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郑国渠(郑国渠在什么地方)
都江堰是秦昭王在位(公元前 306—前 251)时蜀守(蜀郡的长官)李冰兴建的(一说是公元前 250年秦孝文王时李冰担任蜀守时兴建的)。四川都江
都江堰是秦昭王在位(公元前 306—前 251)时蜀守(蜀郡的长官)李冰兴建的(一说是公元前 250年秦孝文王时李冰担任蜀守时兴建的)四川都江堰市、成都一带,正当岷江从西北多山地区流经成都平原南向注入长江的去道上。
水在山间流得很急,一到平原,流速顿减,水中挟带的泥沙随着沉积下来,容易堵塞河道因此每年一到夏季,岷江水势骤涨,常发生水灾,水退之后又常有局部旱灾怎样克服水旱灾害以保证农业丰收,这是古代四川人民长期以来最希望解决的一个问题。
李冰担任蜀守时,吸取了前人治河的经验,视察了都江堰市一带的地势,找出了岷江泛滥的关键,研究了防治洪水的方法他和儿子二郎一起,领导当地的人民,就地取材,经过长期艰辛的劳动,最后完成了这项闻名于世界的,我国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古书上叫作“都安堰”)。
这项工程,修建在都江堰市城外,是一个综合性的防洪灌溉系统,主要工程包括:起分水作用的“都江鱼嘴”;保护河岸、减少流水冲刷力量的“百丈堤”;隔离岷江内、外江水道的“内金刚堤”和“外金刚堤”;宣泄内江过多水量的湃水坝——“飞沙堰”;弧形的护岸建筑“人字堤”;以及人工开凿的内江通道“离堆”和“宝瓶口”。
从百丈堤到宝瓶口,各项工程连绵共约三公里内江经过宝瓶口流到都江堰市东南分成三大支流,输水灌溉农田;外江向正南流,沿途分成六大支流,输水灌溉农田总计分支流有五百二十多条,分堰有二千二百多道,渠道总长约一千一百六十五公里,灌溉面积合古代亩数三百多万亩(古代每亩合今亩五分二厘)。
都江堰修成后,完全改变了成都平原的面貌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二千二百多年来,这一工程一直都在为农业生产服务郑国渠开在陕西的渭河平原上这里原是黄土冲积地带,由于雨量较少,常闹旱灾,所以粮食产量不高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水利专家郑国的建议,从谷口(今陕西礼泉县北)起,开凿渠道,引泾水直达中山(今陕西泾阳县北),又向东通到洛水,这就是著名的郑国渠。
渠道共长三百多里,灌溉了今天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白水等县合古代亩数四百多万亩的田地自郑国渠修成后,关中一带变成了沃野,免除了严重的旱荒威胁,平均每亩田地的产量都达到“一钟”(合六斛四斗)(王业猷)。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深度揭秘西南医院(西南医院门诊时间)
9月15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中秋节期间,西南医院所有门诊按假日门诊进行。中秋节假期期间,西南医院各科门诊出…
-
全程干货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前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是1981年经原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
- 速看重庆警察学院(重庆警察学院录取结果)
- 满满干货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
- 描写春天的散文大全散文日记300字大学生怎么写好看散文摘抄800字
- 散文《敦煌》余秋雨冰心散文《母爱》散文日记400字大全四年级上册
- 深度揭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