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徐文长(徐文长难倒窦太师)
中国民间故事不仅表现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能表达对为人处世和求学态度和看法。这次,云顶老师来梳理《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人教版)第二部分。
中国民间故事不仅表现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能表达对为人处世和求学态度和看法这次,云顶老师来梳理《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人教版)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共有十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关于历史文化名人,但是这些名人没有故事中夸张,老百姓在口耳相传中,把名人进行了虚构,进而可以更好地表现某种态度、赞美某些品质。
云顶老师在阅读中,发现了这部分故事的三个特点
一、借助名人表达为人处世与求学态度的看法这十一个故事按照主题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关于求学精神和态度的《鲁班学艺》、《陶渊明授学》这两个故事塑造了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鲁班形象和循循善诱培养下一代的陶渊明形象。
鲁班代表了普通劳动人民学习技艺的虚心吃苦的态度;陶渊明授学的故事表现了书香世家重视学习家教家风二类是关于做人为官原则的《看门太守》、《清不过包公》、《一根扁担》、《米芾画月》就是在表现这样的主题老百姓希望政府官员能为民做主,希望官员爱民清廉、不巴结讨好上级,踏踏实实为百姓办事。
三类是关于高超技艺,渊博学问的《唐伯虎的传说》、《谢缙巧对曹尚书》、《徐文长难倒窦太师》表现的就是文化名人高超的技艺和学问,这些故事表达了百姓对文化和学问的崇拜,寄托了做有技艺、有文化的人的愿望二、把名人进行虚构增强传播效应。
故事中的名人要么是清正廉洁的好官,要么是正直孤傲的才子,要么是勤奋刻苦的学习者这些人都做过对百姓有益的事,老百姓记着他们的好,向他们学习为了放大他们闪光的个性特点,老百姓在讲述他们的事迹时,进行了虚构,增强的传播效应。
《鲁班学艺》这个故事把鲁班学艺的事迹进行了虚构,通过曲折学艺的历程讲述,吸引更多人关注鲁班,学习鲁班勤奋好学、不怕困难的品质《王羲之与一笔“鹅”》的故事把王羲之给神化了,连天上的神仙都要请他题字,王羲之在民间的知名度更高了,人们更加崇拜王羲之,也更愿意刻苦练字了。
三、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些民间故事为了增强故事的表现力,采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口头创作和讲述,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如《鲁班学艺》这个故事,为了表现鲁班学艺的执着,用夸张的手法写他砍一棵树用了十二个白天和十二个黑夜,砍一只大柁用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
只有这样夸张地讲述,鲁班执着的形象才能打动听众
《清不过包公》为了表现包公的清正廉洁,故事也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讲他回乡路上的口渴难耐时,用“走了半日,汗淌了几桶”来考验包公是否能坚守廉洁的为官原则好的故事可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但是故事要足够的曲折动人,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才具有传播的效应,才能够口耳相传。
读这些民间故事,不仅能感受民间传统文化,还能借鉴不少写作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好好阅读这些民间故事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墙裂推荐师旷论学(师旷论学文言文)
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
-
燃爆了江南汉乐府(江南汉乐府古诗朗读配乐)
江南[1]汉乐府江南可采莲[2],莲叶何田田[3],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注释】[1]这是一首乐府古辞…
- 新鲜出炉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作者)
- 这都可以灌婴(灌婴路地铁站)
- 墙裂推荐美的历程(美的历程经典语录)
- 学到了长亭(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 原创陋室铭原文及翻译(爱莲说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