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推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的异同点)
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 无为(一)背景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所以统治者采用无为思想,与民休息(二)措施1 减轻田租;2 为奴婢者为庶人;。
3 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4 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三)影响:1 经济恢复和增强2 人民生活安定3 社会繁荣,国力日盛二 有为(一)背景社会危机潜伏,需要积极有为服务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思想1 王国问题——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
2 阶级矛盾激化——土地兼并3 边境问题——匈奴为患4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三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理解的时候要辩证历史的分析)(一)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内容大一统是天地常理,思想统一以维护政治统一,罢黜儒家六经以外的学说2 评价(1)“春秋大一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是属于唯心主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统治,但是容易造成思想专制、万马齐喑的局面,应倡导百家争鸣。
(二)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1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1)理解 董仲舒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志行事。
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苛责自身,谋求改进(2)评价 维护统治;爱护百姓;唯心神学(三)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1 评价
(1)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2)当前中国向大农业迈进,不能“一概塞兼并之路”(四)针对为人处世,提出“三纲(社会伦理)五常(个人品德)”,提倡孝道1 评价(1)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2)弘扬传统美德,剔除封建糟粕,注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内涵四 儒学成为正统 (一)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学思之窗: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参考答案:(1)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2)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3)这些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2 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参政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二)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1 儒家经典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 兴办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3 全国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得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4 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独尊儒术的结果此后,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五 对新儒学的总评(一)积极1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稳定社会秩序2 对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3 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消极1 唯心主义应该批判2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该倡导百家争鸣。
3 宣扬的纲常伦理有维护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一面,且有神学迷信色彩问题探究: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目的),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性质)。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奔走相告丝丝入扣(丝丝入扣的拼音)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声母s的发音以及s sh连用练习1、单音节练习算 诵 撒 岁 色 死 森 素 苏 伞 2、双音节练习松散 三色 洒扫 色丝 …
-
散文日记秋天300字左右四年级怎么写散文日记500字左右三年级上册怎么写散文名篇
12、以是,很多看似具有的,实在一定真的具有
- 煤矿诗歌散文大全散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 精选散文散文最美的遇见董卿
- 黄道京:“狂想曲”背后的思考
- 万万没想到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打一数字)
- 一篇读懂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