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拼音版)
《说文》是我国古文字探源的发端,许多汉字的古音形义,都保留在《说文》里,今人要学习古文字,《说文》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说文》是我国古文字探源的发端,许多汉字的古音形义,都保留在《说文》里,今人要学习古文字,《说文》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不过,它成书于东汉,作者没有见过甲骨文,金文见到的也不多,难免说解有误再加上历代手工抄写,出现的纰漏是客观存在。
比较大的编动有(一)唐代李阳冰编写,有妄改《说文》之处,唐以前的说法已经不可见,今人能见到的有唐代几支残简,与今天流行的本子比较,有点出入(二)宋初文人徐铉编定本①开头本字是小篆,解说是楷书体②增加反切注音。
但是,有的已经不是古音了,然而参考价值也不小③原来《说文》没有的,增加了新附字,附在正文后边,也不合许氏原意这就是今人看到的《说文》,称为“大徐本”清代朴学兴起,段玉裁又加以解说,著《段注说文解字》,好多古文就明白了。
对《说文》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言归正传,上回说“师”,这回说“次”次,《说文》“不前,不精也”又军队驻扎叫“次”,《说文》未收《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尚书太誓》“戊午,王次于河朔”,《左传僖公四年》“师退,次于召陵”(军队后退,驻扎在召陵)。
唐诗《次北固山下》,又指一般意义上的临时住宿之处那么,军队的驻扎怎么叫“次”呢?
上边的图形,古文次字,是由帐篷构成的,就明白了它的外轮廓和“蚕茧”有关系,蚕茧之茧,又和“黹”有关系,黹,是用棒针织衣服,织毛衣,或者帐篷织的材料有毛线,麻葛线至于棉线,比商周造字时出现的晚,不论此字读音是Cl,有无最早出处呢?看下图
“次”,在甲骨文中,原来是由“師+姊”(各半)构成姊,秭,笫,胏,古音相通,为一声之转“次”是借音字,也是简化字,那个繁体字小篆,才是它的本字繁体小篆,又是从甲骨文“師+姊”来的文字的演变,从古到今,又是多么复杂。
次演变轨迹是:①甲骨文(3处)→②小篆(2处)→③借音简化为“次”(1处)上图“次”,甲骨文词条举例:4处:“癸巳卜,贞,王旬无祸在十二月,在齐次”(在齐地驻扎)5处“贞,燎于咸次”(位次)6处“壬戌卜,贞,王田于姊,来,无灾,兹御获”。
(姊,地名,代用字)欢迎指导!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学会了吗曹刿论战(曹刿论战是几年级的课文)
本文是对长勺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对战事的过程着墨极少,而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核心是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
新鲜出炉王勃(王勃活了多少岁)
今天看鉴君就来说一说曾经让你背到吐血的《滕王阁序》,它的作者——“神童”王勃的真实故事!不久后,慧通大师收到范仲淹的来信,展信见…
- 满满干货金刚经(金刚经白话译文)
- 散文日记600字散文日记300字大学生怎么写的呀《风筝》散文
- 冰心散文《我》朱自清散文《绿》散文的优点
-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请以本文为例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散文随笔 美文网app
- 散文的分类有哪四种散文日记秋天300字怎么写好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