过藏式香炉给女游客送去一把红色的阳伞:
菩萨顶山门两边没有狮子,而是塔,靠内的是古建藏塔;靠外的是新建的仿阿育王塔:
山门下是康熙题写的灵峰胜境牌楼:
灵鹫峰顶的这个菩萨顶是五台山最高级的寺,清朝的时候改为喇嘛教寺,住有藏、汉、蒙、满各族喇嘛过去的达-赖和班禅都曾在这里讲道牌楼之下有一百零八级台阶,拜佛的香客应该从下往上登上这些台阶,象征克服人世间一百零八种烦恼。
具体是哪一百零八种烦恼?我也不知道,但是肯定有一个是爬完台阶累得不行的烦恼
因为有这高台阶,菩萨顶的影壁就只能修在台阶下面了。我站在影壁下面往上看灵峰胜境牌楼,突然发现有老头老太太排队举着双手闭眼往前走:
原来他们是要闭眼走过去力求摸到影壁上"佛"字的脚,这就是所谓的"平日不念佛,临时抱佛脚"。要是在这里再摸不到佛脚,那就会倒霉透顶,怎么求菩萨都没用了。
顺着大路往下走,上面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两边是寺庙的红墙,这景色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想想在北京闷热的苦海中挣扎的芸芸众生,往哪边回头都看不到岸;我们在五台山乘此凉爽,真疑似有菩萨保佑啊!。
山坡上有红衣僧人在打猪草?这不科学呀!
下了山岗就是连成一片的寺庙,每座寺庙都有自己的特点。你看这个柱子和横檐下的雀替,金色的凤凰和莲花,这种形制和尺寸的雀替在内地古建上十分罕见:
除了佛像是金身,有的大殿里的十八罗汉也是金身:
这座藏经楼前面的两座石像不是狮子,而是大象:
这个寺院欠整修了,连牌匾都掉地了:
很多佛殿门前檐廊下都有大理石板,信徒们可以在此匍匐拜佛,也可以在上面打坐念佛:
这一片寺庙群里最著名的就是塔院寺里的大白塔了:
最早的白塔建于何时已经无解,根据传说在东汉时期就有了;按照北魏时期的文献记载,那个时候这里就有了白塔一直到元大德六年之前,也就是公元1306年之前,这里都一直有一座白塔元大德六年,有一位尼泊尔建筑师哥白尼,不对,是阿尼哥,在这里建起了大白塔,把原来的小塔给装在了里面。
这个阿尼哥就是北京白塔寺白塔的建筑师但是,这座白塔的建筑形式不同于北京白塔寺的白塔,而是更像北海公园的白塔它的塔基是一座正方形的台座,像北海公园白塔一样,中间是佛殿佛殿外面有一圈转经筒,也叫转法轮,信徒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一边推动法轮;一边口念佛号。
转经筒上边的墙上是精美的唐卡绘画,非常漂亮。看看塔基的外墙:
大白塔的塔座是一个巨大的须弥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嵌套而成这个须弥座和印度佛塔的有所不同,印度佛塔的须弥座通常是规则的多边形,这个尼泊尔佛塔是不规则的须弥座之上是一个倒扣的宝盆,上面有一圈浮雕佛像;之上就是覆钵式塔身了。
塔身之上的塔刹是一座全规模的上层建筑,首先是一座和塔座同形制的须弥座刹座,然后是最高规格的十三天相轮相轮之上的华盖非常华丽,金光闪闪,还有藏蓝色的垂檐,垂檐上挂着无数的风铃你要是注意看,塔刹须弥座和相轮最下面也有风铃。
覆钵塔身上似乎也有风铃,不过风铃已经掉了,只剩下挂钩了在塔院里地面上看不见刹顶,在远处或者高处可以看见宝瓶刹顶 据说这座白塔最早是供奉阿育王送的佛祖舍利的这个舍利塔通常有两个地方存放佛舍利:一个是在塔刹顶上的宝瓶里有一个宝函;或者是在地宫里有一座阿育王塔。
这座白塔没见有地宫,就是有也是属于还没发掘的,上面的宝瓶经过多次重修,没说发现佛舍利当初阿育王赠送中国的佛舍利一共有十三颗,存放在十三座佛塔里,五台山大白塔应该是其中一座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共有三颗 。
看完大白塔,我们转到前面大殿门前:
这座佛殿叫做"大慈延寿宝殿",不知道是年久失修还是成心做旧,反正大殿的外面油漆都脱落了,露出了下面的腻子颜色但是门前有一座非常独特的佛龛,最下面是一个汉白玉莲花座,中间的一根柱子上又是一个莲花托盘上面的佛龛是一座四角攒尖顶的亭子,四根大红色的立柱非常抢眼。
但是为什么门前没有香客和游人呢?原来这里正在做一场法事,上半场是在前面的天王殿寺里的保安僧把闲杂人等都阻拦在外,天王殿的仪式结束后,所有的和尚还要到延寿殿接着进行下半场,这不,他们来了,戴斗笠的是保安僧:。
塔院寺旁边的小寺里还有一座白塔,比大白塔小一号,但是形式基本相同,上面塔刹的刹顶是仰月宝珠,也有叫做日月同辉的:
拐过一个弯,进入了另一个寺,遇到了汹涌的人流:
原来这是大名鼎鼎的"五爷庙",这个五爷是东海龙王的五太子因为五爷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所以来拜的人就非常多五台山的五座峰上修了五座文殊菩萨寺,要想全都拜到就会非常辛苦,为了让更多的人拜到菩萨,五台山就在怀台镇的黛螺顶上修了一座寺庙,里面供奉和五座台上相同的文殊菩萨像。
这个黛螺顶也叫大螺顶,香火非常旺香客和游客可以坐缆车登上山顶,很多旅行社组织拜佛团来这里拜佛,我们就遇上一个团在山顶牌楼下面合影:
五台山的寺庙多数不收门票,这个黛螺顶是少数收费寺庙之一。先要去门口的售票和尚那里办妥门票,然后就可以排队进入寺里拜佛。
大家都走这个旁门进去,出来的走另一边的旁门,因为中间的山门兼做天王殿的不开门:
天王殿门前有石刻的经幡柱,不常见:
前面的这座旃檀殿里用旃檀木雕刻的佛祖像也很有名,因为身上有水波纹:
后面就是五方文殊殿了:
殿里供奉着五座不同法号的文殊菩萨像,金碧辉煌:
我正在观赏,就听见旁边一个年轻的妈妈在对儿子说"跪下拜佛",那孩子果然就拜了佛然后又听她说"起来,让妈拜拜",那孩子就坐在蒲团旁边地上看他妈妈拜佛最后,娘儿俩出了大门,还听见妈妈说"这回咱们俩都圆满了":。
黛螺顶大雄宝殿旁边有一座观音菩萨殿,里面供奉着一座自在观音像自在观音像一般都是在大雄宝殿释迦穆尼佛像背后的万佛山,而不是像这里这样坐在前面这里最特殊的是观音坐像后面的那幅壁画,它不是其它寺庙里的藏画唐卡风格,而是明清风格壁画。
这幅壁画让我想起了北京石景山法海寺里的壁画,它们风格非常接近,但是这幅没有立粉堆金,说明这是民间画师的作品
看完这些殿,我们就坐在五方文殊殿后面的长椅上休息。面前是某集团公司敬献的千佛塔:
原来他们在阅读我们身后墙上的黑板报,这样手书的黑板报已经不多见了:
走过来一个游方小喇嘛,来自四川甘孜,专门来五台山拜佛,正在围着五方文殊殿转:
我们顺着羊肠小路下山,上方可以看见坐缆车的乘客:
在半山腰遇见一位马夫,如果游客愿意,可以骑他的马,他可以为你牵马执镫:
再回首,黛螺顶旁边的小白塔赫然在望:
山坡上的小树上绑着红丝带,一定是有人在这里许了愿:
除了香火旺盛的大寺,五台山也有很多没什么香火的寺庙。你看这是金界寺的牌楼:
看上去这寺里人烟稀少:
这座七佛寺的牌楼非常漂亮,因为没有游人而显得幽静清凉:
怀台镇走到头有一座碧山寺:
里面只有一、二个游人。我们正在四处观望,只见一个僧人匆匆忙忙走来,在雷音殿前放下双肩背,在门前开始拜佛:
这座寺的大雄宝殿和其它寺庙的差不多,但是有一点特殊的,它的后身有一个开放式抱厦,在夕阳下栩栩生辉:
这座寺庙最大的特点是大雄宝殿后面的戒坛这就是中国北方三大戒坛之一的碧山寺戒坛,另外二个是北京戒台寺戒坛和河北正定隆兴寺戒坛北京戒台寺戒坛是最大的,也是全国最大的,全国最大的三座戒坛还有福建泉州开元寺和浙江杭州招庆寺戒坛。
北方的这三座这次算是看全了据门口的值班僧说,过去五台山只有这一座戒坛,其它寺庙的和尚都要来这里受戒现在其它寺庙修了小型戒坛,来这里受戒的就越来越少了
戒坛大门开着,可是门前有栅栏挡着进不去,只能从栅栏缝里看进去,里面有二座佛像,一尊卧佛;一尊坐佛:
戒坛后面就是藏经楼了:
这座藏经楼也有特殊的地方,它有二层檐板,外面的是镂空的它房檐下没有斗拱,却在二个门柱上各做了一个装饰斗拱,上面还有龙头和祥云装饰斗拱的下面有一个垂花柱,它的莲花不是向下伸展,而是向上伸展,莲花下面就有一个底托。
这样的装饰斗拱极为罕见:
大门旁边坐着一位值班僧,虽然已经到了饭点,他却没有吃斋,而是在念佛我见藏经楼大门紧闭,就上前询问那值班僧能否进去一览?此僧操着广东话告诉我要去前院知客房去找掌钥僧,他那里有全寺大门钥匙,可以开门放你们进去,连戒坛都可以进。
暗喜,移步知客房那里的夜班僧已经接岗,说是掌钥僧刚刚下班回家,你们明天早晨来吧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退出寺院,回去吃苔蘑刀削面,然后倒头便睡 爬东台赏日出是游览五台山可选节目之一,我们的店小二说需要早晨四点出发,非如此拜不到东台的头柱日出香。
我们一想,平时又不烧香拜佛,即使此刻拜到了头柱日出香,菩萨也未必就信任我们算了,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吧我们睡到自然醒,粥毕,驾车向东台顶赶去少顷,登顶也观近处山顶,似有敖包等物:
去一看,果然是一座简易敖包,玛尼杆;就是经幡柱;已经无踪,经旗乱搭在堆石上,混杂着应该在最下面的白色哈达:
向远处使劲看,可以看见怀台镇:
再回头向日出的方向望去,日头已走远,云海依旧在。想来当日的晨曦一定相当壮观,谁要是拜到了第一柱香,一定会官运亨通、财源滚滚:
再转过身向东台山顶看去,可以看见望海寺门前的牌楼,还有正在施工的寺院。山坡上郁郁葱葱长满了足球场里的草皮,杨柳都被鲁智深给拔光了:
看着大好风光,饮着万里长风,嗟叹一番之后,我们就下山了五台山这里虽然天气预报说白天最高气温三十度,可是给人的感觉也就是二十六、七度的样子,凉爽宜人,非京城可比此地离北京也就是三百多公里,驾车四个小时而已,两顿饭之间的时间足够了。
再遇酷暑,当仍来此避之,甚好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奔走相告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浙江天台山慈恩寺做义工怎么样)
多年前,就从朋友口中了解到,江西省上犹县有座寺庙叫东山寺,每到初一、十五,香火特别旺盛。特别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更是人多。今年过年期…
-
写人散文怎么写散文网官网
隆冬退尽,冰雪溶解,广袤的大地上,飘来醉人的东风
- 散文日记500字左右三年级下册怎么写散文日记秋天300字左右四年级下册南方散文杂
- 如何开篇散文优美散文日记200字左右怎么写
- 满满干货名峰山庄(名峰山庄门票一个人多少钱)
- 这都可以?北京格林豪泰(北京格林豪泰智选酒店)
- 文章摘抄散文万能唯美开头散文日记100字左右三年级上册怎么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