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速看香港百老汇(香港百老汇地址汇总)

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矗立着一幢深褐色的高楼大厦,虽然她如今在上海已经不太引人注目了,可是却有过耀眼的辉煌,镌刻着上海历史的特殊印记,这就是

速看香港百老汇(香港百老汇地址汇总)

 

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矗立着一幢深褐色的高楼大厦,虽然她如今在上海已经不太引人注目了,可是却有过耀眼的辉煌,镌刻着上海历史的特殊印记,这就是上海大厦,过去叫百老汇大厦。

在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横空出世1930年代,上海城市建设掀起了高潮1930年年初,英商业广地产公司买下了黄浦江畔的上海英商电车公司地址,开工兴建酒店式公寓英商业广地产公司成立于1888年,是颇有实力的业界翘楚,此次总投资。

500万两白银,目标是建造一幢能够和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媲美的高楼大厦公司组建了强大的团队,邀请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公和洋行负责设计事务,这家洋行名声很大,参与承担过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等的建设;让来自英国的年轻建筑师法雷瑞(。

MR.Bright Fraser)担任设计师,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会员,1923年就来到上海,对上海非常熟悉;工程营造则交给了由“新仁记”领衔的6家营造厂,新仁记营造厂实力雄厚,拥有一流的建筑工人队伍,所建造的楼宇房屋质量优良。

人们担心,新建大楼使用的地块临江靠河,是一块泥沙冲积的软土地基1871年在其附近建造外白渡桥时,桥桩未打就沉了下去,如今,要在这块软土地基上建造20多层的摩天高楼,行吗?4年过去了,1934年春季,高达。

78米的百老汇大厦竣工。该大厦横空出世,气势雄伟,立刻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和赞赏。

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20世纪30年代,参观这座摩天高楼百老汇大厦设计,主要参照英国古典建筑特色,融合了罗马式等的风格,显得别具一格;在大楼南面和东面以及东北转角处,设有19根高数十米的罗马科林斯柱;外墙用浅褐色泰山面砖贴面覆盖,外观端庄稳重又高峻挺拔,整体上焕发出一种浓郁的英国风情。

大厦由1栋主楼和2栋辅楼组成主楼底层为大堂和公共服务部分,2至9层四翼部分为大小公寓64套,10至16层为客房,17层为餐厅和厨房,18层为业主住所,19至21层为设备层大厦高22层,从11层起四翼逐层收进,形成一个个大露台。

大厦17、18、19楼宴会厅是俯瞰浦江两岸的最佳地点,18层为最高最佳观景平台,在此眺望外滩,鳞次栉比的几十幢高楼大厦一览无余值得看的还有电梯,大厦中间设有两部电梯,供中部房间住客使用;两端设有电梯和楼梯,供。

四翼客房单独使用大厦拥有一部老式手摇的OTIS电梯,非常珍贵据说,几十年后OTIS电梯公司创始人的孙子来参观大厦,对这部电梯从1934年使用至今,仍然保养得十分完好,赞叹不已百老汇大厦的大堂有一架钢琴,它是。

1932年从英国原装进口海运到上海来的,当时大厦还在建造。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国家元首和夫人以及各界名人,坐在这架钢琴前,弹奏过他们喜爱的乐曲。

让人喜爱的还有英国吧里的老式斯诺克台球桌,它是1934年在英国出产并在同年引进的英式台球是贵族运动项目,斯诺克球桌获得住店客人的喜爱,老式记分牌记录下了许多客人的比分大厦还拥有几个“上海之最”它是上海最早拥有室内停车场的酒店,大厦后部的。

4层楼停车房在上海独一无二,能够同时停放80多辆汽车(现在改建成酒店3号楼);17楼餐厅是上海最早出现的酒店最高餐厅1934年10月,百老汇大厦开张了,其热闹场景自不待言英国友邦银行、美亚保险公司等入驻,英美洋行大老板和高管,香港汇丰银行、怡和洋行、英美烟草公司、电力公司的高级雇员,字林西报、大美晚报的记者和主编等,纷纷来此包房居住,美国新闻记者俱乐部包下了。

17和18层楼。英商业广地产公司的所有投资和投入,开始获得了回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