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肯定了相对静止)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名句。它以人或人的脚作为参照物,作为静止点。当人第一次踏入河流遇到的所有流水与第二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名句它以人或人的脚作为参照物,作为静止点当人第一次踏入河流遇到的所有流水与第二次踏入此河流所遇到的流水是不一样的,第二次所遇到的水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的水了。
赫拉克利特这个句子非常了不起,他把世间万事万物归结于流水,喻示一切都在运动,一切都在变化常新就连我们看上去毫无变化的石头、大山、大地……其实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只不过我们没有察觉而已几乎与赫拉克利特同时的中国儒学大师孔子也说了类似的话,“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摘自于《论语·子罕》)不过孔子没有赫拉克利特说得好赫拉克利特的话是一个肯定句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句子也被译成“濯足长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这个文言古句更好,更加精炼而孔子的“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则好像一个疑问句式比赫拉克利特迟后两百多年的秦国大思想家吕不韦在他所著的《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涉及了这个问题,而且内容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及其相似“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摘自于《察今》)两次澭水,象征变化的万事万物;一个记号,象征静止的参照系吕不韦了不起啊,他虽然比赫氏晚生了两百多年,但他是靠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的思想学问,他没有抄袭。
再晚生一千多年的中国大学问家苏东坡则比赫氏说得更好更全面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摘自于《前赤壁赋》)。
苏东坡把运动(变化)和静止(不变)都顾及到了,这就是伟大的逻辑辨证法。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满满干货主语(主语补足语什么意思)
英语中有主语补足语和宾语补足语两种补足语,它们主要的区别是给不同的对象添加信息。一、主语补足语语是紧跟在联系动词之后的词或…
-
一篇读懂项羽本纪(项羽本纪为什么是本纪)
说起中国的史书,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第一部书籍,应该是出自司马迁之手的《史记》,这一部历史书籍可以说是为后人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一…
- 硬核推荐张衡(张衡学校)
- 快来看十七岁(十七岁日本免费完整版BD)
- 深度揭秘问刘十九(问刘十九几年级学)
- 这都可以先入为主(先入为主的人什么性格)
- 不要告诉别人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