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
成语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引证解释1、东角;东方《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明•茅溱 《双调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边境无虞,喜青阳布暖,斗指东隅。
”2、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逸周书·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 孔晁 注:“东隅自殷以东,旅谒各使,陈其政事者也”《隋书·许善心传》:“ 李虔 僻处西土, 陆机 少长东隅。
”3、指日本章炳麟 《韵文集自叙》:“余生残 清 之季,逃窜东隅。”4、作“东嵎”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
桑榆引证解释1、桑树与榆树汉•刘向《九叹•怨思》:“孤雌吟於高墉兮,鸣鸠栖於桑榆”《晋书•夏侯湛传》:“鸿鹄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2、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夫杲日流景,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清魏源《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诗之四:“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3、以喻事之后阶段《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金•元好问《酬韩德华送归之作》诗:“桑榆傥可收,岁事在穮蓘”刘国钧《辛壬之间杂诗》之四:“兵谏匆匆事有无,将军计已失桑榆”4、比喻晚年 垂老之年。
《文选•曹植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李善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隋书•王韶传》:“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於畴昔,昏忘又多”宋•范成大《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
”宋•孟元老《序》:“出京南来,避地 江 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清•沈起凤《谐铎·虎痴》:“况我年近桑榆,家无兰玉”5、喻指隐居田园《魏书•逸士传•眭夸》:“或人谓 夸 曰:‘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子何独在桑榆乎?’”。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溪子子贵洞,千将利断,桑榆决机,不以为晏。”
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成语典故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
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河南渑池东)、宜阳(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
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
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营寨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河南渑池礼庄寨)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
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快来看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歌曲原唱)
湾区风来,歌唱时代。同气连枝,血脉相连。在第三幕《湾区风采》,来自深圳的冯刚毅、来自香港的粤剧艺术家梁兆明、来自澳门的曾慧、来…
-
速看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爆发时间)
强势的外务大臣那么甲午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来说一说战争即将爆发前的情况吧,先看一看陆奥宗光的著作《蹇蹇录》吧在甲午…
- 干货满满人之怒电影(人之怒电影海报)
- 越早知道越好人之怒电影(人之怒电影海报)
- 没想到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00字三年级下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00字三年级下册盐水鸡蛋)
- 心情随笔散文日记三年级回忆性散文500字
- 散文诗歌大全短篇散文摘抄及欣赏散文诗《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