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墙裂推荐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李白)

咏诵同一事物的诗可能不止一首,比如唐朝诗人就曾写过两篇登鹳雀楼和两篇庐山瀑布诗,这四首诗水平都是不错的,但为什么只有两首名扬天下、尽人皆知,而另

墙裂推荐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李白)

 

咏诵同一事物的诗可能不止一首,比如唐朝诗人就曾写过两篇登鹳雀楼和两篇庐山瀑布诗,这四首诗水平都是不错的,但为什么只有两首名扬天下、尽人皆知,而另两首却默默无闻?读完本文肯定就会恍然大悟,会明白好诗和“千古绝唱”的区别。

一.两首同题诗《登鹳雀楼》先来看看唐朝诗人畅当的五言诗《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这首诗水平如何?说句良心话,此诗写景状物真的很不错前两句说鹳雀楼比鸟飞的高度还要高,比尘世间高楼大厦高出许多后两句气势很足,广阔的天地围着无垠的原野,滔滔黄河水向重峦叠嶂间的两山流去,多么壮观!此诗既然写景状物很优秀,颇有气势,为什么没有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样广为流传?。

因为此诗句句不离鹳雀楼,意显脉浅,言尽意止,引不起人们的联想,读完就结束了,没有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再看看王之涣的同名作《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鹳雀楼上能看到山的尽头吗?能看到大海吗?当然看不到,但这些可以通过想象涌现到读者脑海中,从给留给人充足的想象空间最妙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流水对,更上一层楼能看到什么更壮观的景象呢?作者没说,让读者去想象,从而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妙的是此句富有理趣。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把这两首同名诗放在一起看,前诗意尽而后诗想象力无穷,优劣顿现。前诗可以称之为一首好诗,而只有后者才能称之为“千古绝唱”。

二.两首庐山瀑布诗 诗仙李白曾写过一首流传甚广而好评如潮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同是唐朝诗人的徐凝也曾写过一首《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关于这两首诗,还引起一段公案,苏东坡游览庐山的时候曾经用一首诗《戏徐凝瀑布诗》评价了一番:。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关于苏轼的此评历来褒贬不一,有深表赞同者,也有反对者,甚至有人认为苏轼过于刻薄。

实话实话,徐凝的诗比李白的确实要差很多,但也不至于像苏轼写得如此不堪,远称不上是“恶诗”那为什么李白的庐山瀑布诗广为流传,而徐凝的却默默无闻,反而因为苏轼的戏赠才为人所知?细读几遍,徐凝这首《庐山瀑布》虽然很形象,但是句句不离瀑布,读诗时脑子里全是瀑布,就像在给庐山瀑布“拍照片”。

读完也就结束了,没有留给读者充足的想象空间,所以此诗可以称之为好诗,但绝不是“千古绝唱”

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可以称为“千古绝唱”,前两句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磅礴大气、色彩鲜明的瀑布图,是带有“生气”的画作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化实为虚,既有想象、又有夸张,读此诗时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就不光是瀑布了,还有广阔的天河,从而留给人广阔的空间。

对比着读这两首诗,徐凝的诗虽形象逼真,但纯以“形胜”,纯属写实,读来有局促感,诗人把什么都告诉读者了,不需要读者再去想象了李白的诗虽形似但更以“意胜”,引人遐想,留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好诗”和“千古绝唱”的区别吧!。

通过对这两对同一题目和题材的诗进行解读,相信朋友们对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千古绝唱”;为什么有些诗默默无闻,有些诗广为流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总结一下,一首诗形象、生动可以称之为好诗,但要想称为“千古绝唱”,则还必须以“意胜”,“言有尽而意无穷”,必须引人遐想,从而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朋友们对本文所举的诗句,对本文观点有何看法?欢迎各抒己见,互相探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