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日记

学到了反应速度(反应速度最快的人)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剑英 编辑高雪梅
5月21日,沙画:国际生物

学到了反应速度(反应速度最快的人)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剑英 编辑高雪梅

5月21日,沙画: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缴园园/作)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已被国人普遍接受,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计划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云南昆明举行,这是该公约自1992年通过后,首次在中国举办缔约方大会。

它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必须利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造福人类,但应该以不导致生物多样性长期下降的方式和速度来进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物多样性到底有哪些内涵?北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理念值得借鉴?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近日,《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他就此话题进行了分享。

张志翔厘清概念《瞭望东方周刊》:在生态文明领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但大众对生物多样性似乎还未充分理解,生物多样性具体是指什么?张志翔: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政策和理念层面,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理解、厘清以下概念:

首先是自然环境它既包括山、水、空气、土壤等非生命环境,相当于底子,就像容器一样;也包括生态环境,它涉及生命、生物资源因素,需要把动物、植物、微生物、昆虫、人等往“容器”里加进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的“绿水青山”,强调的是生态。

比如“绿水”里应该有鱼虾在自由游弋,不能是没有生物的一潭死水“青山”里也应该有鸟在飞,有兽在跑其次要理解生物多样性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森林、草原、湿地等由多物种组成的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强大的各种系统;物种多样性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如杨树、柳树就属于不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在基因层面的多样性,比如一只母猫生下一窝小猫,它们毛色不同,就是因为基因不一样。

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一个物种可能会拯救一个国家的经济袁隆平院士在做水稻杂交育种时,一个最大的突破口就是发现了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它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基因,再不断选育培育,才有后面的很多优良品种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环境就越美好。

《瞭望东方周刊》:此次 COP15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你如何理解这一主题?张志翔: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比如,澳大利亚丛林大火的烟雾可以飘到南美洲的智利。

城市建设把很多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破坏掉了,比如黄鼠狼、刺猬等,使其慢慢从野生动物变成了城市动物,如果它们携带了某种传染病毒,人类也无法避免,人畜共患的现象就会出现所以,不能用分裂的眼光看待地球生态假如你治理、我不治理,你保护、我不保护,或者把人和其他生物对立开来,过分强调人的重要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人类自己。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除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惠益分享”理念也应予以重视它的意思是要公平、公正地分享遗传资源利用的惠益,直白地说就是,你用了我的生物遗传资源,因此赚到了钱、获得了利益,你要自动自觉地把利益分给我一部分。

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生物产业的物质基础由于各国遗传资源禀赋存在巨大差异,有的国家往往打着生物勘探的旗号,未经批准和许可,从别国收集、获取遗传资源,研究和开发出创新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生物产品,再借助知识产权制度垄断市场、技术和商业利润,损害了原产国的利益。

“惠益分享”是维系一个共同体的关键,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大核心目标之一,呼吁、强调很多年了,但目前做得远远不够精准施工《瞭望东方周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北京有哪些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张志翔:首先,北京的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在各项大工程里都贯穿了生物多样性理念。

比如,北京门头沟修建109国道,高速公路为古柏群绕道,这种理念和做法就值得推崇其次,北京市民的生态素养相对较高,且在不断提升,民间志愿者力量强大,有自觉、自发保护的意愿和行动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密云水库是北京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从涵养水源的角度出发,周边最好都种上树。

原来也确实种了很多树,一直种到了湖边但密云水库边缘的滩涂湿地是大量迁徙候鸟的栖息地,如果都种树了,它们怎么办?老百姓和志愿者发现了这个问题,积极向北京市政府提交建议,政府很快组织专家考察,及时纠正了这种做法。

现在,水库周边保留了一些湿地与耕地,鸟儿有了栖息的环境和食物凡是有这方面的呼吁,北京市政府的反应速度都很快,及时依靠科研力量进行处理,政府和民间有很好的互动,民间的保护热情得到体现、得到呵护这方面北京给全国作了表率,我对此印象深刻。

《瞭望东方周刊》:近期,你主要参与了哪些相关项目?张志翔:我近期主要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和“北京乡土植物资源的利用”两个项目我特别点赞北京冬奥项目,在绿色、生态方面真正体现了国际理念,做得非常到位。

延庆赛区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采取“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的原则:能绕开的尽量绕开,将破坏降至最低程度;实在避让不了的就“重建”,破坏多少面积就补建多少面积;通过其他方式对当地进行“补偿”建设过程中的“精准施工”也值得称道、值得借鉴——用多少面积,施多大工。

以前国内普遍的做法、包括现在一些地方的做法是,把施工区域尽量多腾出来,挖掘机的“大铲子”几下就把一片林子给“铲掉”了,但工程实际真正用上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面积我称之为野蛮施工其根源是管理者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和理念,以眼前的经济利益为重。

精准施工虽然慢,但是保护了周围的环境自然界的森林都是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才长成的,即便事后补植,能补成原样么?“一铲子”下去,可能100年都恢复不了做工程项目的人往往考虑如何抢工期、节省成本,即便能省下几千万上亿元,从生态价值、生态功能各方面折算,往往就不只是上亿元的事了。

《瞭望东方周刊》:乡土植物利用方面如何体现生物多样性呢?张志翔: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功能,需要建造“近自然”生态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和选择,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易成活,维护成本低,利于改善当地环境。

国槐、毛白杨、玉兰、油松等都是北京典型的乡土树种以前的城市绿化中,梧桐用得很多,因为它长得快,又便宜,从绿化和美观的角度而言,确实性价比较高但其实梧桐是外来树种,而且是典型的花粉污染源植物,会使人群花粉过敏。

类似的例子还有圆柏,北京以前曾种植大量圆柏,圆柏雄株的花粉也对人群造成了严重的过敏困扰生物多样性在应用层面,需要合理、正确、健康在这么大的一个城市中,植物对市民身心健康有怎样的影响?如何改造?都是要考虑的。

近几年,北京越来越重视这类问题现在的绿化工程,比如留白增绿、环京绿化带、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等,都在强调乡土树种的利用北京的择树标准有个十字口诀“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乡土排在第一位这是我们落实多样性的一种举措。

但小区绿化种什么树,往往由小区的设计、建设单位说了算,设计人员往往没有意识到乡土树种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政府对这方面的监管应该再加强一些。

今年5月22日,小朋友在北京朝阳大悦城“阅世界,悦自然”主题快闪活动中观赏摄影作品(陶希夷/摄)提升之道《瞭望东方周刊》: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张志翔:首先,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方面,北京已经针对百花山葡萄和丁香叶忍冬等进行了许多工作。

但整体而言,相较于昆明,北京的步伐显得稍微慢了一些,在资金支持和项目推动上,稍微弱了一点,力度可以再大一些其次,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关注度也有待提升目前,北京杀伤力最强的入侵植物是豚草,这是世界知名的致敏植物。

意大利苍耳也被大量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因为缺乏本地天敌,繁殖迅速,可以迅速占领空间,会对当地乡土植物产生严重影响物种入侵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几大直接因素之一北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应对措施还不强。

第三,为了防火,北京惯常做法是在公园里、在林子里不断清扫落叶,枯落物清理得很干净但没有腐殖层,土壤不肥沃,怎么能长出郁郁葱葱的森林呢?防火当然很重要,但应该多想想其他办法,比如精细化管理,人多的地方应该清理,有些地方就没必要。

这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也涉及市民素质如果大家理念都提升了,不在公园里抽烟,不乱扔烟头,是不是就少有火灾了?就全国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越来越重视生态,但此前积累的那种为经济而不顾环境的惯性还在往前冲,尤其在基层更为明显,如何一层层、一级级真正落实生态理念、压实生态责任,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你曾在德国留学,德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张志翔:柏林、巴黎、伦敦等欧洲大城市我都去过这些大城市里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森林,那些森林不仅“绿”,而且很“活”留学德国时,在办公室里,在各级林业部门的办公楼里,都挂有重点保护植物图谱。

宣传也非常到位,在各种宣传栏里、甚至车身广告里,都能看到这些植物图片,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这些知识在北京的车身广告里,你能看到保护植物的介绍图吗?国家针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国内很多人并不清楚身边哪些是保护植物、保护动物。

比如,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里游玩,看到一束野花随手就采,玩蔫了一扔,也许采的是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大花杓兰,采摘它是犯法的!我感觉,北京在科普宣传方面还可以再用力一些老百姓应该从身边做起,保护好身边的每一种花花草草。

《瞭望东方周刊》:COP15这场国际盛会首次来到中国,你对此有何期待?张志翔:COP15来到中国,这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一种肯定希望借由这次大会,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和经验,大力推动、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策略、措施等,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领会得更深,实践得更好。

我尤其期待的是推动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搞科学研究的人很少,人才培养非常不足现在高校相关专业里,只有“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有研究生培养,而这个专业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开设,几乎都在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算是专业院校里的排头兵,但在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这方面,每年招收的学生也就三四十名专业方面应该有很强大的队伍,培训也应该加强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