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邓稼先(邓稼先怎么受到核辐射的)
1986年的6月,“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走进病房那刻,杨振宁才发现:邓稼先的病情,比自己想象中更加糟糕。
1986年的6月,“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身在美国的好友杨振宁得知消息后,立刻回国看望这位相识半生的挚友走进病房那刻,杨振宁才发现:邓稼先的病情,比自己想象中更加糟糕两人是自幼相识的好友,更是在西南联大的炮火声中并肩前进的至交;看到仅有62岁的邓稼先,已被癌症折磨到不成样子,杨振宁只觉得心如刀割。
为了缓解悲痛的情绪,他故意岔开话题,笑着问邓稼先:两弹研制成功,国家给了你多少钱?说完这句话,只见躺在病床上的邓稼先,缓缓伸出两根手指头杨振宁不解,笑着打趣:不会是两万吧?邓稼先摇头,杨振宁再猜:难道是两千?。
见杨振宁屡猜不中,邓稼先笑着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什么!”这是杨振宁听到答案后的第一反应,在那瞬间,他是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原子弹十块钱,氢弹十块钱,这是邓稼先获得的奖金对于这个答案,可能很多朋友难以置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最真实的历史。
当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两弹研制成功后,给整个科研组的奖金只有1万元,并按照级别划分为10元、5元、3元,而邓稼先作为总指挥,领到的最高级别奖金,加起来只有20元!毫不夸张地讲:以邓稼先的能力,完全可以留在国外享受最好的待遇和生活;可即便国家贫苦,科研落后,他却毅然回到祖国,为两弹事业奉献了生命的代价!
是的!生命的代价!正是长时间对核武器的研究,让年仅62岁的邓稼先因辐射患癌病危。与好友杨振宁见面时,他的生命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
本想以打趣邓稼先来消解悲痛的杨振宁,听到邓稼先20元奖金的时候,再也忍不住掩面痛哭同为物理领域的学者,杨振宁太知道:邓稼先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那是在所不惜的英勇,更是视死如归的坚定!如今,邓稼先已经离开我们36年了。
他为中国核事业做出的贡献,也逐渐被世人铭记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62年的生命轨迹中,是怎样的伟大,又是如何的壮烈!【只有科学,才能拯救这个落后挨打的国家】邓稼先从事核武器研究,是受父亲邓以蛰的启发。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强迫学生、市民进行所谓的“庆祝胜利游行”年仅13岁的邓稼先,被迫游行时期把一面日本国旗撕烂,在地上踩了又踩;但这份属于中国人的血性和骨气,却因为被小人告发,面临着被逮捕的危险在这种危险情况下,父亲邓以蛰决定让大女儿带着邓稼先南下。
出发前,父亲留给邓稼先的叮嘱是:“以后要学科学,不要学文;永远记住:只有科学,才能拯救这个落后挨打的国家!”对于父亲的这番教导,邓稼先用了一生时间来践行!1941年,17岁的邓稼先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这个由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暂时合并的学府,汇集了国内最顶尖的教授、学者和专家;在空袭不断的云南昆明,邓稼先与杨振宁等同学,在废墟中埋头钻研,只为寻找科学救国的出路。
为了学到更先进的知识,邓稼先产生了去美国留学的想法在他看来,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影响巨大,使得核物理成为世界性热门学科若要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必然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来到美国后,邓稼先不是待在实验室,就是待在图书馆;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在众多金发碧眼的同学中,显得太过另类,。
以至于美国普渡大学还给他颁发了一个“史上最苦读学生”的头衔。但就是邓稼先的这番苦读,让本该花费3年时间的课程,缩短为1年10个月;26岁的邓稼先,如愿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博士学位。
如果邓稼先就此留在美国,必然会享受无比优渥的待遇;可被称为“娃娃博士”的他,在拿到博士学位后,第一时间却回到了贫穷落后的中国不管是在校苦读的另类,还是毕业回国的毅然,都是邓稼先以“与时间赛跑”的方式,对祖国的奉献。
回到中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并与北京医院毕业的许鹿希结为夫妇邓稼先是优秀的,许鹿希也不简单:她的父亲许德珩是五四运动领袖,早年留学法国,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而母亲劳君展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更是居里夫人唯一中国籍的女学生。
在两人的婚姻中,许鹿希始终是邓稼先工作的坚定支持者。也正是她的理解和支持,让邓稼先义无反顾开展了核武器研究;那杳无音信的漫长28年中,是许鹿希以柔软的肩膀,撑起了家庭的重担。
那是1958年的7月,钱三强专门把邓稼先请到家中,他说:“国家准备放一个‘大炮仗’,你愿不愿意参加?”听到这句话,邓稼先立刻明白了钱三强口中“大炮仗”的意思,并表示服从组织决定,将严格保密面对邓稼先工作的调动,夫人许鹿希曾这样问道:。
“调哪里去?干什么?”可邓稼先的回答却是:“抱歉,我不能说!”出于担心,许鹿希再次说道:“那你到了那地方,记得把信箱的号码给我,我给你写信”邓稼先依旧摇头:“你不要写信,我们不能通信!”听到丈夫的回答,许鹿希当场崩溃;自从嫁给邓稼先,她第一次感受到两人的距离会如此遥远;一个接一个的保密,也让她意识到,丈夫即将做的事情,或许会关乎国家命运。
时隔多年,许鹿希依旧记得邓稼先的那句话:“我的生命就献给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了,如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辈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是的,邓稼先要做的事情,便是秘密研制原子弹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原子弹研究的难度,简直超乎想象。
特别是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后,邓稼先等人面临的考验更加巨大作为顶级的科学研究,他们能够利用的科研设备,却只有电子管计算机、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算盘…这也决定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最早轮廓,就来源于那些无穷无尽的计算。
就是这一年,邓稼先的名字从此消失了,一消失就是整整28年所有人都不知道邓稼先去了哪里,去做了什么!就连夫人许鹿希也不清楚那漫长28年中,邓稼先只回过几次家;每次都是匆匆地来,而后毫无预兆地离开!左邻右舍谣传邓稼先与许鹿希婚变时,却不知道:在荒芜的西北大漠,一个才学卓然的学者,以损耗生命的代价,成就着中国核武器的事业,谱写着新中国独立自主的篇章。
1962年,以邓稼先为代表的学者联合起草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而邓稼先则亲自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做好这些实验评估和结果分析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也即将震撼世界1964年10月16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强烈的闪光,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至此,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当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传开,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彼时,邓稼先的岳父许德珩,正和中科院副院长严济慈聊天看到新闻报道后,许德珩无比震惊,问严济慈:是谁这么大本事,把原子弹搞出来了!严济慈听后哈哈大笑道,而后小声说道:“你问我?去问你女婿吧!”。
许德珩这才知道,失踪了好几年的女婿,竟然是去担任核武器研究的总指挥了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众多科研人士来不及庆功和休整,又全身心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仅仅3年后,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从此中国的史册中,又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1967年6月17日!。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我国进行的45次核实验中,邓稼先32次直接在现场,其中15次担任现场总指挥这样呕心沥血的付出,也让他遇到了最可怕的敌人——核辐射!1979年,邓稼先所在的核试验基地,一次飞机航投的实验出现了降落伞事故,导致原子弹坠地摔碎;为了弄清楚事故原因,邓稼先不顾身边人员劝说走进了辐射区,捡起碎片观察。
正是这次奋不顾身的选择,这次他遭到大剂量的核辐射回到北京后,许鹿希强行拉着邓稼先接受体验检查结果是令人心痛的:受发射线物质影响,邓稼先的肝脏已经破损所有人都劝邓稼先好好休息,可邓稼先却无比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为了核事业的研究,他如同多年前般,再次与时间赛跑,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直到1985年,邓稼先的身体彻底垮了,被检查出直肠癌三次大手术,让他的身体愈加脆弱,到最后发展到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可即便身患重病,他思考的仍旧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
1986年的6月,62岁的邓稼先,生命进入了残酷的倒计时中央军委一致决定,对邓稼先的身份进行解密,不能让英雄默默离开至此,这个隐姓埋名28年的学者,终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漫长的28年,谁也不知道他怎么熬过来的:所有人不知道他的工作地点,也不知道他的工作内容,更不知道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但大家知道的是:这隐姓埋名的28年,浓缩了一个学者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当身份被解密后,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如《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的情操》等文章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那荒漠上的蘑菇云,竟与失踪多年的邓稼先有关!各大报纸刊登时,邓稼先已被癌症折磨得奄奄一息是妻子许鹿希坐在病床前,含泪为丈夫诵读关于他的报道。
这个时候,虚弱无力的邓稼先,突然问妻子:“你说30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听到这句话,许鹿希忍着泪水,以坚定的语气说道:“会的,一定会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了!”可邓稼先听完后,只是苦笑道:“记得或者不记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为国家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只是这些年唯独亏欠了你和孩子!”
7月29日,“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已经无力握笔的邓稼先留下最后的遗言:“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我们的工作就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当妻子许鹿希含泪公开这份遗嘱后,在场者无不泪流满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36年了,如果邓稼先还健在的话,也是近百岁的老人了!“你说30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会的!一定会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不管是30年后的今天,还是更为久远的时光,“邓稼先”这个名字,注定永垂青史————END————其他推荐——王明华:为爱绝育却儿女早夭,梅兰芳再娶后,凄凉结局让二妻落泪林语堂长女:不听劝阻与小混混私奔,48岁留遗言:我活不下去了。
作者:初拾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源网络,侵权立删!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真没想到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用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
文言文打卡【三】3.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
-
深度揭秘王羲之(王羲之圣教序书法字帖)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一共有2400余多个字,现在珍藏在西安博物馆里。这个碑帖的内容为:唐太宗要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因而作成的序…
- 这都可以杨绛(杨绛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 满满干货杨绛(杨绛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 一篇读懂往往(往往以猎物的方式出现上一句)
- 一看就会明月出天山(明月出天山是哪座山)
- 真没想到无什么无什么 四字词语(什么什么如什么四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