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郑洞国(郑洞国投降,老蒋)
1950年10月,周总理在家备下一桌宴席,邀请自己曾经的学生郑洞国前来家中吃饭,多年前,两人曾是师生,但后来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如今两个人又能
1950年10月,周总理在家备下一桌宴席,邀请自己曾经的学生郑洞国前来家中吃饭,多年前,两人曾是师生,但后来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如今两个人又能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这也真算是奇妙的缘分了郑洞国来到周总理家中之后,周总理非常热心地给他夹菜,还问起将来他打算做什么。
郑洞国是起义将领,过去他是国民党军官,不过,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他这个起义将领也可以在新中国的岗位上大展拳脚
师生之情但是,郑洞国心里却有点顾忌,他觉得自己虽然是起义将领,但也算半个投降人士,身份非常尴尬,他不知道新中国政府能不能完全的接纳自己,所以,考虑了半天之后,郑洞国非常羞惭地对周总理说:“过去我走错了路,辜负了您的栽培,现在我已经年纪大了,不如回家种地。
”周总理一听却着急了,他对郑洞国说:“你可是起义将领,怎么能够回家种地呢?这不是浪费人才吗!”周总理这番话让郑洞国有点惊讶,他没想到周总理居然会开口挽留自己周总理拉着他,对他说:“我知道你现在身体不大好,组织上已经决定了,先送你到上海去,把身体疗养好,等过一段时间,我们就给你安排工作,你是一个人才,我还等着你大展拳脚呢,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呀!”。
郑洞国一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自己能得到这样高的待遇,他不住地对周总理说:“老师,谢谢您,谢谢您……”周总理笑着说:“你若是真心要谢我,就听我的安排!”郑洞国连忙点点头说:“我都听您的!”郑洞国是1924年和周总理认识的,那正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其实,郑洞国要报考黄埔军校的时候,周围的人没几个同意的,因为郑洞国当时已经在大学读商科,只等着回家去继承家业,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能够一辈子安安稳稳。
那个年代当兵可不是什么好选择,是随时有可能送命的事情
但是,郑洞国这个人虽然性情温和,倔强起来是谁也拦不住,家里人不同意,他就直接来了一招先斩后奏,自己带着钱千里迢迢跑到了广州去考试考入黄埔军校之后,郑洞国就认识了周总理这位老师绝境之下其实周总理当时岁数也不大,和郑洞国几乎就是同龄人,两个人很投缘,郑洞国经常跑到周总理的办公室去跟他请教问题,周总理也挺喜欢这个谦虚踏实的学生,经常约着他一起聊天,还教了他一些关于马列主义的知识。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927年之后,这对师生就几乎断了联系,虽然师生之间的情分仍在,但是既然已经站在了两个不同的位置上,就注定不能友好相处了郑洞国在国民政府之内混得还算顺风顺水,他能力不凡,老蒋对他还算器重,但是,不管是什么人才,放到一个已经烂透了的政府里,都发挥不出来什么好的作用。
1948年,郑洞国接到老蒋的命令,让他去驻守长春郑洞国听到这个命令觉得很不合理,在解放军的攻势之下,长春早就已经是一座孤岛,这个时候再派大军去驻守又有什么作用呢?郑洞国当即对老蒋表示,与其耗费兵力去驻守长春,不如把兵力撤到沈阳和锦州之间,这样虽然不能保证必胜,但至少可以保存很大一部分军事力量。
可是老蒋听了郑洞国合理的建议却反而大发脾气,老蒋觉得,这是郑洞国怯战的表现,并且还警告郑洞国,一旦撤兵,外界舆论对国民政府将会非常不利郑洞国对于老蒋这个可笑的理由感到无可奈何,都到这种生死关头,需要在意这些吗?。
但是,军令不可违,郑洞国还是不情不愿地前往长春,当然,事情的结果也没有出乎郑洞国的预料,驻守在长春的国军很快就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之中,而且各个出口都已经被层层封锁,就连突围的可能都没有。
愤然起义在坚守了七个月之后,郑洞国充满绝望地给老蒋发去电报,表示现在已经是必死无疑了,但是老蒋却没有理会郑洞国的绝望,反而严令他必须要突围,但这怎么可能呢?郑洞国思来想去,只能决定在城破之日自杀,来保全一个军人的名誉。
但是,这个时候郑洞国的部下曾泽生却来信,劝说他起义投诚看了这封信之后,郑洞国只是叹息了一声,回信对曾泽生表示,自己已经走到这一步,不愿意投降,当然也不会阻止曾泽生的行动,更不愿意让全城百姓受苦,所以,他让曾泽生自便,而他自己依然决定自杀。
但就在起义的当天晚上,郑洞国正打算拔枪自尽的时候,他的部下们忽然冲进屋里死死抱住了他,原来,部下们一向受到郑洞国的恩惠,知道他是个好将领,所以不忍心他为了国民政府白白送死,用这种方法逼着他起义众人对于自己的义气感动了郑洞国,最终,郑洞国还是决定和大家一起起义。
毛主席和周总理得知郑洞国能够想通,也非常高兴,不久之后,毛主席便亲自接见了郑洞国,为了开解郁闷不乐的郑洞国,毛主席对他说了一番话。
毛主席说:“你知道我当年是如何学会马列主义的吗?当初做工人运动时,开始工人都不理我,我整天在铁道上转来转去,心里特别痛苦,也很着急后来明白了,脸还是娃娃脸,身上还是学生装,所以工人跟你有距离一个人只有把架子放下来,思想转变了,立场才能转变。
毛主席用自己的故事劝告郑洞国,要转变自己的思想,和人民站在一起。此后,郑洞国便留在新中国政府之中,为人民服务,这位于国有功的将领最终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日记150散文日记下雪怎么写的散文属于什么
一篇杂志中报导的一名留门生,碰见了一个协助他的导师,留门生贫穷失意,导师不只教授常识给他,把本人所晓得的常识都传输出来,还带着…
-
散文的分类有哪四种散文日记200字左右怎么写的散文日记400字大全四年级上册
听在耳里,看在眼里,那芸芸众生所说所表示的都是一个字:累!无法的感喟当中,是无法的幽怨和难过,繁重的呼吸,是永无停止的繁忙炊烟…
- 周记散文散文日记怎么写好散文日记100字左右怎么写好看的作文
- 学会了吗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毕业证)
- 怎么可以错过昆明地图(昆明地图高清版大图片可放大)
- 这都可以?呷哺呷哺(呷哺呷哺是哪个国家的)
- 干货分享万柳书院(万柳书院都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