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不要告诉别人黄花岗烈士(七十二黄花岗烈士)

近日,在进入黄花岗公园人群中,有来自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的徐姓代表等,“我们都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去年我们村还专门组织大家前来祭奠,今年由于有疫情,

不要告诉别人黄花岗烈士(七十二黄花岗烈士)

 

家乡将建烈士纪念广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25日,记者从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获悉,该村将在“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集之徐公祠”修建“黄花岗起义花都籍烈士陈列室”,以及在村内修建“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广场”。

烈士后人到黄花岗公园4月27日是黄花岗起义纪念日近日,在进入黄花岗公园人群中,有来自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的徐姓代表等,“我们都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去年我们村还专门组织大家前来祭奠,今年由于有疫情,我们只是派了代表前来。

”1911年中国同盟会发动的辛亥广州“三·二九”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孙中山曾这样评价:“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三·二九”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中,有18名为广东花县籍(今广州市花都区),大多数为农民。

他们出身平凡,怀揣着朴素的革命理想,为家乡、为国家慷慨赴义根据三华村有关负责人介绍,“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烈士中,这18名花都籍烈士中的16位是花都三华村徐姓人。”

村中祠堂成为革命据点位于花都区三华村的集之徐公祠是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当年黄花岗起义敢死队长徐维杨在此招募同乡参加革命根据三华村收集徐维杨后人的回忆文章等有关文献显示,1909年秋,徐维扬和莫纪彭受同盟会南方支部派遣,回三华村发展会员,组织成立番花同盟分会。

分会机关设在花县三华村“集之徐公祠”后楼上,分会负责人曾多次在楼上聚会密商,黄兴也几次秘密到此指导分会成立后,大力发展会员,上至清远,下至番禺,入会者达1000余人黄花岗起义前,徐维扬受黄兴之托,在分会中挑选勇敢善战、精悍可靠的青壮年百余人,组成“选锋队”(敢死队)。

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下午5时30分,革命党“敢死队”130多人,在黄兴率领下举行起义烈士家乡修建纪念广场如今,三华村内祠堂、书院、门楼、民居、冷巷、禾坪、井泉、水塘、河涌、路桥、圩市、古树名木等,已然构成了花都区域内最大、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其中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占地27亩多,是一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融中原文化与岭南传统文化于一体的传统建筑据介绍,三华村正积极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根据计划,三华村将是充分发掘、保护和整合本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按“修旧如旧”原则对残破的旧建筑进行修缮,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进行提升。

同时,村大力整治村落环境,全面清理收破烂的店档,疏浚周边的河涌,建设古董街、园林绿道、文化广场、临水栈道、滨水平台等景区,种植黄花风铃、宫粉紫荆等观赏性花木,形成一个环境清幽、设施完善、积淀厚重的文化历史街区。

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将在“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集之徐公祠”修建“黄花岗起义花都籍烈士陈列室”,同时计划在村内修建“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卫康 通讯员 刘康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