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杠杆率(杠杆率的计算公式)学到了

前两天,小巴看到一份第一财经统计整理的,城市居民杠杆率数据。数据显示,23座重点城市里——厦门、杭州、南京、深圳,这几个东南沿海城市杠杆率名列前

杠杆率(杠杆率的计算公式)学到了

 

前两天,小巴看到一份第一财经统计整理的,城市居民杠杆率数据数据显示,23座重点城市里——厦门、杭州、南京、深圳,这几个东南沿海城市杠杆率名列前茅;其中,在居民资金杠杆率方面,厦门位列第一;在住户部门杠杆率方面,杭州名列榜首;。

然后总体上,我国城市居民杠杆率是一个南高北低的格局。

(注:部分重点城市如武汉、天津, 因贷款余额数据未公布所以没纳入统计)小巴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表里面,杠杆率的两个指标啥意思,然后再讲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该怎么做的问题先来看看这两个杠杆率的公式:住户部门杠杆率 =住户贷款余额/GDP

居民资金杠杆率 =住户贷款余额/住户存款余额既然是杠杆率,分子自然都是看负债多少了而且要注意的是,虽然借贷的情形很多,但房贷常常是借贷的大头,所以房贷对杠杆率的贡献会很高住户部门杠杆率,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整体的负债水平。

,央行一般就是拿这个指标去做金融报告的。从全国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种刺激政策出来,住户部门杠杆率就开始快速上升,当时是18%,到了2019年,涨到了55%。

再到2020年上半年,住户部门杠杆率高达59.7%那现在这接近60%的杠杆率是什么水平?和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还不算高,但和新兴经济体20%、30%的杠杆率相比,就可以说是远超了全国的整体水平是这样,那分城市来看,差别就很大了。

咱们看回上面那个表,如果就按70%作为发达国家的杠杆率的话:杭州、温州、厦门、深圳、南京、广州、贵阳这几个城市,都已超过发达经济体的水平,住户部门杠杆率都在70%以上,杭州甚至超过了100%这背后的原因,自然和火热多年的房地产市场脱不了关系。

接下来就是居民资金杠杆率,也叫存贷比,这个数值高,就说明房价高,而且投资客多因为那些外来的投资客,没有在本地贡献存款,居民资金杠杆率自然不断走高所以咱们可以在那张表里面看到,厦门的住户部门杠杆率不是最高的,但居民资金杠杆率却是第一,达到了161%。

厦门作为一个二线城市,经济实力不及北上广深,但买房的杠杆率这几年一直是碾压各一线城市,租售比也相当低因此厦门人民经常的自嘲就是:一线的房价,二线的城市,三线的收入除了厦门之外,还有杭州、南京、深圳、合肥、苏州、广州这几个城市,居民资金杠杆率都是超过100%的。

那我们综合来看,这两种杠杆率里面,居然都有超过100%的城市,那么这意味了什么?这就相当于,一个人身上的负债比他赚到的钱还多,或者负债比手上的存款还多,你想想就知道风险有多大了整体杠杆率都在走高,再微观到咱们个人。

有些按揭买房的普通家庭,买房首付和房贷利息合计,可能都要占到收入的一半那样了再加上日常生活支出,那么这个普通家庭,70%、80%的收入都没了,剩下的钱,可能还要应付医疗,孩子教育之类的支出最后口袋里还能剩多少钱呢?没多少了。

咱们知道,中国在全球来看绝对是高储蓄率国家,但随着杠杆率的提升,居民储蓄率一直在下降,现在是45%,比十年前跌了5%。

那面对这种负债越来越多的情况小巴也给大家以下几个建议首先,就是不要再对投资房产赚大钱抱有幻想了国家已经看到高负债的发展模式干不下去,推进去杠杆的事情了,就算经济再难,也不想再刺激房地产去拉动所以咱们看到,即便是疫情带来巨大的压力,国家也还是坚定“房住不炒”的政策,哪个城市敢冒头就打谁。

房地产这只夜壶已经太满,实在是拿不出来用了现在再想投资进去,大多是高位接盘,就算一些地方是还能微涨,也不划算当然咱们这里说的是投资,刚需的,就悉随尊便吧第二个,如果要加杠杆,得量力而行无论是房贷,还是为了买买买欲望而去借的消费贷,都要从自己的收入和资金情况去评估,不要两下拍板,说借就借。

很多时候,人是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看起来好像过得更好了,但你心里其实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财务压力,它就在身后紧紧追着你,幸福感实际是下降的杠杆加得太重,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生活至于如何评估,咱们之前也告诉过大家一个简易指标——。

财务负担比率=每月还款额÷每月税后收入这个比率不要超过40%也就是说,你每个月的还债总金额,包括房贷、车贷、信用卡、借呗之类的,不超过每月税后收入的40%,才是健康第三个,如果你已经有杠杆在身,更要做好风险保障,还有开源节流。

风险保障这个很容易理解了,疾病和意外伤害之类的风险,都可能会对你的收入造成毁灭性打击,然后就没钱还债所以买好健康保险还是很重要的,可以有个兜底另外,收入来源也得是多渠道的,主动的工作收入,被动的投资收入。

因为万一哪天降薪了,甚至失业了,即便你的债不多,原本紧绷的现金流也可能撑不下去还有,就是要控制与平衡消费欲望,别被所谓消费享乐主义的观念洗脑,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然本来就负债了,财富水池的水龙头还流出那么快,甚至因此再添新债,这债就没完没了了。

真正财务独立的人,是延迟享乐的,不会过度消费,透支未来当然,他们储蓄下来的钱也不是放床底下,而是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让钱生钱,变成活起来的资产,把雪球滚起来总的来说,负债越来越重的背后,是不懂分析自己的资产负债,不懂规划自己的钱,也没有好的避险保全理念。

再加上外界诱惑太多,很容易就迷失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