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学到了实践(实践活动记录表怎么填写实践内容)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向基层宣传践行党的科学理论、重大举措等,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

学到了实践(实践活动记录表怎么填写实践内容)

 

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向基层宣传践行党的科学理论、重大举措等,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解决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于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覆盖,积极调动志愿力量开展群众乐意、满意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

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2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标准1、有固定场所:有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固定场所阵地;2、有统一标识:在全县范围内使用统一规范的标识,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牌;。

3、有办公设备:配备一定数量的桌椅,适当配备电视机、照相机、多媒体、喇叭音响等设备,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4、有工作制度:按照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原则,围绕活动开展、设备管理、资料管理、效果评估等建立健全文明实践制度;

5、有专人管理: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力量,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文明实践活动及文明实践场所的日常管理;6、有档案资料:完整规范收集整理文明实践档案一般以期次为单位,收集整理计划、记录、文字和视频课件、实践图片、考勤记录、实践台账、考核管理等有关资料。

同时,要及时收集完善有关资料的电子档案3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式“学、传、育、帮、引、融”1、“学”,发挥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平台作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丰富学习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富民政策送到群众中,将文明礼貌、素质提升践行在行动中。

2、“传”,发挥讲堂讲授和集体宣讲的作用,在农时季节、重要节庆、农贸集市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志愿宣讲队伍走进讲堂、走进农贸市场、田间地头,用群众语言讲解理论政策、历史文化、社会公德、好人故事、法律法规、科学技术,提高人民群众政治认识、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3、“育”,组织志愿者向广大基层群众传播文艺戏曲、家风家训、饮食健康、社交礼仪等优秀文化结合“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培育有文化、素质高,懂文化、视野宽,有理想、目标远的新型农民。

4、“帮”,动员社会志愿者开展捐资助学、脱贫助困、公益事业等活动,关心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农村特殊群体,鼓励乡贤反哺桑梓,组织志愿者以谈心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难题,推动形成互帮互助、睦邻友好的良好乡风民风。

5、“引”,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模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广泛开展道德评议和乡风评议,褒奖善行义举,惩戒失德行为,引导群众乐于助人、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

6、“融”,结合融媒体中心建设,围绕学习内容、典型示范、效果提升等内容,创新制作接地气、方便群众理解、易于群众接受的宣传内容,及时通过网络、移动终端向群众推送学习通过“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线上线下互促共融。

4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重点任务1、 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2、 以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方向3、 以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基本职责4、 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为组织方式5、 以综合利用阵地资源为基础支撑。

6、 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5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标准化管理服务要求1、 阵地大门常开2、 理论宣讲常进3、 群众实事常办4、 志愿服务常有5、 文体活动常新6、 乡贤能人常驻7、 村民居民常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当坚持的“

14536”是什么?

文明在心,服务在行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在哪里来源:山水板桥编辑:孙德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