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杜甫的诗(杜甫的诗什么时候被推崇)
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的痛若。对杜甫来讲,现实政治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构成他感情波动的核心要素,这样的诗人,
“杜甫的一生正处于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的痛若从个人生活来说,这实在是大不幸的事情然而,这种大不幸却成为杜甫艺术生命的大幸”对杜甫来讲,现实政治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构成他感情波动的核心要素,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在儒学全面复兴的宋代,大家一致的称赞杜甫,从此以后杜甫成为中国诗人的最高典范由于杜甫在诗歌上取得了如此之高的成就,后世誉其为“诗圣”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内容深刻,同时格律齐整杜甫写诗达到了何种境界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可谓唐文学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诗很多,七律大约有155首。本文节选了杜甫最著名的10首七律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诗歌风格,尤其是最后一首,被誉为“唐人七律之冠”,非虚言也。
1.《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七律的最大特点是抑扬顿挫,这首《阁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2.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如果说杜甫的表达忧国忧民的七律,《登楼》是必须要被提及的这首诗所创作的季节是春天,但是诗人却联想到了当前大唐王朝面临的危机,诗人不免伤心首联直接提挈全篇,点明当前的“万方多难”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国家却处于多事之秋,心怀天下的杜甫可谓满腹愁绪。
颔联写的是诗人登高所起的愁绪,风云变幻,国家动荡,诗人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了自己的思考,透露了诗人的无限心事颈联当中,诗人虽然知道当前“万方多难”,但对于大唐王朝的稳定性是不怀疑的尾联中诗人还在自己以诸葛亮自况,期待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
这首诗诗人即景抒怀,最大程度体现出了诗人语壮境阔,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3.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诗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当时安史之乱仍在继续,杜甫为了避难来到了夔州期间,杜甫处于生命的末期,再加上悲秋,再加上国家的战乱,杜甫兴之所至,写下了这一组组诗这几首诗前后呼应,组织严密,但是各首都有独自独立,可谓是绝佳之作。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诗篇中难得一见的表露诗人高兴内心情感的诗篇,而且因为这首诗洋溢的爱国情怀,故而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出现过多次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结束的年代,诗人闻此消息,可谓“漫卷诗书喜欲狂”诗篇的前半段一直写的是诗人闻此消息如何高兴快乐,后半部分则是表达的诗人急于回归故乡的内心情感。
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没有经历太多的遣词造句,而是抒发情感水到渠成,写下诗篇如文思泉涌,所以这首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应该到达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简直不觉得这是格律诗5.《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是杜甫独创的诗体模式其中有五首,尤以歌颂王昭君的第三首最为知名6. 《曲江》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仇注引张綖语云:“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言简意赅,深得诗人用心因“有感于暮春而作”,故暮春之景与惜春、留春之情融合无间因“仕不得志”而有感,故惜春、留春之情饱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穿花”一联写江头景。
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叶梦得曾指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
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石林诗话》卷下)这一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但不仅妙在“体物”,还妙在“缘情”7.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此诗首联写强自宽解;颔联用典写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颈联描绘山水景物,在豪壮之中透着几分悲凉之气;尾联写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
全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诗句显得慷慨旷放,凄楚悲凉《杜诗集评》:陆嘉淑云:此真宋人学而不能到者吴样农云:此诗毕竟杜律第一杨诚斋诸公所评不错也8.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
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唐七律隽》:只家常话耳不见深艰作意之语,而有天然真致;虽开元、白一派,而元、白一生,何曾得此妙境!。
这首诗当中,最著名的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惜的是,这两句被很多好事之人过度解读,成了男女亲密情事的代名词了9.《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一生,对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尤为推崇杜甫在多首诗歌中,都提到了诸葛武侯的品德及才华在《蜀相》这首七律之中,表达了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无限追思之情10.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因为无论是格律还是内容,这首诗都堪称七律的典范之作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写的是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对于秋季江边的空旷寂寥的景色进行了很好的描绘颈联和尾联主要在于抒情,尤其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被誉为“两句九悲”(详见两句古诗,九重悲情:这可能是唐诗当中最惨的一句,诗圣杜甫造),诗人抒发的是自己的遭遇,抒发的是自己的老无所依正可谓“国家不幸诗人幸”,诗人一生穷困潦倒,却留给后人和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
(编辑 超级小象)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奔走相告曲高和寡(曲高和寡妙伎难工的意思)
太高大上的东西很多人欣赏不了,其实也不是东西不好,而是术有专攻,今天继续看《小窗幽记》。原文: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
-
奔走相告野望(野望唐王绩)
暖夏王绩(2)12:03来自大众日报野 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 全程干货野望(野望唐王绩)
- 满满干货马踏飞燕(马踏飞燕出土于哪里)
- 全程干货卢沟桥(卢沟桥门票多少钱)
- 新鲜出炉竭泽而渔(竭泽而渔文言文及翻译)
- 一看就会小满(小满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