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越早知道越好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的上一句)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出处】  (春秋战国)《论语·泰伯》【原典】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释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

越早知道越好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的上一句)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出处】  (春秋战国)《论语·泰伯》【原典】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释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中曾子说的一句话。

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曾子对“任重而道远”如是阐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为仁奋斗,到死方休,难道路途还不遥远吗?曾子,名参,是孔子弟子之一,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曾子这段话体现了儒家的用世精神和价值取向:士应当以弘扬仁道为己任,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启悟】曾子的这番话,表达了士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这样的话,孔子曾经说过,孟子也曾说过。

为了弘扬仁道,孔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主张“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可以说,儒家先贤皆以天下为己任,把弘扬仁道作为人生的重要使命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是中国历史上志士仁人所共有的优秀品格。

这种品格,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根基所在尽管儒家先贤们已经故去千年,但后世却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继承了这种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为了这份坚定的信念,他们宁愿栉风沐雨,就算是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光明未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国家发展与个人选择,是青年人必须深刻思考、清晰回答的命题。

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绘就一幅幅壮美画卷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和人民一起奋斗前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梦想熠熠、使命灼灼,广大青年要对自身理想有清晰的认识,主动肩负起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责任。

既要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也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经历岁月之磨砺、实践之洗礼,当代青年定能成为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