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不看后悔一个吉一个力(一吉一个力念什么)

群龙无首,现在人们通常把它当作贬义词,意思是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团队没有领头人,无组织无纪律,不能形成有效的统一行动。他们聚在一起,谁是领头人

不看后悔一个吉一个力(一吉一个力念什么)

 

群 龙 无 首 杭州四中姚庭然 一 群龙无首,现在人们通常把它当作贬义词,意思是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团队没有领头人,无组织无纪律,不能形成有效的统一行动 或者说大家都是龙,各自是各自领域内的顶尖高手,比如马云以互联经济独占鳌头,董明珠以实体制造独树一帜,姚明以蓝球技术独步体坛。

他们聚在一起,谁是领头人? 又或者说,龙与龙之间没法也没有必要互相比较,因为都是具有至高德行的人就比如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他们三人,谁更伟大?谁可为首?没法比较,也没有人会去比较 《射雕英雄传》,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相约华山,金庸为什么说是“华山论剑”,而不说是“华山比剑”或“华山打架”?金庸先生通过一个“论”字,阐释了“群龙无首”。

二 群龙无首,出自《易经·乾卦》,卦爻辞如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群龙无首”的原意是什么?古往今来的学者们众说纷纭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六爻皆体乾,群龙之象也舜既受道,而与稷、契、咎繇之属并存于朝”说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而舜受禅让为帝后,不以首领自居,从善如流,故呈现群贤并朝,群龙为用之象。

如此天下大治,四海升平,当然吉利! 北宋理学家程颐将“无首”解释为无自为首,意思是以刚健为主的英雄人物勿自为天下人之首,而应让天下人拥我为首 南宋儒学宗师朱熹指出:“盖六阳皆变,刚而能柔,吉之道也故为群龙无首之象,而其占为如是则吉也。

”根据筮法,九为老阳之数,会转变为阴爻乾卦若筮得六爻都是九,那么六阳爻就会变成六阴爻,等于乾卦变成了坤卦乾坤互相转化,刚健而能柔顺,所以是吉利的而“群龙无首”,正是刚柔并济之象 当代著名学者高亨认为,“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

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用九”是乾卦六爻皆九,纯阳皆动,乃象“天德”六爻象群龙并出,各秉刚健之天德,其中不可能有龙王为之首领也此乃比喻诸侯并立,各秉天德,德齐力均,不可能有帝王为之首领;但以其各秉天德,故吉。

” 还有的学者从“群龙无首”中解读出了平等、大同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认为,《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就来源于“群龙无首”他说:“春秋太平世,人人有士君子之行,是为众阳,是为群龙无首者,至治之隆,无种界,无国界,人各自由,人皆平等,无有操政柄以临乎众庶之上者,故云无首。

” 无论哪种说法,都与我们现在的理解迥异 三 探究“群龙无首”的本意,要解决四个问题 “用九”是什么意思?“群龙”是一群龙吗?“无首”的“首”只能解释成首领吗?“群龙无首”为什么是“吉”? 南怀瑾认为,“用九”就是不被九所用,而是你能够用九。

那么用九是用哪一爻的九呢?哪一爻都不是,又哪一爻都有关系可见,“用九”是对整个乾卦的俯视“群龙无首”是对六爻辞的总结 乾卦六爻以龙为象初九为潜龙;九二为见龙;九三有人说是惕龙,其实不是龙,只是君子;九四可称跃龙;九五是飞龙;九六是亢龙。

这六龙一看可知,根本不是六种龙,只是龙在不同情境下的六种形态 乾卦六爻是以龙为象阐述在不同时位下采取的最佳形态,或者说是最佳应对方式 “初九”是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或者是人生发展开始时期,或者是事业发展初级阶段。

时间为早期,位置是最低这种时位下,最佳应对方式是“潜龙勿用”像龙一样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诸葛亮当年自称“卧龙先生”,说明他也知道自己是“龙”,但时机不成熟,只能先“卧”着,身居茅庐,躬耕于南阳。

这有点像“无财作力”,你或许经验不成熟,或许资金不到位,或许时机未到,你要做的就是继续完善自己,为将来做储备“勿用”不是无所作为易经的核心思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方面是“勿用”,不要一上来就表现;另一方面是“勿用”之用,即低调地观察、学习、积累。

韬光养晦以待时机不因循世俗成见,不计较功名,不被人了解也不感到苦闷先充实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建立正确的三观,积累各种资源,以准备接受社会的考验我们初入社会,刚进单位,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不就应该这样小心谨慎、潜心修炼、耐得寂寞吗? 。

“九二,见龙在田”,“见”就是现,龙已浮出深渊,出现在大地上经过学习、积累,有了一定的本领锥处囊中,要脱颖而出了小荷已露尖尖角,是初露锋芒的时候了就像舜历山耕耘,雷泽打鱼时期,表现出他的才干和人格魅力。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

民间威望越来越高,吸引了帝尧的关注,得到了帝尧的赏赐和青睐这叫“利见大人”这个时期,时迁位移,不能再潜伏不动“见龙在田”,暂露头角,在工作岗位上显露才干,让大家给予厚望,是最佳应对形态 “九三”已经是下卦的最上位了。

虽然还没有脱离“下”的阶层,却已经是其中尊贵和显赫者就像舜的美德被尧所了解、所赏析时期这时,最怕的是以为自己有了成就,有了地位,满足了,骄傲了,放松了,没有敬畏之心了,刚愎自用了而事实上,这只是人生事业的一个中间阶段,不是人生的终点,不是你努力的结束。

应该像“君子终日乾乾”,兢兢业业,刚健进取,自强不止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生之路还很长同时,“九三”是上下卦交接之处,是不三不四的位置孔子在《系辞》中说,三爻多危险,是因为你露了头角,显了锋芒有了成就,有了地位。

羡慕嫉妒恨来了,明枪暗箭来了,枪打出头鸟了这时候,不能不有所警惕“夕惕若厉”,居安思危,心存敬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化险为夷,才能“无咎” “九四”面临选择或龙腾而起,或退居深渊上下进退并没有一定的规律,需审时度势,因势而行。

孔子说,四爻多恐惧,是因为四爻已经属于上卦这个位置已是决策机构里的领导层,是近君之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国家副总统,是地方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是公司副总经理,是老大下面的老二进一步就是飞龙在天在此时位下,该进就得进,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就像周武王举兵盟津文王去世,武王继位,姜子牙配合,四处征战,发展成当时最大的诸侯国殷商三分之二的天下归武王管辖这种情形,就是武王再给纣王送多少礼,纣王也明白心腹大患便是武王武王选择了“跃”,兵至盟津,聚八百诸侯,灭殷商,建西周。

在此时位下,该退就得退,就像范蠡功成身退,与西施归隐五湖,选择了“渊”,保全了自己,躲过了杀身之祸此爻告诉我们,进退有据,适逢其时,才不会有祸患 “九五,飞龙在天”,进入天位了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事业发展到了顶峰,人生进入巅峰。

飞龙无疑是最完满的状态,像独一无二的太阳,万众瞩目;像巍峨挺立的高山,人人敬仰;像世间的君主,世人影从“利见大人”,即利于发现大德之人成功,离不开优秀的人帮助;成功之后,要以德行吸引优秀的人向你靠近,让优秀的人围绕着你。

身处高位,要秉承天象运行之道水流到潮湿之地,火烧到干燥之处龙要有所作为,需借助云,才能腾空万里;虎是伴风而出,有风在前,才能呼啸而出无论是总统还是省长,无论是总经理还是老大,要与优秀之人为伍,与之共同成就天下大事。

马云特立独行,有远大情怀,人称奇才他身边聚集了许多商界精英,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各从其类”项羽力可拔山,豪气盖世可韩信跑走了,陈平离开了,范曾气死了一代西楚霸王,落得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东山难起。

“上九,亢龙有悔”龙飞到了极限的地方,却只“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将会有灾殃这在警示人们,物极必反,盈满则溢,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头就像人当多大官都不嫌高,有多少钱都不满足,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只知进,不想退,无法由绚烂归于平淡,结果落得后悔莫及的下场。

高处不胜寒,但有的人就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有了成绩就得意忘形比如公司盲目的扩张,盲目的上市,最后投资的钱打了水漂飞得太高,远远超出承载的极限,飞得越高,摔的越重所以,无论你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功劳,有多大的本事,都不能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所谓“日中则晷,月满则亏”,该退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隐退,不必贪恋权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到一定年龄,总会赶不上趟,不如全身而退的好《三国演义》中,关羽追随刘备,奋勇杀敌,建功无数,是刘备的得力助手,成了军中的大将。

但他后来骄傲自大,自以为天下无敌,结果导致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身首异处的下场 “乾:元亨利贞”乾就是健,刚健而持久元亨利贞就是元始生发、亨通成长、成熟收获、修养消息就好比工作,元,刚入职,激情勃发;亨,到了岗位,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进步;利,付出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升职,加薪;贞,有了收获开始沉淀,充能,应对下一轮的成长。

这是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也是人生起承转合的几个时期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要做不同形态的龙,采取不同应对策略该“潜”时潜,该“见”就现,该“惕”是惕,该“跃”就跃,该“飞”要飞没有哪一种形态的龙是最好的,没有哪一种应对策略是最佳的。

一切依时而动,依位而行,各得其所其核心是“自强不息”这就叫“群龙无首”,这样的“群龙无首”才能“吉” 四 《易》为群经之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囊括宇宙人生百态,揭示宇宙人生奥秘 “易”有三义:简易(上日下月,天地交合生育万物。

展现乾坤阴阳变化规律本质的非神秘性和简明性);变易(揭示宇宙万物永恒运动);不易(展示事物运动可感知可认识的相对静止状态以及宇宙发展规律的相对稳定性) 《易经》产生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伏羲“一画开天”,是为伏羲八卦。

然后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重卦而得六十四卦,据说和周公写了卦爻辞最后是孔子作“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其实是为《易》作传,奠定了《易》的经典地位。

历代以来对《易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学院派侧重易理,挖掘阐释自然人生道理;二是江湖派侧重易数,俗称“算卦”,比如邵雍的《梅花易数》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易经》核心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深植中国人内心的阴阳思维。

比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我们一方面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另一方又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号召当仁不让,又提倡谦虚礼让我们夸奖别人有本事,总说他有两把刷子,其实是他阴也行,阳也行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其中隐含着合礼即视,合礼即听的道理。

人头只有一个,是为阳,于是经常提醒自己要冷静;腿有一双,是为阴,需时时注意保暖 一般人读《易经》只要读四个卦就可以了一是乾卦,懂得自强不息;二是坤卦,学会厚德载物;三是谦卦,做个谦谦君子;再读一个跟你所从事行业相关的卦,比如从事教育事业的读蒙卦,从事法律工作的读讼卦等。

其他的能读多少算多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