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学到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主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又删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

学到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主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又删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昌黎系年集释》p1165)简注:左迁,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佛骨被贬潮州(在广东)刺史。

蓝关,蓝田关,唐时是自长安南下襄汉的通道侄孙湘,韩湘,是韩愈兄会之孙,侄老成之子韩愈南迁时与他偶遇于蓝关一封,指《论佛骨表》九重天,指皇帝路八千,极言被贬潮州路途遥远圣明,圣朝肯,岂肯衰朽,老迈无能瘴江,潮州有古员水,又称恶溪(后为纪念韩愈改称韩江)。

南方多瘴气,故称瘴江散绎:一份奏章,早晨启奏朝廷上,下午被贬,八千里外去潮阳效忠朝廷,革除弊端兴儒学,不惜残躯,为国岂惧把命丧云迷秦岭,不知家人在何处,雪压蓝关,马儿不肯向前方远道前来,我知你心怎么想,。

瘴江边上,收我尸骨返家乡品读据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这首七律写于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南贬潮州路经蓝关途中,时年52岁这年初,宪宗迎佛骨于凤翔,举国若狂韩愈时任刑部侍郎,上《论佛骨表》,引古证今,论佛骨之害,捍卫儒家正统,触怒了宪宗,被贬潮州刺史。

老人孤苦伶仃,直到蓝关,才遇到侄孙韩湘是时风雪满天,前途维艰,诗人感慨万千,吟成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此诗风格沉郁顿挫似杜甫,又是韩愈律体中运用“文章之法”的艺术典范首联点明被贬缘由,极言获罪之速,语颇含蓄有味。

颔联承上作答,坚持除弊事的正确,绝无低头认错之意刚直倔强,宛然如允颈联转折,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以沉痛凄楚之语作结,呼应上面“肯将衰朽惜残年”句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开合自然,气势一贯钱仲联说: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对比鲜明,高屋建瓴。

三,四句流水对,紧承上文,有浑成之感五,六句写景抒情,宕开一笔,境界雄阔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特别是颈联,纯作景语,前瞻雪拥路茫茫,回顾山重不见家,不言情而情自深,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清纪昀曰:语极凄切,却不衰飒三,四是一篇之骨,末二句即缴此意(《瀛奎律髓刊误》清曹毓德曰:昌言除弊,何惜残年,至今读之,犹觉生气凛然(《唐七律诗抄》)这首散文化的七律影响很大宋代黄庭坚就爱学此体诗题中的韩湘,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

经后代笔记小说和戏曲绘画的渲染,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刘斧《青琐高议》,宋话本《韩湘子三度文公》,元杂剧《篮桥记》,元陈栎《题韩昌黎画图》等等,影响非常广泛附图八幅,潮州韩愈纪念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