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陈涉世家词类活用(陈涉世家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对《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中的“瓮牖绳枢”的用法有不同的解释,多数人认为:“瓮”、“绳”是“名词作状语”,“牖”、“枢”是“名词活用
对《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中的“瓮牖绳枢”的用法有不同的解释,多数人认为:“瓮”、“绳”是“名词作状语”,“牖”、“枢”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实不然 我们先来讨论下一下“名词作状语”的情况。
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名词作状语”是这样解释的:名词用在动词前,经常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但也有一些名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的作用,充当状语,构成偏正关系纵观这本书中的例句和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例句,我们会发现“名词作状语”中的这些名词都是处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名词作状语”的必备条件。
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笔者不再一一举例说明这听起来有点象废话,“名词作状语”吗,那肯定是动词前面的名词才作状语了对,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好继续往下讨论其实,“瓮牖绳枢”中的四个词都是标标准准的名词,凭什么说“瓮”、“绳”是“名词作状语”呢?于是,持此论者又牵强附会地解释“牖”、“枢”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这样就满足了“名词作状语”的条件。
于是乎就衍生出来一种怪现象:“瓮”、“绳”是“名词作状语”,“牖”、“枢”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真是“双活双赢”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全凭想当然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幼稚的做法 行文到此,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这种情况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和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讲得非常详细,我们不妨部分地引用一下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
例如: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不是“王和天下”,也不是“王的天下”,而是“统治天下(即当了天下的王)” 2、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起义》)。
“所”字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例如“所见”意思是“见到的(东西)”名词放在“所”字后面也就活用作动词例句中“罾”本是一种鱼网,这里活用作动词,“所罾”就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
3、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能愿动词只修饰动词,例句中“水”受能愿动词“能”的修饰,“水”活用为动词“游水,游泳”。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副词在句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例句中“遂”是副词,被它修饰的名词“东”就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发” 5、名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例如: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而履之(《史记·留侯世家》)“履我”、“履之”就是“给我穿鞋”、“给他穿鞋”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今王鼓乐于此(《孟子·梁惠王下》)。
“于此”是介词结构作补语,名词“鼓乐”活用为动词“击鼓奏乐”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例如:项梁涉淮而西(《史记·黥布列传》)“西”就是“向西进击” 显然,“瓮牖绳枢”属于第1种情况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是这样解释的:牖,窗。
瓮牖,用破瓮砌为窗户枢,是门扇开关的枢轴绳枢,用绳子系着门板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瓮”、“绳”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用破瓮做成……”、“用绳子系着……”;“牖”、“枢”本身就是名词“窗户”、“门轴”的意思,没有活用现象。
参考文献:1、《古代汉语》(上)(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2、《古代汉语》(上)(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高中)(薛金星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5、《文言文全解》(高中卷)(原建平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真没想到淡盐水浸泡果蔬真的能去除农药吗(淡盐水浸泡果蔬真的能去除农药吗天气预报)
那么如何去除农药残留?今天我们就请来南京市食药检院的专家。农药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造成危害:一是偶然大量接触,如误食;…
-
难以置信防伪标签怎么制作(防伪标签制作厂家)
产品防伪标签是保障消费者利益、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的有效手段,下面是产品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选择适合的防伪技术。根据需要防伪…
- 太疯狂了桃树肥料(桃树肥料的最佳时期)
- 干货分享西瓜冲施肥(西瓜冲施肥用法与用量)
- 奔走相告禁用农药(禁用农药名录2023)
- 居然可以这样德国拜耳公司(德国拜耳公司简介)
- 散文日记200字左右大全四年级下册徐志摩散文《遇见》散文日记秋天300字左右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