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越早知道越好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校长想不忙于应付各种乱子)

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你的孩子是吗?

越早知道越好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校长想不忙于应付各种乱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教育者的任务在于使每个儿童对自己的集体抱有感激心情”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不是特别充裕,往往一个班级会有六、七十人,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但是客观事实就是,讲课进度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进度来调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关注的往往是部分学生,提问的时候,更多的是那些优等生,生怕自己的课堂出“乱子”,很少真正顾及教室后几排或者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比较吸引老师的关注呢?首先是“机灵”的以下是一些老师的回答:张老师(初中):机灵的孩子更受重视,作为一个老师,我很少以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聪明,成绩好只能说明学习习惯好、学习方法好,不一定是聪明。

我们更倾向这样区分一名学生比其他学生更聪明的:习得同样技能/知识,比其他人用时少一个知识点,一个新技能,老师随便讲一遍,聪明的学生可能就懂了,其他学生可能得反复讲、举例讲、揉碎了讲那些在课堂上好像在发呆却考试一鸣惊人的,多数是这种类型。

同等技能/知识,习得程度比其他人深同样一个知识点,聪明的学生能迅速将其纳入知识体系中,举一反三,找到最优的解题方法而普通孩子,就是举一反一,换个形式考查可能就不会了这种学生,几乎都是理科学霸,解题思路有时连老师也不能猜到。

同样的指令要求,拆分的速度比其他人快这个有点难理解,比较类似于执行力比较常见于集体活动中,有时老师提出一个活动安排,聪明学生能够第一时间理解老师的意图、要求,迅速地将任务拆解到最优方案普通学生往往得讨论思考后才勉强理解。

这种学生的聪明是体现在对人、对事的理解上,成绩不一定很好,但特别能干,HOLD得住场面,往往是学生之中的领导者在我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聪明的孩子往往悟性特别高,很多东西轻轻一点,他们就明白了,但聪明的孩子不一定爱学习……或者懒得在学习上花时间。

看他们的试卷你能吐血,别人都不会的他们会,别人都会的他们不会……

李老师(小学):其实你要是老师也会喜欢聪明的学生,一教就会,你也轻松(不过这些学生毕竟是少数),

机灵的孩子更懂事理(也就是会察言观色)在学校,除学习外,我们要参加各种活动,学生人数众多,老师管理不方便,自然得有学生自治,你做的好,老师认可你,古语有云:征于色,发喻声,而后喻意思是说,有才能的人,通过肢体,语言等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发现。

自然学生的好坏区分开来

聪明虽然不一定是天生的,但是不可否认有的人从小就很聪明,而有的人从小就不善记忆但是上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光点,关键在于后天的发现、培养与努力自暴自弃或者不吃苦中苦,自然难为人上人很多时候成功不是依靠所谓的慧根,而是依靠你的努力付出、你的坚持。

但这个“机灵”也不是绝对的朱老师(小学):我无法分辨一名孩子是否比另一名聪明因为我发现,现在这代孩子都聪明:成长过程中,他们营养充足,钙铁锌硒全补了,他们学习途径多元化,网络电视手机都接触这些条件使他们变得更聪明了,了解世界更早了。

如果来一次普查,我认为,这一代孩子的智商要高于前几代人所以,我无法分辨哪个孩子更聪明他们可能一样聪明(千里挑一的极个别不算)但是,他们却并不是一样的努力,一样的认真如果你认真观察,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总是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丝不苟的做题态度,对待自己的事情有很强的责任心,面对难题有必须攻克而获得成就感的态度。

这会决定他们在今后从事的工作中,能否一丝不苟,认真负责,面对困难是否有决心攻克这是决定他能否有所成就,还是碌碌无为的关键无论他在哪行哪业聪明很重要,但是,在一个人人都聪明的世界,聪明成了最没用的东西聪明既不会让一个人特别,也不会让一个人超越他人。

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状态就比较危险了,因为一个人无法客观看待世界,就剩下到处撞墙了是真有聪明的孩子,老师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在授课过程中那些眼神中冒着“灵气”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但是,老师从来不会用“聪明”二字来评价一个孩子,更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是否聪明而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

只有一些“耿直”的家长还沉浸在老师善意的谎言中,比如:1.你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认真,要是稍微认真点,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2.你家孩子真的要好好管管,要不然这么聪明的孩子就废了其实,老师会对每一个阶段性学习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家长说大概类似的一段话,这是老师的“套路”,老师也怕犀利的说出事实家长会感觉没面子,更怕残酷的事实真相会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惨下杀手”。

当家长听到老师的这番话之后内心会少许有些安慰:孩子不笨,就是不认真,还有希望,我好好的收拾一下也许会有改观而如果家长听不懂老师的话背后的真相,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在老师的眼里聪明不聪明不是重要的事,踏实、稳定、持续学习的热情,如果再有点聪明的灵气,这才是老师关注和喜欢的学生的类型,而如果这样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会是老师主动积极关注和主动倾斜各类资源的对象。

说一说小编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吧,大部分的老师会通过学生课堂的反应快慢、家庭作业完成的好坏、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断哪些学生更为聪明。

其实,判断一个孩子聪明与否,要从不同的方面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要急于给学习成绩不大好的孩子贴上“不聪明”的标签,这会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伤害,打击他们幼小的心灵。

即使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也要耐心地鼓励他,也许老师、家长的一句鼓励就激发了他的潜力。

在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

郑老师(初中):老师喜欢教什么样的学生呢?孩子又应该怎样去做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学生具备以下几点品质:第一,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的学生这种学生的成绩一般是处于中、上水平,因为他们课堂认真听讲,就已经掌握了80%的知识点。

只要课后做一些相应的习题,就能巩固知识了其实老师也需要被认可的,如果学生尊重老师的教学劳动成果,老师就情愿花更多的精力在这部分学生的身上;相对应的,学生的成绩也能跟着逐步提高

第二,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生这种学生身上有着敢于探索的精神,他们不懂就问,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时候下课了,他们会主动拿着难题去请教老师虽然老师的休息时间被耽误了,但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我特别希望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向老师主动问问题,主动来和老师交流。

这样的孩子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当然也会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

第三,讲礼貌、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学生不知道别的老师怎么想,反正我比较喜欢有礼貌的学生这种学生遇到老师时,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证明他还是懂得尊师重教的道理同时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能够得到一个积极、正面的交流和反馈,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