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燃爆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集释》引《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

燃爆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原文】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最可敬畏的,谁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时还没有好的声望,也就值不得敬畏了。

” 【注释】(1)《集释》引《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2)《朱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于老而无闻,则不足畏矣。

言此以警人使及时勉学也”【解读】此亦“勉学”之语也人的一生,年轻时必须发愤图强,方有超越先生之可能,如到了“知天命”之年而依然“无闻”,则其人还有何“可畏”之处?《周易》一卦中的六爻,其象征之一即一个人的一生,《系辞下》所谓“其初难知,其上易知”,与孔子此处之说完全合榫。

所谓“其初难知”,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年轻时还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故而难以预知;而“其上易知”,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到了晚年,大局已定,故而很容易判断其生存之情状“后生可畏”现已成中国人的口中俗语,年轻人当以此自勉也!。

#阅读海淀#《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