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干货分享海上生明月(海上生明月全诗)

张若虚的诗歌虽然不多,但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孤篇压全唐。崔颢的《黄鹤楼》,竟然能让大诗人李白望而生畏。

干货分享海上生明月(海上生明月全诗)

 

一部《全唐诗》蔚为壮观张若虚的诗歌虽然不多,但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孤篇压全唐崔颢的《黄鹤楼》,竟然能让大诗人李白望而生畏张九龄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宰相,政治成就卓著虽然他全心投入政务事业,但诗歌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继初唐四杰及陈子昂之后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风高远超逸,冲淡雅正,誉为岭南第一人。虽然和杜甫李白等顶级诗人有一定距离,但在整个大唐,他的诗歌数量和质量绝对是上乘,有《曲江集》传世。

李杜诗篇已经是万口传诵,但对于张九龄可能还有人不太了解然而只要提起他的两个名句,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首诗就是张九龄受到李林甫和牛仙客等人排挤,贬谪为荆州长史时写的,他的主旨就是中秋节月夜怀人。诗歌的开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千古名句。

这个诗句写月亮的冉冉升起,意象生动,大海和天涯,境界不可谓不大而且动静搭配,虚实结合前半句月亮出海,写实写动后半句写人间的思念,虚中有静诗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情景高度交融,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诗意含蓄蕴藉,突出象外之旨、弦外之音,把人们的怀乡思亲之情寄寓在瞻望明月之中。

这不禁使人想到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虽然也是表达对人的美好祝愿,但是和张九龄的名句相比,他是直抒胸臆,显然少了一点朦胧的味道。

又使人想起黄庭坚的“来历说”来“海上生明月”化用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句,让人感觉到张九龄这里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妙难怪每年中秋佳节,几乎所有的网站论坛和媒体,直到中小学生相赠的名片,都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使用频率之高,以致和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分天下《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另一个名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就是出自上面这首诗意思是春兰和秋桂顺应时序开花吐露芬芳,这是一种植物的本性,并不是故意炫耀,求人采摘欣赏这里也是一种比兴手法,张九龄借兰花和桂花生长在秋季,不与桃李等百花争夺春光,寓意自己甘于寂寞、不求人知、不羡慕荣华富贵的正直清高的秉性。

诗句中的“本心”,就是指的本质和天性。“美人”不是指女子,而是沿用屈原《楚辞》的寓意,指的是那些“林栖者”、君子达人和从政者。张九龄被贬谪,表示无意再与他们竞争。

这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它借用春兰秋菊秋桂这些芳香皎洁之物,表达了仁人志士高洁的情操不只是张九龄,前面的屈原、陶渊明是如此,后面的苏轼、郑板桥等也是如此屈原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陶渊明有“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苏东坡、郑板桥等更是植兰、画兰、写兰,原来他们都是用兰桂的皎洁来表明自己的志向难怪清人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要把张九龄的《感遇》置于卷首虽然张九龄不是顶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在扫除初唐以来六朝绮靡诗风上作用很大,诗歌名句对后来的影响也很突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