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加一笔是什么字(一加一笔是什么字)没想到
第一单元 识字第2课 姓氏歌内容分析本文是一首介绍姓氏的儿歌,文中巧妙地融合了“李、张、胡、吴、徐、许、赵、
第一单元 识字第2课 姓氏歌内容分析本文是一首介绍姓氏的儿歌,文中巧妙地融合了“李、张、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多个姓氏结合读文,让学生圈画文中出现的姓氏;找一找身边有这些姓氏的同学,在实践中加深对姓氏的了解。
本课中出现了分解部件和称说偏旁介绍姓氏的方法,让学生用适当的方法介绍自己、同学或者家人的姓氏,在实践演练中,习得和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逐渐达成背诵积累语文要素本课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借助姓氏介绍达到识字的目的,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正音,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朗读中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等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姓、氏”等6个生字,认识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什、么、双”4个字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并练习背诵3.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习生字1.小朋友们,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学生发言,交流汇报自己的姓与名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
就是姓(板书:姓)2.识记生字(1)同桌交流识记方法加一加:女+生=姓扩词:姓氏、姓名(2)指导书写要点姓: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将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强调“三个一”的写字姿势。
(4)教师点评3.板书课题:姓氏歌全班齐读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要与“低”区分开来【设计意图】把识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姓名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课文,认识姓氏【语文要素】1.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1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2.识记“李、张”①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②学生认读:张、李。
(用田字格展示“张、李”)③游戏: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开展问答游戏④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张、李”两个姓氏“加一加”的方法:“弓+长=张”,“木+子=李”3.学习第五句。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1)圈出这一句儿歌中的姓氏用田字格展示“胡、吴”和“徐、许”①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②学生交流汇报③师小结: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
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4.拓展练习“说偏旁”介绍下面的姓氏:何(单人何),刘(立刀刘),黄(草头黄)5.熟读背诵(1)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桌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师生问答、同学互动等形式,寓教于乐在学习了“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姓氏,将所学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指导书写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学习笔顺(1)动画演示生字“什、么、双”的笔顺(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2.观察例字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字,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讲解(1)“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么”,第一笔在竖中线上起笔,撇折的撇与第一笔平行(3)“双”,左右结构,左边略小,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赵、钱”等6个生字,认识走字旁、金字旁2个偏旁;会写“国、王、方”3个字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2小节,背诵课文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4.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对姓氏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检查认读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2.师: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我们中国的姓氏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二、朗读课文,认识姓氏。
【语文要素】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2小节,注意读准字音(1)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①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②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全班齐读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提示:“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郑”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2.再读第2小节,圈出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1)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形?①“加一加”的方法:“赵、钱、孙、郑”。
②“赵”为走字旁;“钱”为金字旁③“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3.学习复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1)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交流(2)师小结:中国的姓氏,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4.游戏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介绍这个姓氏5.自由朗读第2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方法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习兴趣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以及我们谈到的班上同学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师:古人把常见的姓氏编成了《百家姓》一书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4个姓氏的人数最多2.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设计意图】拓展《百家姓》以及熟悉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四、指导书写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学习笔顺(1)动画演示生字“国、王、方”的笔顺(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2.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并讲解(1)“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2)“王”,三横距离相等,第三横宜长(3)“方”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提醒写字姿势,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设计2.
姓氏歌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朗读教学。
师生问答游戏,学生相互问答游戏,开展朗读比赛、拍手读等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完成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文化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还通过与学生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弓加一笔是什么字(一加一笔是什么字)干货分享
我能写出:立,音,日,早,口,十,古,兄,儿,几,克,干,王,士,旦。你敢不敢试一试,这个题是上学的时候,班主任和我们说的,我是不会,今天整理一…
-
爱马仕BK(爱马仕bkc是哪三款)万万没想到
广告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腌自己!\x0d\x0a哪个女孩子不喜欢时刻香香的\x0d\x0a\x0d\x0a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款…
- 爱马仕BK(爱马仕bkc是哪三款)墙裂推荐
- 零钱通会不会吃掉本金(微信零钱通会不会吃掉本金)干货满满
- 零钱通会不会吃掉本金(微信零钱通会不会吃掉本金)居然可以这样
- 运输业发票(运输业发票备注栏相关要求的文件)全程干货
- 运输业发票(运输业发票备注栏相关要求的文件)太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