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这样也行?鸬鹚(鸬鹚又叫什么名字)


■鸬鹚呈小群分散活动状态,每群数百只。 徐金跃 摄
园博苑内的鸬鹚 林斌享 摄又到候鸟南飞时,园博苑迎来了一群抵厦过冬的可爱“小精灵”目前,候鸟“先头部队”以鸬

这样也行?鸬鹚(鸬鹚又叫什么名字)

 

■鸬鹚呈小群分散活动状态,每群数百只。 徐金跃 摄

园博苑内的鸬鹚 林斌享 摄又到候鸟南飞时,园博苑迎来了一群抵厦过冬的可爱“小精灵”目前,候鸟“先头部队”以鸬鹚为主,呈小群分散活动状态,每群数百只,还有部分苍鹭、野鸭等据悉,再过半个月左右,候鸟“主力部队”也将来这里过冬。

园博苑研学负责人于力介绍,候鸟主要分布在园博苑内4个杏林湾湿地生态小岛上每到秋冬,就有数以万计的候鸟从北方迁徙而来,在厦门觅食过冬,鸬鹚是其中的大家族每年差不多到10月底,鸬鹚的“先头部队”就陆续抵达园博苑,12月进入迁徙高峰期,直至次年2月底、3月初才会陆续离开。

原本鸬鹚是清晨飞抵园博苑觅食,傍晚飞到金门过夜,这几年随着园博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这里过夜的鸬鹚也多了起来园博苑是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杏林湾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水域中大量的鱼对鸟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为了吸引更多鸟儿到访,打造让它们嬉戏、歇脚的空间,园博苑对生态小岛进行两次全面改造提升,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内湾水循环,创造出良好的水域环境同时,在生态小岛上辟出浅滩,立上木桩,补种香蒲、芦苇、旱伞草、菖蒲等适宜鸟类栖息及食用的植物,让鸟儿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有了充足的食物,又有可以嬉戏、歇息的环境,鸬鹚自然愿意省去长途奔波之苦,直接留在岛上过夜了鸬鹚在园博苑过冬的鸬鹚是普通鸬鹚普通鸬鹚体长90厘米左右,全身大体是黑色,嘴尖下钩,蹼为全蹼足,非常善于潜水、游泳。

市民在园博苑内的水域都有机会见到鸬鹚,它们时而成群结队飞翔,成为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而下水捕鱼,张着黑色的翅膀,在水面呈一字排开,灵巧轻盈地扎进水中,不一会儿又相继钻出水面,喉咙鼓鼓的,塞满了鱼玩累了,它们喜欢栖息在生态小岛的木桩上,在水面的衬托下仿佛一幅幅剪影;或者飞回沿岸,停在枝头,好似绘一卷山水画,挥毫间墨点簌簌落下。

【延伸阅读】园博苑过冬的其他候鸟除了鸬鹚,园博苑还能见到其他候鸟苍鹭体长95厘米左右,全身以灰色为主,头白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飞羽黑色它们生性比较懒,喜欢立于木桩上,与周边的风景融为一体。

在水中觅食时,或翩翩起舞,或盘旋穿梭,从水中抓到鱼后,慢慢伸长脖子吞咽下去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能长途迁徙飞行,最高飞行时速能达到110公里野鸭虽带有野性,但胆小,警惕性高,一旦有陌生人或其他动物接近,就会发声惊叫,逃窜高飞。

(文/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