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原创养虾一亩一般赚多少(养虾一亩一般赚多少 养虾风险大吗 - 致富热)

苏皖交界处,天目山余脉的西北顶端,社渚、梅渚两镇交界。从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政府出发,驾车沿着省道239一路向西,10分钟即可到达安徽省郎溪县梅渚

原创养虾一亩一般赚多少(养虾一亩一般赚多少 养虾风险大吗 - 致富热)

 

苏皖交界处,天目山余脉的西北顶端,社渚、梅渚两镇交界从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政府出发,驾车沿着省道239一路向西,10分钟即可到达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政府地缘相近的两个小镇的“日常”紧密联系在一起享有“中国青虾第一镇”美誉的社渚镇,将青虾产业带到了梅渚镇。

两地养殖户携手,在边界地区,写下苏皖百姓一同奔小康的故事

编者按江宁、博望两个“小丹阳”隔街相望;南京浦口、安徽和县都有一个乌江镇;来安汊河镇与六合一河之隔;溧阳社渚与郎溪梅渚两镇因“渚”结缘……在南京都市圈,像这样“一脚踏两地”的村镇很多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好邻居”,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协作等方面互动频繁。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为毗邻村镇协同发展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本报今起走到边界线、采访边界户,实地探访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典型,发现毗邻区域共同奔小康的新样本。

溧阳社渚:跨越边界养虾致富“现在大家都知道养殖青虾挣钱,很多以前在外打工的人也都回来了”社渚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益林,既是当地青虾养殖有名的专家,也是当地政府推广青虾产业的“先锋”张益林介绍,社渚镇的青虾养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自2010年大规模推广,至2016年,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青虾第一镇”。

目前社渚镇有青虾养殖户1400多户,2019年,他们以6.5万亩的养殖面积,创造了6.1亿元左右的产值,亩均纯利更是达到了3000元以上,小小青虾成了农民手中的“致富虾”青虾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扩大,形成联动溧阳、郎溪的局面。

2010年前,养殖户之间基本都是自然对接,政府参与不多,但是最近10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社渚镇的青虾产业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张益林告诉记者:“我们在5月份举办的培训班上,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前来授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一万多养殖户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

梅渚镇的养殖户是最积极的”溧阳市泽彬青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内,有50亩水面是社渚镇指定的青虾苗种培育基地,不少周边乡镇的新手养殖户,都会向陈泽彬收购青虾苗种,也会到他这里来交流咨询去年,陈泽彬的6000多斤苗种供不应求,而在他的指导下,购买苗种的养殖户,都很好地度过了最难的“新手期”。

在张益林、陈泽彬这样的养殖专家带动下,社渚镇的青虾产业辐射范围越来越大,涵盖了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而相邻的梅渚镇是最大的受益者溧阳社渚:引资引智一路奔小康6月9日下午三点,记者来到梅渚镇黎明村村民刘有喜家。

刚进院门,刘有喜穿着黑色雨靴从屋后走了出来,手上还沾着不少泥巴,“最近正忙着养虾苗,我刚从塘里回来”刘有喜曾经是当地的贫困户,拿着政府给的“启动资金”,他养了6亩青虾,养殖青虾的第一年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他说:“儿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就我一个人忙活,没啥人力成本,一年下来纯利能有五六万呢”李家顺是梅渚镇最早开始养殖青虾的养殖户之一2000年,刚刚20出头的李家顺离开家乡,前往常州务工,这一待就是10年到了2010年,正是溧阳社渚镇大规模推广青虾养殖的时候,李家顺发现原来和自己一起务工的朋友摇身一变,成了青虾养殖户。

年收入跟务工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受到“刺激”的李家顺,师从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村民、被众多水产养殖户称为“虾王”的虞小富,开启了自己的“养虾生涯”“我养了300多亩青虾,一年能赚100多万,比出去打工、在家种田不知高了多少倍。

”李家顺说因为经济收益相对较高,青虾养殖在梅渚镇蔚然成风目前,全镇养殖青虾水面面积达到约6万亩,年产青虾2万余斤,主要销往苏锡常、浙江等地区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梅渚青虾市场顺势而生该市场由李家顺、虞小富、王耀杰等来自苏皖两地的青虾养殖户投资运作。

在青虾销售旺季,每天凌晨两三点,市场里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工作人员忙着向纷至沓来的散户收虾,再运输售卖给外地客户“我们特地邀请了溧阳一些养殖大户合作办这个市场,他们经验丰富、熟悉市场,可以帮助梅渚的青虾产业做大做强。

”李家顺告诉记者,除了进行交易,梅渚青虾市场还面向全镇开展青虾养殖技术培训如今,梅渚镇90%以上的青虾养殖户都将该市场作为最主要的交易平台如今,青虾产业已成为社渚镇、梅渚镇的富民产业,当地政府也在不断为其“加码”,赋予更多的附加值。

在社渚镇,镇政府正在申报青虾品牌,为社渚青虾增加更大的知名度;今年底,社渚镇将成立青虾研究院,为青虾产业规划、科研等提供支持,让社渚青虾向可持续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在梅渚镇,青虾市场还将继续扩大规模,预计投入2000万元,吸纳市场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继续向郎溪县域内乃至宣城市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及和技能培训,扩大养殖范围。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南报融媒体记者 毛琪 周飞】。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关键字】:青虾产业水产养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