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在哪里)
原创 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讲坛应县木塔,始建于1056年,有20多层楼高,被誉为世界上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近千年来,地震震不倒,炮弹炸不倒,却因无知乡绅的破坏性改造,导致
原创 人文清华 人文清华讲坛应县木塔,始建于1056年,有20多层楼高,被誉为世界上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近千年来,地震震不倒,炮弹炸不倒,却因无知乡绅的破坏性改造,导致塔身不断倾斜如何修缮这座稀世国宝,成为国内建筑界的一大难题。
6月20日,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第三场在应县木塔隆重开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南讲授《千年一塔看应县》,与“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小琴教授一同登塔,并爬上塔刹下的南天门感受梁思成与莫宗江当年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测绘用学术报国的拳拳之心,同时连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探讨设立古建筑“全科医院”修缮日益倾斜的木塔。
近200万网友一起“登塔”,走进这部木结构的史诗本场特别节目克服了重重困难6月13日《千年一窟看云冈》直播结束之后,北京出现新冠疫情反复经过审慎考量,大幅压缩团队人数,核心团队与王南老师决定留在山西,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发挥“只要还有路,就继续往前走”的精神,全力筹备,山西方面在防疫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了尽可能的支持。
最后,核心团队集体带着阴性核酸检测报告来到节目现场,赴与观众的七日之约,与梁林两位先生和中国营造学社的九十年之约,以及与应县木塔的千年之约

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木构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塔内部九层,包括四个暗层和五个主楼层。

主持人、“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张小琴教授和主讲人王南老师木塔高达67.31米,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王南老师称之为世界上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木结构建筑,可与石头建筑的巅峰德国乌尔姆大教堂钟塔(1890年)、铁结构建筑的巅峰法国埃菲尔铁塔(1889年)相媲美。


地震震不倒,炮弹打不倒应县木塔近千年来经历了多次地震,在1926年的军阀混战以及之后的解放战争中甚至身中炮弹数百发,但一直屹立不倒王南老师介绍,这与木塔精妙的“筒中筒”结构形式密切相关,木塔平面设内、外柱各一周,外柱二十四根,内柱八根,木塔全部重量均由各层的三十二根立柱承担,并自上而下依次传递至地基。
这种“筒中筒”结构形式后来被包括当今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等在内的现代高层建筑普遍使用

而且应县木塔塔内朝拜空间宽阔,“得房率”很高,五个宽阔的主楼层均供有不同佛像,仿佛一座垂直的大佛寺,远远胜于同时期只有塔心柱却无法上人的日本塔。

应县木塔全塔斗栱54种,为中国现存古建筑斗栱类型之最,被誉为斗栱博物馆王南老师指出,塔中万千斗栱,除了基本的承重、构造和美学作用之外,对于木塔的抗震也至关重要在受到地震、炮击后,它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因此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古代大型木构的标准化生产王南老师以应县木塔为例,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大型木构的标准化生产木塔结构虽如此复杂,但全塔所需木料仅六种规格,以六种木材“就料剪截”,即可得木塔所需的万千构件其中规格越大的材料用量越小,规格越小的材料用量越大,“用小料建造大建筑”为此塔重要特色,这样就不用砍伐许多大树。
彰显了辽代匠师当时领先世界的高超建筑工艺


梁思成冒着生命危险测绘梁思成等中国营造学社成员1933年来此测绘梁思成一站在木塔前,就不由感叹:“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他与莫宗江用两周时间仔细测量了木塔的每个构件,为了精确测量塔顶的塔刹,他甚至不顾生命危险攀住塔刹不知是否已断裂的千年铁链“硬是双脚悬空地攀了上去”,即将完成测绘时,突然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险些丧命。
王南老师感叹,梁思成等人当年的测绘速度和绘制水平,即使是今天拥有许多现代设备的测绘团队也望尘莫及。他们当年之所以这么拼命,既是为了战火中的古建筑,也是为了能在中日学术竞争中为中国人争光。

1933年梁思成拍摄的应县木塔塔刹(照片中可见梁、莫藉以攀爬的铁链,左下角为莫宗江)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设立古建筑“全科医院”修缮千年木塔令梁思成先生痛心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应县乡绅因为无知,对木塔进行破坏性改造,拆除了木塔各主楼层用以支撑塔身的泥墙及斜撑,换上了格子门,梁思成得知后深感痛心,预言此举将导致木塔不断倾斜。
目前木塔已向东北方严重歪斜,二层倾斜度最大的柱子已倾斜580多毫米

木塔内部倾斜情况文物部门1979年对二层明层等地进行了局部加固,近年来多次组织专家讨论如何防止木塔倾覆,主要形成了落架大修、内部加钢芯整体支撑加固、上部三层吊升、局部加固四种不同方案因疫情不能前来应县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在节目中连线,与两位老师探讨设立古建筑“全科医院”修缮千年木塔。
刘畅老师是梁思成先生的再传弟子,多年来潜心研究应县木塔等古建的测绘和保护他表示,木塔修缮不能仓促行事,要全面考虑,要建立“三甲全科医院”,不仅要有维修木结构的“骨科”,还要有能保护塔内壁画、彩绘的“皮肤科”,以及对木塔潜在风险进行防范的“保健科”等。
并表示即使我们这代人无力完成修塔,需把任务留给下一代,也需要为下一代修塔储备好更丰富的科研成果等宝贵资料

刘畅老师与节目现场连线

建国后修缮时加的斜撑应县木塔千年不倒,还有一大功臣,千万只以塔为家的飞鸟,有效防止了木塔的虫害,两位老师担任志愿者,在塔内清扫了鸟粪节目最后,他们从五层工作人员使用的蜈蚣梯爬上了木塔的屋顶梁架,跨过像体操平衡木一样的横梁,钻到了塔刹下的南天门,带领观众感受梁思成等人当年测绘的艰辛,以及用学术报国的拳拳之心,并一同祝愿国泰民安。

应县木塔外的飞鸟


王老师和张老师在塔顶梁架上

执行总导演王立斌在塔顶梁架上拍摄

王老师和张老师在通往塔刹的南天门向观众挥手






(摄影:王立斌 王芳 牛晓峰)彩蛋来了!自6月6日起,“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已相继推出《千年一园看晋祠》《千年一窟看云冈》《千年一塔看应县》,之后还将带领大家云游五台山佛光寺。
除四场特别节目外,还将同步推出《神奇建筑在哪里》系列短视频节目及VLOG,以年轻人的视角对话古建筑每场节目,也是一次大型公开课,颁发专属听课证,集齐4张电子听课证,就可以获得“人文清华云讲坛”电子结业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央视频、中国新闻社、山西卫视、腾讯新闻、搜狐教育、百度新闻、凤凰网、咪咕视频、咪咕圈圈、一点资讯、学堂在线、山西云媒体、山西黄河电视台、山西大同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山西生活晨报、今日头条、抖音、B站、快手、微博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播出或报道。
本次活动由山西广播电视台全程协助拍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山西广播电视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承办;中国文物报、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山西省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协办。


活动信息嘉宾

刘畅,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1987年至199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年至1998年在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作;1998年至2002年,返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完成研究生教育,获得博士学位;其后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著作十余部,如《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天王殿精细测绘报告》等;学术论文百余篇,如《算法基因:两例弯折的下昂》《算法基因:晋东南三座木结构尺度设计对比研究》等

王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故宫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中国艺术实验室协研员(associate)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著有《规矩方圆,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与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研究》(2018)、《北京古建筑》(上下册,2015)等学术专著,并在“读库”撰写中外建筑史科普丛书“建筑史诗”系列(已出版九册)。
原标题:《人文清华讲坛走进应县木塔,探讨设立古建筑“全科医院”修缮千年木塔》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速看深圳技师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学费多少)
6月20日下午,深圳技师学院在会议中心举行学校第十八届技能节闭幕式技能是立业之基,深圳技师学院在38年的办学育人实践中,始终…
-
深度揭秘大雁塔(大雁塔需要预约门票吗)
大雁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塔,大雁塔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
- 越早知道越好鄂州(鄂州天气)
- 散文的分类及典例散文网站
- 散文诗的特点是什么散文诗集《野草》散文日记300字左右怎么写好看又简单
- 散文日记200字左右大全怎么写好看议论散文名篇有哪些
- 2022散文期刊散文是什么散文日记400字大全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