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全程干货忠孝西路(忠孝西路在哪里)

很多人都说,台北街道名有着大陆各地城市的名称,是1949撤退来台后,为了怀念故国江山才这样命名的,但台北街道名称的由来真的是这样吗?

全程干货忠孝西路(忠孝西路在哪里)

 

很多人都说,台北街道名有着大陆各地城市的名称,是1949撤退来台后,为了怀念故国江山才这样命名的,但台北街道名称的由来真的是这样吗?这个问题要从台湾的历史来看了虽然说,替街道命名,或者称为XX路,是在今天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日本统治台湾后,特别是把清国时代的“街名系统”改为“町目系统”后,“XX町X丁目”这样以一块一块街区来划分城市区块的方式,让街道名称在当时的台湾城市内,成为一种不需要的额外累赘。

在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要废除日本式的町目系统引进街路系统时,便有了替街道取名的问题发生。

当时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为了破除日本统治观念,乃颁布了《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废除町目的区划,改为街路名,并且消灭与日本有关之称法,例如大正町、昭和町、乃木町、儿玉町这类的地名,改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中华路、信义路……) 、宣扬三民主义(如民生路、民族路、民权路……)、纪念国家伟大人物(如中山路、中正路……),或适合当地地理或习惯且具有意义者。

当时的台北市情形特殊,在一位来自上海的郑定邦于1946年中代理行政长官公署民政处技正后,带来上海以中国地名规划街路名的想法,很直接地以中山南北路为东西区划轴线,又以忠孝东西路(当时称中正东西路)为南北分界线,将台北市划成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区域,再以中国大陆的地名依此地理空间区划订为路名。

因此,经由郑定邦之手,中国地名式的新路名,配合大陆的地理空间,在当时的台北市区内诞生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时间点,根本还没到1949年!这次的街道取名,以全新的中国地理空间地名,配合四个相位的市区空间划设。

将一个中国“内地”地理空间版图,强加在台北市区内,尽管可以说是移植自上海的“先例”或“传统”,但带进台北地区的空间观已经难以和在地有所连结,唯一的空间概念就是期待所有市民必需时时心中有中国,理解中国的地理地名,了解此版图,才能套到台北市内的空间中。

而在1947年这次郑定邦主导的新路名计划中,还引进了XX东路(街)、XX西路(街) 、XX南路(街)与XX北路(街)这样的东西南北路名切分方式,所谓的东西南北路名切划,都要有可以划分的轴线;以如今已经成形多年的台北市街路来看,XX北路与XX南路是以忠孝西路接八德路为轴线南北切分,而XX东路与XX西路则以中山南北路及罗斯福路为东西切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