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杜甫简介(杜甫简介是哪里人)
杜甫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刻苦读书,七岁时就写过颂凤凰诗。从二十岁起,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吴、越、齐、赵、梁、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他和李白同为唐代最著名的诗人,在文学史上,后人把他们合称“李杜”,并尊称他为“诗圣”杜甫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刻苦读书,七岁时就写过颂凤凰诗。
从二十岁起,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吴、越、齐、赵、梁、宋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来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正是权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
李林甫最嫉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考取官职后,议论朝政对自己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唐玄宗说此次应试的士子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唐玄宗正感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从此事可看出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报国无门,闲居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见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慨,以诗歌控诉这种黑暗政治和不平现象杜甫和渭南的关系主要有两层:一是杜甫在华州任过职;二是杜甫的舅父先于他任白水县尉,他常去看望舅父。
杜甫在渭南活动期间,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山河破碎,黎民涂炭,他满腔悲愤,写下大量诗篇其代表作多数是在渭南一带写下的天宝十四年(755年)秋,杜甫从长安去奉先(今蒲城县)、白水,把家属安置在奉先此间,写下了《沙苑行》《白水明舅宅喜雨》《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桥陵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等诗。
在《沙苑行》中,有“苑中騋牝[lái pìn]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的名句返回长安后,朝廷任命他为河西尉,他不愿任职,于是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年冬天,他又去奉先,将沿途见闻、自己经历和家庭遭遇联系起来,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句天宝十五年(756年),杜甫来往于白水、奉先、鄜州一带,把家眷移到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南)这年夏天,杜甫从奉先到白水,依附舅父崔十九在这里写下《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一诗,记述舅父的高斋清宴。
六月,安禄山率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逃到四川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只身往投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德二年(757年)夏,唐肃宗到了凤翔杜甫逃出长安到凤翔,穿着一双麻鞋和露着两肘的衣裳,拜见肃宗,肃宗授他左拾遗。
这年秋,杜甫去鄜州羌村探家,路过白水,写下《彭衙行》一诗,追述上年去鄜州路过白水的景况:“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冬季,唐军收复长安,肃宗返京,杜甫便带着家属回到长安唐玄宗乾元元年(758年)秋,杜甫为在咸阳陈陶斜打了败仗的宰相房琯上疏说情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掌管官员、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丧葬等事。
时值“安史之乱”,尽管杜甫个人遭遇不幸,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到华州任所后,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华州区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解闷相继写下了《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瘦马行》等诗,抒发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还写下了《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减轻百姓负担献策当讨伐叛军的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下了《观安西兵过关中待命二首》,表达其爱国之情。
这年晚冬,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大战邺城,唐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百姓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返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官军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惨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在《无家别》一诗中,他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疾苦,反映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百姓遭受饥饿,杜甫忧时伤乱,写下了《夏日叹》《夏夜叹》,咏叹国难民苦立秋后,他怀着“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的心境,抛官弃职,举家迁移,淹留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同谷(今甘肃成县)一带,又在荒山寒峡之间,经过千辛万苦的跋涉,到达成都。
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造了一座草堂,过着隐居生活后经剑南节度使严武推荐,杜甫被朝廷任命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杜甫又带着全家向东流亡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死在湖南耒阳的小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供稿:市地志办 编辑:李军亢欣)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奔走相告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意思20字)
虽然词人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释怀,但他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把春天的景色留住。主要作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太疯狂了顶真(顶真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民间自古皆有善恶行为存在,不单单是哪个区域,而是全国各地皆有善恶两种人存在。君子与人为善、小人作恶多端,人们辨别善恶时,大多是从…
- 学会了吗伟大的悲剧(伟大的悲剧课文)
- 散文选刊投稿官网朱自清散文《母亲》散文日记大全300字四年级下册
- 优秀诗歌散文散文摘抄600字
- 父亲写的散文诗散文名家摘抄散文日记500字左右关于梦
- 散文日记秋天300字左右怎么写散文随笔精选散文日记200字左右大全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