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学会了吗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出版社是什么)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曾经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复杂问题。主要有丘处机、李春芳、王阳明、朱鼎臣、吴承恩等好几种意见。那么,《西游记》作者

学会了吗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出版社是什么)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曾经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复杂问题。主要有丘处机、李春芳、王阳明、朱鼎臣、吴承恩等好几种意见。那么,《西游记》作者的“正主”如何考定的呢?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西游记》现在存世最早的《西游记》版本,是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此书不署作者姓名,只在扉页上题“华阳洞天主人校”后来有人考证,华阳洞天主人实为李春芳。

李春芳(1510~1584)字子实,号石麓,世居句容县,后移居兴化世德堂本《西游记》扉页所署“华阳洞天主人校”,充其量只能说明《西游记》曾经其校订,并不能证明此书就是华阳洞主人撰著的而且,历史上号华阳洞主者并不仅仅李春芳一人。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丘处机著《西游记》的意见影响最大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元登州栖霞人(今属山东省)认定丘处机为《西游记》的作者有两个致命伤第一,《西游记》屡次写到锦衣卫、司礼监、会同馆、东城兵马司等官制与官职,而这些官制、职官是明代出现的。

丘处机是宋元之际人,由他创作的著作中怎么会出现明代的官制与职官呢?第二,诚然,丘处机写过一本《长春真人西游记》,但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绍兴府余姚县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陆王心学集大成者。

说他是《西游记》的作者,却缺乏起码的证据朱鼎臣字冲怀,广州人,一说江西临川人晚明庠生但他的著作实为《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全书10卷,共66回,并非流行于世的100回本《西游记》这两种意见都不值一辩在《西游记》作者诸说中,

吴承恩最为晚出而又最不受待见。吴承恩(1504~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淮安府山阳县人,曾任山西潞安通判、浙江长兴县丞、湖北荆王府纪善。天启《淮安府志》有传。

淮安吴承恩故居最早提出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是吴玉搢的《山阳志遗》时间稍晚,阮葵生在其《茶余客话》中响应吴玉搢,发表了类似意见,进一步肯定吴承恩为《西游记》的作者非常可惜的是,吴玉搢和阮葵生早在乾隆期间就提出了吴承恩对于《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但直到清朝灭亡,似乎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直到1920年代,这种局面才得到改观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最早注意到吴玉搢、阮葵生的意见,并在其《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明之神魔小说》明确提出:“探索旧志,知《西游记》之作者为吴承恩矣”当时胡适

正在进行《西游记》的研究,鲁迅便将掌握的资料抄给他:

鲁迅天启《淮安府志》十六《人物志》二《近代文苑》: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数奇,竟以明经授县贰,未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放浪诗酒,卒。

有文集存于家丘少司徒汇而刻之又同书十九《艺文志》一《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康熙《淮安府志》十一及十二:与《天启志》悉同。

胡适如获至宝,凭借这些资料,在1923年2月写出《西游记考证》,后来发表在1923年第6期《读书杂志》上胡适先生还考证出,吴承恩大约生于正德之末(约1520),死于万历之初(约1580)而“天启《淮安府志》修于天启六年,当西历1626,去吴承恩死时止有四五十年,自然是可靠的根据了”。

并引吴承恩的《二郎搜山图歌》,进一步证明《西游记》确为吴承恩所作

胡适此后,郑振铎、孙楷第、赵景深、刘修业等学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引证、申述,从此《西游记》的作者为吴承恩逐渐在学术界成为主流,几成共识,以后刊行的《西游记》作者均署为吴承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语言学家们又从方言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成这种意见。

于是,吴承恩著《西游记》遂成为妇孺皆知的社会常识,央视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也署作“吴承恩原著”

西游记剧照《西游记》为吴承恩所著能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不全靠鲁迅、胡适两位学术大师的崇高威望首先,天启《淮安府志》的资料真实可信天启《淮安府志》书前《淮安府新志纂辑姓氏》纂修人一共罗列了16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当地官场中的头面人物,只有位居最末的杨时蕃、唐缵修、刘一炤三人是普通生员。

根据高登龙的《淮郡新志序》:“是志也,托始终于东平宋公,总裁于知常方公,载辑则杨生时蕃、唐生缵修、刘生一炤”

天启《淮安府志》书影明确告知我们,实际参与此项工作的只有五人其中,宋祖舜时类似于现在的地方志编委会主任,主要负责行政协调方尚祖类似于今天的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或志书的行政性主编,主要负责全书的统筹与最终审定。

杨时蕃、唐缵修、刘一炤的职责是“载辑”,即负责资料的搜集和志稿的撰写可以说,志书的基础性工作是由杨时蕃、唐缵修、刘一炤三人完成的就人际关系而言,他们和吴承恩是同乡就人书关系而言,他们是以本籍人之身编纂本地府志。

就人时关系而言,他们是当代人编纂当代志从吴承恩著《西游记》这件事来看,我们不妨说杨、唐、刘三人是事件的亲历者、历史的见证人他们编纂淮安府志时,吴承恩去世才过去四五十年,说不定他们中有人见过吴承恩的“真身”。

即使“未见其人”,也一定对吴承恩的生平事迹耳熟能详出自这样一群人之手的志书,其资料的真实性当然无可置疑

现藏于江苏省方志馆的漆画“清代修志图”展现了清代官修志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在古人心目中,只有诗词歌赋等才属于文学作品,小说无异于“地摊文学”,地位一直比较低下因此我国古代小说始终难登大雅之堂扬善是地方志的古老传统,有的修志者甚至不惜强拉名人壮声色。

但在小说地位低下的明代,天启《淮安府志》的纂修者决不会做出超出时代局限的举动,硬要把并非本地人撰著的《西游记》当成“潜力股”收入书中唯其如此,书中有关吴承恩著有《西游记》的资料才更加客观与真实来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乃格长按下图二维码,阅读最新“方志江苏”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