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退出导航(雅阁怎么退出导航)越早知道越好

哈喽大家早上好!以前选车很简单,只要钱到位,选品牌、选车型就 ok 了。但现在,你可能会先考虑动力形式:买油?买电?还是买混动?所以,我们的油电横评栏目诞生了:纯电车真的很省钱吗?燃油车已经过时了吗?——ZAKER,个性化推荐热门新闻,本地权威媒体资讯

退出导航(雅阁怎么退出导航)越早知道越好

 

哈喽大家早上好!以前选车很简单,只要钱到位,选品牌、选车型就 ok 了但现在,你可能会先考虑动力形式:买油?买电?还是买混动?所以,我们的油电横评栏目诞生了:纯电车真的很省钱吗?燃油车已经过时了吗?插混车是 YYDS 吗?。

这些问题,在不同价格区间、不同车型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而我们的节目,就是要找出这些答案而今天就是油电横评的第一期:20 万轿车 我们把 20 万级别所有动力形式的轿车都找来了:包括了纯油、油混、插混和纯电,。

希望通过这期油电对比,能给大家在动力形式的选择上一点参考下面就猛戳下方视频吧:↓↓↓谁更省钱第一点为什么是省钱,不是我关注,是消费者关注我们在全网发了调研问卷,结果显示,但凡会关注新能源车的人里, 78% 关注的,第一位就是省钱。

那这四种车,谁省钱呢?先来说第一个结论啊:这个级别里,纯电车相比油车,一点都不省钱,如果只是为了省钱买电车,对不起,不存在的注意啊,在计算成本的时候,你要考虑到一辆车的全生命周期,也就是从买车、用车、到卖车,全算上。

首先看购车成本:主流的燃油 B 级车,20 万基本能落地了,但主流的电动 B 级车,别看也有 20 万的,但你真想要一个续航 600km 以上的,焦虑没那么大的,基本都要 23 万以上了电车有购置税减免,但油车也有大幅优惠,。

总之电车还是贵 4-5 万再看用车成本,电车电费便宜、还不用保养,总该能回本了吧,但多长时间能回本呢?如果你全都用最便宜的家用桩,5 毛钱一度电,那么也大概需要 4-7 万公里才能回本如果你用公共桩,那么更是需要 10-15 万公里才能回本。

等你回本了,也基本该卖车了,然后又发现,电车保值率不行所以还是那句话,20 多万的级别,如果只是为了省钱买电车,对不起,不存在的其实这笔账大家都算的很清楚,所以目前 B 级车里销量最高的,还是那老几位燃油车。

(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但这件事儿,有没有可能翻转呢,我们留个悬念,后面再说再来看第二个结论:插混车,省钱因为买车的时候,没比油车贵太多使用成本上,就算你不充电,亏电油耗大约 6L/100km,也很省。

而但凡你多充电跑,很快就回本了,而且保值率也不低最后是第三个结论:油混车,省油不省钱,主要看你开多久以雅阁为例,混动版比燃油版贵 2 万,虽然油耗低,但你也得开 6-8 万公里左右,才能回本,都快和纯电差不多了。

这也是油混相比插混日渐式微的原因,因为回本确实太慢了以上,从成本角度来说,我认为最划算的是插混,其次是纯油,然后是纯电,最后是油混谁更好开在我们的调查里,在燃油和新能源之间摇摆的朋友,除了看重省钱,第二看中的就是电车的平顺、安静、响应快。

我把它称为 " 电感 "按照从强到弱当然是纯电 > 插混 > 油混 > 纯油了这里边大家关心的其实是插混和油混,开起来和纯电差别大吗?还是先说结论,好的插混,开起来和电车区别很小但油混吗,即便是最好的丰田本田,。

也和电车差得很远比亚迪汉:有电就是电车,即便亏电状态,依然很平顺安静,发动机介入的感觉很轻微,只有拉到高速,才有声音传进来雅阁:平顺没问题,但发动机一旦介入,噪音很大,整体驾驶质感上我个人感觉,还不如纯油的迈腾那边,至少迈腾一致性比较好。

而丰田的 THS 混动在 " 电感 " 上,要比本田的 i-MMD 略差一点,因为 THS 这种功率分流型混动,总有一部分动力要进行直驱,并且电机的功率相对较小所以丰田油混的车型电感更差影响好不好开的,除了电感,底盘、操控等全方位的驾驶感受也很重要。

我接下来额外对关注这四款车的朋友,分享一下四个车的感受这方面一直被认为是国产车的弱势,但这几款车给我的感觉却截然相反,国产的飞凡 R7 和比亚迪汉,在机械素质、底盘表现,驾驶操稳性和舒适性上,明显要比雅阁和帕萨特强很多。

飞凡 F7 的底盘柔和、扎实,无论低速还是高速都非常有高级感,而且车身很灵活,并没有因为是一辆大车而显得笨重,整体驾驶感受是四辆车里最好的比亚迪汉 DM-i 的底盘舒适性非常好,隔音也不错,但操控差点意思,高速上略微发飘,。

四辆车里整体可以排第二而迈腾可以给到并列第二的成绩,动力匹配极为成熟,操控水平也在线,并且我们的试驾车已经 6 万公里了,底盘依然很整,很扎实最后的雅阁,它的操控灵活性还不错,但除此之外舒适性上,底盘的高级感上,和隔音表现上。

都是四款车中排名最后的至于国产新能源,为什么在行驶品质上追上来了,简单来说就是成本、专业人才和市场的变化具体的我们在以前理想 L7 那期节目里讨论过,大家可以去回顾一下:《》<>谁更智能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

影响大家买油还是买电的第三个因素,就是智能化程度其实智能和动力形式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新出的电车,能使用更先进的集中式电气架构,而不是原来的分布式架构,相对更容易实现智能化另外,这也和车企有关,国产和新势力们,更愿意积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合资车企则普遍比较保守,或者说因为决策链太长,转型比较缓慢。

再具体到我们今天试的这几辆车上,新能源的飞凡 F7 和比亚迪汉,无论车机、语音、还是辅助驾驶,虽然还达不到第一梯队蔚小理、华为那么优秀,但和燃油合资车比,也可以说是碾压但好在是,导航和听歌,这些常用的功能,大家用手机就行了,迈腾有 Carplay,这个老款雅阁呢,能装手机支架。

在最新款的雅阁上,车机是和百度合作的,进步明显所以说,只要合资品牌愿意放下姿态,把智能化交给中国团队做,还是可以的2023 款雅阁内饰另外我还想提一下内饰氛围和做工用料:国产新能源整体也是超过合资燃油车的。

飞凡 F7,简约的设计、大面积皮质包覆、白色的配色,让你坐进来就觉得这是一辆充满科技感和时尚感的车比亚迪汉,虽然设计略显老气,但同样质感在线,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还挺豪华再来看迈腾,设计稳重、大气,但用料不如比亚迪下本。

雅阁呢,只能说维持了一辆 B 级车最低的门槛,不至于廉价总之这几台车也代表了目前市面上的格局:合资油车:设计沉稳、用料保守,很难谈得上豪华国产新能源:设计水平虽然忽高忽低,有些还比较趋同,但氛围感、科技感都在线。

总结以上,我们来做最后的总结了大家听完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情况,去做选择20 万级别的轿车里,新能源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省钱插混还可以,但纯电不行但是,他们在驾驶感受上、那种高级感舒适感的提升,却非常明显。

在智能化和车内氛围上,虽然和油车、电车在本质上没有关系,但现实就是国产新能源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而燃油车,或者说合资 B 级车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的优势基本都在于产品之外,比如品牌力、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维修保养的网络,包括保值率,口碑等等,。

这些基于存量市场的惯性优势最后,我还想说一些我的思考:那就是,20 万的 B 级车,这个合资品牌最稳固最重要的战略腹地,也开始被国产新能源疯狂冲击了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以前是一个纺锤形结构:也就是两头粗、中间细。

下面那头,10 万以下的市场已经被新能源吞噬殆尽了而上面那头,30 万以上有蔚来、理想、极氪等等不说普通合资品牌了,就连 BBA 都受到了压力唯独 20 万级别里,还是合资油车的战略腹地,电车一直攻不下来。

前面也提到了,目前销量最高的,还是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理由也很简单,这个级别的车型需要满足更丰富多元的使用场景,要宜商宜家、空间得大、动力强、品牌号召力也得够所以这一直是合资车最坚固的阵地和最丰厚的利润来源。

,也是合资品牌,维持品牌溢价的重要支撑如果你想象一下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卖不动了,那大众、本田、丰田还能有啥指望?现在国产新能源,开始进攻这个市场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当然,国产新能源们也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还是成本我们开头就说了,新能源购车成本还是高,主要是电池成本太贵但现在,随着比亚迪、飞凡能把价格做到 20 万出头,在加上国际上碳酸锂价格一路下降,未来电池的成本,会降得更低很有可能油电同价,甚至更低。

第二,车型定位以前国产新能源有个误区,都是被特斯拉 Model 3 带偏了,全都去搞轿跑,追求运动操控,而忽视了价格和大空间之间的平衡而随着飞凡 F7 的开窍,对后排的大空间、舒适性更加照顾,相信其他厂家也能慢慢明白这个道理。

而这场战役,说是国产和合资的终极之战也不为过,只要国产车拿下了 B 级车市场,合资车在品牌上压中国车企一头的历史,就将被彻底终结对了,有人会说合资车难道不会推出插混或者纯电的 B 级车吗,答案是肯定是,。

但车企从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以现在的趋势看,就算合资车企推出这样的产品,恐怕也只能靠价格吸引人了。-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