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长风破浪会有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作者是哪位)
《行路难》这个题目,是古代乐府诗的一个固定的标题,早在李白之前,就有好几位诗人用这个标题来写诗,抒发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之情。
《行路难》这个题目,是古代乐府诗的一个固定的标题,早在李白之前,就有好几位诗人用这个标题来写诗,抒发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之情李白用《行路难》的标题,写了三首诗,今天我们品读的是第一首,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我们很熟悉了,他生活在唐代的开元、天宝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大、壮丽的时代。
李白性格豪放、傲视王侯、喜欢游山玩水
这里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熟悉的这个李白,他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有的人看过古代人画的李白画像,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
那这其实也是后人想象李白的面貌来画的唐朝有一个人叫做魏颢,他见过李白,并且把他对李白面貌的感受,记录了下来,他说李白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就是李白的两只眼睛非常明亮有神,闪闪发光,像饥饿的老虎一样李白的朋友崔宗之,也说李白“双眸光照人”,眼神明亮,光彩照人。
看来,李白的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他的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李白明亮的眼睛,来自他内在的元气满满、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甚至可以说,李白的内在,有一个炽热的太阳,他的明亮的目光,就是那个太阳所射出来的光,他的诗里的激情,也是那个太阳的光和热。
我们想着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再来读他的诗,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回到今天的《行路难》这首诗,应该说,李白用他内在的太阳的光,照射了这个陈旧的诗题,把它写出了新意,激情大起大落,意境开阔无比来看前两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这里写的是华美的宴席,情绪怎么样?是在一个高位金樽,黄金做的酒杯,斟满一斗价值十千的清酒,玉盘里盛着的珍馐美味,也是价值万钱我们知道,李白酷爱喝酒,越喝酒诗写得越好,杜甫说他“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喝醉了连皇帝都不理现在有美酒,有佳肴,“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李白《将进酒》里的名句,怎么样?那就吃吧,喝吧!可是,看后面两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酒,喝不下去;投箸——扔下筷子,菜,吃不下去。
拔出宝剑,四下张望,心里空落落的,茫然若失这是什么?孤独感,心情郁闷情绪从高位一下子掉到了低位这份孤独感和郁闷,让这么一个热爱生活,喜欢享受生活的人,面对美酒佳肴,喝不下也吃不下可是我们注意,李白的孤独郁闷,不是颓废的,它是雄壮的。
为什么?就在拔剑这两个字上!李白十五岁就学过剑术,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我们想想,一个目光炯炯的李白,佩带着一柄长剑,游历天下,这就是他最平常的生活状态李白,是一位豪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男子汉的孤独郁闷,也是雄壮的、豪迈的。
这就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透露出来的那么,李白为什么郁闷呢?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他天宝三年(744)从长安唐玄宗的宫廷离开时写的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很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的理想是什么?是像古代的管仲、晏婴和诸葛亮那样,辅佐一位明君,安邦定国,做一番大事业。
从本心来讲,李白要做的不只是一个光耀千古的大诗人从屈原开始,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都是有政治抱负的,要做辅佐明君治理天下的政治家,而不是职业作家可是,历史往往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李白也是这样天宝元年(742),唐玄宗下诏征李白来到长安。
李白非常兴奋,觉得做一番事业,实现理想的机会来了可是,唐玄宗只给了李白一个“供奉翰林”的虚职,就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帮闲这对李白来说,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太大了!加上宫廷里争名夺利,是是非非,李白这样豪迈的性格,适应不了那样的环境。
于是在长安不到两年之后,天宝三年(744)春天,李白主动请辞,离开了长安离开了是非之地是好事,可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李白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于是,他的孤独感、抑郁感油然而生这首《行路难》开头,抒发的就是这样的情绪。
诗的下面两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的是李白离开长安一路向东,经过黄河、太行山时的情景,黄河被严冰塞住了,太行山上满是积雪这是现实中山川路途的艰难险阻,情绪继续在低位,也象征着李白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对当时的时代环境的感受。
我们知道,唐玄宗开元末年,一位奸臣上位了谁?李林甫他在天宝年间渐渐权势熏天,打击贤者,排除异己,唐王朝就这样走下坡路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关节点李白关注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起伏,他更关注国家世运的盛衰。
这里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敏锐地描绘出了历史大势的走向可是,尽管形势是如此令人失望,李白内心追求人生理想的火焰,仍然没有熄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是姜子牙垂钓渭水,得遇周文王的故事,表达了李白内心深处,希望能够向姜子牙那样,遇到能够赏识任用他的明君。
后一句,说的是辅佐商汤的贤臣伊尹,传说他在认识商汤之前,曾经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我们知道,在古代,太阳象征着皇帝,伊尹的梦,象征着他要到国君身边,平定天下李白复述这个梦,也是依然执着于那个想要辅佐圣明天子,治理天下的人生理想。
情绪从低位又暂时攀升到高位了可是,从历史回到现实,现实是如此残酷,李白不禁喟然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人生的路途怎么这么艰难曲折啊!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在哪儿啊!情绪从高位又掉下来了,脱口而出,毫不掩饰,把心里深深的郁闷直接表达出来,非常坦率,非常动人。
讲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傅雷先生在他翻译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序言里说的一段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空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遮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压倒罢了。
”豪侠李白,大诗人李白,他也会哀伤,也会茫然,而且哀伤茫然得不吃不喝,大声感叹世路艰难但是,哀伤和茫然不会压倒他在诗的结尾,李白的情感忽然像雄鹰一样,一下子飞到最高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现实是如此不如意,环境是如此糟糕,可是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乘长风冲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这句诗也用了一个典故。
南朝刘宋时期,有一位少年,名叫宗悫有一次,他的叔父问他:“你的志向是什么?” 宗悫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就是志在四方,要做一个英雄后来,宗悫果然成长为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李白在人生的低谷,想起了少年宗悫的志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历史上英雄的气魄,开阔宏大的胸怀,冲散了李白的郁闷这时,我们仿佛能看到李白那双眼睛,望向沧海横流的远方,放射出动人心魄的光彩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会有心情郁闷的时刻。
所有的这些悲伤困苦,我们伟大的祖先们,比如李白,都曾经深深地体会过在困难的时刻,读一读李白的诗篇,和他一起悲伤、一起积蓄力量,一起昂扬振起,会为我们增加继续前行的力量这就是《行路难》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这都可以?三句半(三句半台词大全 励志)
说政教(三句半)(作者:田野)学生心目中最担惊受怕的地方,一定是学校政教处;他人眼中整天闲转找事的人一定是政教处老师。…
-
干货分享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光荣的手抄报)
我们用直尺在画面最左侧,写一个数字“5”,这个数字要顶住画面上下边框。宽度是画面的一半,再稍微小点就可以。这个数字一定要用直尺…
- 越早知道越好朝乾夕惕(朝乾夕惕的意思是什么)
- 这样也行?斗牛游戏排行榜(斗牛游戏哪里可以玩)
- 新鲜出炉四月天(四月天象棋网)
- 深度揭秘爱国诗句(爱国诗句有哪些 古诗)
- 怎么可以错过上弦月(上弦月by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