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新鲜出炉莆田论坛(莆田论坛 大堤路)

它把“沧海桑田”割据东西,北向背负兴化湾海潮,南向庇护广袤的南洋平原。它以全长3.4公里的石脊扼住太平洋之风吼、东海之潮涌、兴化湾之波兴、三江口

新鲜出炉莆田论坛(莆田论坛 大堤路)

 

它把“沧海桑田”割据东西,北向背负兴化湾海潮,南向庇护广袤的南洋平原它以全长3.4公里的石脊扼住太平洋之风吼、东海之潮涌、兴化湾之波兴、三江口之浪摔,日夜捍卫着南洋平原76个村庄30万人与22.5万亩耕地。

它是兴化平原的“海岸长城”,我省第一大堤,被人称为“闽邦第一堤”的镇海堤有1200余年历史的镇海堤,是莆田人民的“父亲堤”,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今年7月,福建省政府批复通过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堤保护规划》,千年一堤即将开启新节点,历代楷模接力修堤护堤的“镇海”精神,也迎来接棒续写新篇章的时机。

明弘治《兴化府志》载:唐建中年间,吴兴拦海筑堤开发北洋,并筑延寿陂,灌田400顷唐元和年间,福建观察使裴次元筑镇海堤开发南洋宋钱四娘、李宏、林从世等先后创建木兰陂,自陂头至三江口两岸,各筑堤25公里,称为南北洋海堤,是木兰陂灌溉区南北洋平原的屏障。

总长近百公里的南北洋海堤中,黄石镇的东甲、徐厝至遮浪间的海堤,称镇海堤,全长3.4公里,古称东甲堤

围海作田镇海堤 卢德山 摄先民择地筑堤围垦而得肥沃的南洋平原,是莆田的主要产粮区之一,自古是鱼米之乡、富庶之乡,千百年沧桑成就历史文化重镇曾有水利专家形容:“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镇海堤是莆田的父亲堤”自古以来,莆田是个多台风、多暴雨的地方。

木兰溪木兰陂以下的干流“感潮段”两岸的南北洋防护堤,每年都要经受强台风催生的强海潮、大暴雨带来的大洪水的上下猛烈夹攻,一旦失守,万顷良田覆灭其中,镇海堤地段历来是最重要、最关键、也最惨烈的地段

清代闽浙总督孙尔准的题字不仅天灾难防,镇海堤的命运在1387年还被重创改写那一年,江夏侯周德兴将镇海堤石料悉数拆运修砌平海、莆禧两城,仅留下原来附石的土堤,致海堤高度降低,堤身损坏,抗潮能力下降,造成1397年海堤溃决。

海水淹至壶公山麓,南洋平原9万亩农田受淹,三年绝收而镇海堤这座被撕裂的“水岸长城”,失去了守疆护土的长臂,随后成为海水随意淹没、吞噬的对象,水患反复在兴化平原上出现据史料记载,从1397年至1602年间,镇海堤屡修屡溃,前后共有10余次被海水大范围淹没,农田被淹、作物绝收。

三年涤卤,去掉海水的侵浸,恢复土壤的肥沃,方可耕作此后,伴随着一次次充满海腥味的水患侵扰,南北洋海堤内的人们时不时掀起兴修水利的高潮,这些亡羊补牢的举动,仍维持着兴化平原的辽阔与希望,直到现代“浪涌海滨东角筑堤遮浪,风吹石顶西头起寺御风”,这副题写在镇海堤纪念馆的楹联涵盖海滨、东角、遮浪、石顶、西头、御风各地名,千年一堤不愧“镇海”之名。

镇海堤纪念馆建在离堤坝数百米远处,亦称报功祠祠内纪念历代修堤人9位,并用石刻记载了历代修堤的400多位有功人士的事迹兴化一堤为镇海,千年来数百位筑堤人接力修堤也凝结出了感人的镇海精神,翻开历史:1534年,兴化知府黄一道在原堤基上重修石堤,但未完工就被解官离去,同知谭铠续修石堤。

1563年秋,台风、洪涝侵袭,海堤尽溃,海水泛滥,漫流至城外江南道御史林润疏请帑金修堤,奏准,东甲海堤得以粗略维修一代筑堤功臣陈池养,清代进士,曾任知县、知州等职1820年,辞官还乡的他目睹东甲海堤反复决口,兴化平原丰歉不定,决定重修海堤。

他吸收裴次元初筑东甲海堤的经验,内筑土堤,外筑石堤,并串设石涵洞,以泄堤内雨水,同时外堤抛叠乱石以拒海潮,此后又反复数十次修堤并改善水利设施,为兴化平原此后100多年的肥沃与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1年9月,莆田连续遭遇两个强台风正面袭击,风力达11级,雨量超过300㎜,三江口海潮水位达到7.42米(历史最高潮位7.39米)。

在台风、暴雨、海潮、洪水四大灾害的猛烈袭击下,南北洋海堤绝大部分溃决,损失惨重当年,重修镇海堤被列为莆田县重点工程项目1962年,南北洋海堤工程指挥部成立,时任莆田县长的原鲁山任总指挥,日上场劳动力1万多人,分段包干推进施工。

3年时间,莆田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投工128万工日,修建涵闸9座,修海堤27.5公里镇海堤经历代修建、扩建,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就修建了5次1200多年来,风潮雨浪不改颜色,但镇海堤的安全指数越来越高,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排洪、泄洪、防涝、防溃作用,且有新的发展。

凭堤远眺,蜿蜒如龙的镇海堤,一头连着千年的风雨,一头伸向文明与发展;半截浸海石堤沉吟至今,半截砌石层阶分明数遍历史功过;堤外纵然大江大浪依旧,勇毅的讨海人依然扬帆起锚,建设起堤乡的文明,而后有了宁海初日、天马晴岚、谷城梅雪、东甲晨光……

1981年,镇海堤被列为莆田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别的“国保”不同,镇海堤的保护是处于动态保护中“镇海堤长年累月受海浪冲击,并且伴随着台风袭击,存在下沉、断裂坍塌的各种问题,都需有人看着管着”朱桂通老人退休后成为镇海堤的守堤人说起对镇海堤的感情,朱老感慨万千:“1945年一次强台风,洪水暴涨,海水倒灌,海里的大船都被冲到村里,灾情严重,我家就有5人在那次洪水中丧生。

”在堤乡长大的朱桂通,深知镇海堤“生死防线”之于南洋百姓的重要性为此,朱老不遗余力地把后半生都献给镇海堤的修缮保护担任镇海堤文物保护理事会理事长以来,他不仅多方筹措资金投入修堤工程,还拿出退休金、孩子给的养老金补贴工人工资。

20多年来,他参与修建防洪堤、排涝河道、纪念碑园等项目资金筹措超过千万元(来源:福建日报莆田观察 记者:林爱玲 编辑:黄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