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小麦青储(小麦青储违法吗)
这几天,网上突然传出很多关于小麦青储的事儿,意思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在北方小麦产区,高价从农民手中收购小麦青储,有可能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这几天,网上突然传出很多关于小麦青储的事儿,意思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在北方小麦产区,高价从农民手中收购小麦青储,有可能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因为大家都知道,全球正在进入粮食危机,明年很有可能会发生世界性粮荒;再加上美元信用不断贬值,大宗商品的战略价值提升——而粮食作为人类基本生存资料,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这则消息出来,一下很多人就焦虑了,甚至在网上大声疾呼要严管。
那这事儿到底是该怎么看呢?老实说,作为一直生活在南方,又是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博主,我之前连青储到底是啥玩意都不知道——估计大部分读者也跟我差不多这次看到这些消息,我才专门去查了一下,大致就是小麦长到一半的时候,提前收割掉作为饲料。
这事儿听起来很吓人——毕竟把口粮都拿去做饲料了,那人吃啥?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些农业基本知识,就知道这里面其实是有问题的:首先,小麦青储,这个本身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不光今年有,往年也都有而且不光小麦做青储,玉米甚至稻米,也都有被拿来做青储的。
其次,专门的青储麦和一般的口粮麦,品种本身就是不同的,种植密度也不同所以正常情况下,都是收储企业提前跟农户达成意向、签好合同,农民才会去种,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种到一半临时有人去收购当然,有人会说了,那会不会是有人居心叵测,打着收青储的名义,去高价诱惑农民把口粮麦当青储麦提前割了?。
这个听起来好像也有可能,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它是市场供需失衡造成的自发行为,还是有敌对势力操纵如果是市场自发行为——比如因为灾害什么的缘故(比如去年中原暴雨),导致原有的青储不够,所以打口粮麦的主意,这个确实有可能。
而且这种为了补缺口而打口粮麦的勾当,因为不合法,一般价格也比较高但这种行为的话,是基于市场供求关系,所以影响不会太大——毕竟每年青储需求是恒定的,大部分青储麦都会正常交货,所以缺口不可能太大,供需一旦恢复平衡自然就不会再收(何况这种违法的临时收割成本比正常的要高,量太大了企业也负担不起)。
那么,怎么理解这种事情呢?当然,首先我们肯定要禁止——毕竟这影响到了口粮储备但警惕归警惕,大家也不用过于焦虑——因为说的不好听点,这种事儿过去年年有,但由于量不大,要做到完全杜绝的话又不具备可操作性(你想政府去每个田间地头巡视的话那得派多少人多少车?),因此一般也就大差不差的过了。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常规性损耗但如果是敌对分子操纵,那就另当别论——因为是这种行为的话,那就是要大规模大批量的搞,目标是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但这次的事儿,真的是敌对分子的恶性操纵吗?我觉得不大可能。
敌对分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中国明年缺粮闹饥荒?我们要知道,中国的主粮储备是全球最丰富的按照西方机构的估算,中国现在储备的小麦占了全球储备的一半左右,全国的主粮储备,够13亿中国人民吃一年半以上。
这么大的储备量摆在这,怎么可能因为收购青储就导致饥荒?你就是把今年的全国小麦全当青储割了,中国也照样撑得住啊——何况你也不可能割全部,十分之一都割不了当然,我们前面也说了,明年肯定是全球粮荒——所以到时候粮食就是战略物资,是拓展中国全球影响力,跟美国全球博弈,争夺其他国家的重要筹码。
所以虽然中国本身肯定不会闹饥荒,但只要把中国粮食储备减少,相应也就削弱了中国明后几年的关键性全球博弈资源这个在逻辑上倒也说的通但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发现有很多BUG:首先:钱从哪儿来?如果是想削弱中国战略资源,那收个两三百万斤肯定是不行的,少说也得收两三百万吨吧——否则根本就没意义。
最少两三百万吨,还是高价收,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且不说这笔买卖是否划算,最直接一个问题就是,这笔钱从哪儿来?当然只能从海外流进来这么大笔款子,走地下钱庄肯定是不行的——它消化不了,而且中间手续费也太高如果走正规渠道,从央行换汇进来,那资金流向肯定是会被重点监控的——你说一个外国人,揣个三五万美元到中国旅游、留学、做小生意,甚至专门过来玩那些对洋人还没去魅的东亚Cheap girl,这个央行可能监控不了;但这种大笔资金流动,想逃过央行监控是不可能的。
第二,谁来具体操办这种事?要知道这可不是国际一线城市的共存论,只需要给少数西化精英洗个脑,然后制造舆论、煽动一下无知咖啡人,就可以让他们自带干粮给自己义务劳动这是需要有一个庞大组织体系去具体操办的什么样的反华势力,有能力在中国境内,而且是在广大基层建立起这么大的实体组织网络?。
所以,要想做,只能借用现有的中国组织体系,也就是青储收购企业但青储企业都是常年吃粮食饭的,所以一则它们对于粮食的政治敏感性都有一定认识;二则它们跟粮食主管部门关系也很紧密这种企业,你让它偷偷摸摸搞一点鬼把戏倒是有可能,但如果是突然出现大批量,而且是来路不明的外部求购需求,且不说它们未必敢接,甚至搞不好还要上报;就算它们接了而且不报,也绝对瞒不住各地粮食主管部门。
现在粮食安全性被拔的这么高,各基层政府都对其盯的非常紧,一旦出现异常,立马就会作出反应;如果不作为,最后收获时自己辖区口粮产量大幅减少,那粮食主管部门的头头可就不是丢乌纱帽这么简单了,很有可能是要进去的。
最后,也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这种行为的动静实在太大了小麦种植又不是大工厂的封闭式集中生产,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的田间地头,中国的小麦种植又多是小农经济(黑龙江新疆那些大规模现代化农场都是国营的,不可能为经济利益去超卖青储——而且这些地方都是以种稻米为主),所以青储的额外收购要达到战略量级,那等于是得在北方各产粮省的广袤农村全面行动,牵涉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农村人口。
这种搞法,没两天国家就知道了,立马采取措施,结果就是你啥也做不成不说,资金还得被收缴,操办人员全得进去喝茶说白了,阴谋和阳谋是不同的阳谋可以正大光明的搞;阴谋只能偷偷摸摸,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动静越小越好。
而恶意收购青储,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存在,那妥妥就是阴谋但小麦种植的极端分散性特点,又决定了超额收购青储必须耗资巨大的同时,在行动上大费周章——这又违反了阴谋的基本要求所以,别的不说,光从逻辑来看,借收购青储来削弱中国粮食储备,这种想法就是非常愚蠢的——开销极其巨大,最后成功的可能性却极低。
但凡脑子没有进水,没哪个外部反华势力会做这种文章这么一说,大家应该也就明白了——收购口粮麦做青储,这事儿肯定是存在的但这是个老问题,虽然出于行政成本和可操作性的原因,从未完全杜绝;但一般来说量级不大,造成的损耗也都在可控范围内。
那么为什么这种一直存在的普遍现象,突然在现在形成了这种广泛社会舆论?我猜测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是可能确实背后有反华势力——比如某岛的1450网军在背后操纵但目的并不是真的搞青储超额收购(这事儿他们办不了),而仅仅是舆论场上搅混水,扰乱市场正常运行秩序、放大公众焦虑。
第二则是某些自媒体恰烂钱毕竟大家都知道,当前社会环境下,贩卖焦虑是很容易吸引流量的没焦虑制造焦虑,有焦虑将其放大,这是部分自媒体做大的法宝现在大家知道马上要粮荒,这时候借着一直都有的青储事件炒作一把,把它放大,跟粮食安全甚至中美博弈扯到一起,立马就能吸引一大波流量。
第三则是一些自媒体无脑瞎咋呼这年头搞自媒体的,大部分跟我一样都是城市居民,对青储这个玩意确实不太了解;而且自媒体行业从业者大都是二三十岁年轻人——这个岁数的别说我们这种城市原住民了,就是农村户口的,估计很多也从来就没真正干过农活。
所以一见到这种舆情,很容易就被忽悠,再加上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入行门槛低,很多从业者其实缺乏新闻专业素养,所以一听风就是雨,不经意间就成为放大舆情的工具所以,我觉得大家在阅览各类信息时,还是要有一个基本辨识能力。
虽然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现场调查取证,也不能像政府部门那样有专门的统计数据和信息报送体系,但至少我们要具备一个逻辑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这个东西,纵然不能保证看透所有事件背后的真相,但至少可以甄辩出大部分不合情理的状况。
现在网上每天都是海量信息,如果不假思索,听风就是雨,那咱们真的就会一天到晚活在焦虑中,这个就太伤身又伤神了!本文为老云原创156节。喜欢的读者,请用微信搜索:老云的空间,收看全部老云系列原创文章。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不要告诉别人句容葡萄(句容葡萄品种)
由江苏省农科院自主培育的葡萄新品种“紫金红霞”,今年在句容白兔镇张奎峰葡萄园示范种植成功,获得丰产丰收。…
-
燃爆了石斛盆景(石斛盆景图片大全)
兰花的品种很多,之前也跟大家介绍了很多,今天又要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品种,那就是“石斛兰”。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铁皮石斛吧,这是一种很…
- 不看后悔天牛是什么(天牛是什么科目)
- 学到了吗马的繁殖方式是什么(马是怎么样配的种)
- 硬核推荐黄金蟒价格(缅甸黄金蟒价格)
- 不看后悔青储小麦(青储小麦事件)
- 满满干货青储小麦(青储小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