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真没想到蜀相(蜀相的意思)

蜀相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格

真没想到蜀相(蜀相的意思)

 

蜀相1.m4a0:20来自曦观蜀相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格式】七言律诗【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基调】咏史 赞颂 怀念【年龄】杜甫49岁,公元760年【正文】蜀相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丞相祠堂何处寻,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外柏(bǎi)森森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映阶碧草自春色,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自:自当好(hǎo):婉转动听的。

这两句写祠内景物“自”“空”二字含情:“自”---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好”---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频烦:多次地烦劳“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两朝开济老臣心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 开:开创济:辅佐,扶助,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出师:出兵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长使英雄泪满襟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0年(杜甫49岁)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12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这首咏史诗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考点】考点1:杜甫写这首诗的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案:(1)赞颂:诸葛亮的衷心和才谋 (2)感慨:报国无门的困顿【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第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

“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

“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也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尾联两句承接着颈联,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