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冶游史(冶游史医学上指什么)太疯狂了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待查指反复发热超过37.3度,且持续3周以上,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病因不明。

冶游史(冶游史医学上指什么)太疯狂了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待查指反复发热超过37.3度,且持续3周以上,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病因不明其病因复杂,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诊断较困难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构成有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结核、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热、血液病、肿瘤性疾病、变态反应和结缔组织病、内分泌性发热、中枢性发热、药物热等),需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病史、体征、检查结果及诊断性治疗结果,排查分析,但往往一些发热仍然最终不能确诊。

在2023感染与肝病论坛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日成教授分享一例疑难发热病例报告,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病历资料患者男性,76岁,浙江义乌籍,村医主诉:反复发热2月余现病史:患者2020年4月28日因下肢动脉硬化在当地中心医院行左股动脉+左腘动脉支架植入术;2020年5月2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7℃,伴畏寒寒战,伴腹胀、恶心,伴双下肢浮肿,药物治疗能消退。

无咳嗽咳痰,无腹泻腹痛,无肢体抽动等,曾在当地镇医院住院诊治,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上述发热等症状无明显好转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达120/80mmHg,治疗药物不详,血压控制良好有糖尿病史20年,平日8mmol/L,最高11mmol/L,胰岛素药物应用,血糖控制满意。

有冠心病10年,2015年有冠脉支架置入术,服用药物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否认疫区疫情接触史,否认毒物接触史,否认吸毒史,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否认冶游史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否认家族肿瘤史诊治经过:2020年5月12日患者就诊于义乌某医院,住院期间患者检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2020年5月12日患者于义乌某医院就诊期间检查结果骨穿提示:骨髓造血组织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增加,粒系杆分核明显增多,巨核细胞散在,可见多灶小肉芽肿形成,特染无殊入院后,予患者头孢呋辛治疗4天仍有发热。

调整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4天,患者仍有发热后调整为美罗培南+替加环素4天,患者仍有高热加用地塞米松5mg iv st,体温可下降,停用后再次高热,后改为地塞米松5mg iv qd,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乏力纳差无改善。

2020年5月28日-2020年7月9日患者转回镇医院,继续抗感染+激素间断使用。反复发热,全身情况变差。2022年7月10日患者经120救护车转入我科。入院后患者检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2022年7月10日患者于华山医院就诊时检验结果肺CT:两肺多发炎症,双侧肺门、纵隔内稍大淋巴结,心包少量积液(图3)。

图3. 患者肺部CT骨髓穿刺:骨髓象增生较活跃,粒系、巨核系有成熟障碍表现粒系部分伴退行性变红系较增生,部分有血红蛋白充盈不足片上单核组织巨噬细胞较易见,可见1%嗜血细胞及少量不典型淋巴细胞骨髓二代测序:。

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患者骨髓二代测序结果T-SPOT: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患者T-SPOT结果主要诊断:结核感染、嗜血细胞综合征(按照嗜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治疗:异烟肼0.3qd + 利福平0.45 qd+ 莫西沙星0.4 qd+ 利奈唑胺0.6 qd ivgtt qd 抗结核治疗,并予以加用地塞米松针 5mg qd控制嗜血,低分子肝素1支皮下注射抗凝。

进一步评估患者结核累及部位,完善检查:颅脑MRI(图6):右侧基底节区强化灶,炎症可能;双侧额顶叶、侧脑室旁、脑桥及桥臂散在DWI异常信号,近期梗死可能,近期随诊;两侧额顶叶、侧脑室旁缺血腔隙灶;脑白质疏松;脑萎缩。

图6. 患者颅脑MRI腰穿:脑脊液压力220mmH2O,脑脊液黄色脑脊液常规(2022-07-19):有核细胞:3×106/L,透明度:澄清,潘氏试验:1+,红细胞:1×106/L脑脊液生化(2022-07-19):脑脊液总蛋白:3.09g/L↑,乳酸脱氢酶:139U/L,乳酸:3.7mmol/L↑,葡萄糖:5.95mmol/L↑,脑脊液氯化物:124mmol/L。

考虑患者诊断为全身播散型结核感染、嗜血细胞综合征调整治疗方案:异烟肼0.3qd + 利福平0.45 qd+ 莫西沙星0.4 qd+ 利奈唑胺0.6 qd ivgtt qd + 吡嗪酰胺 2片bid po抗结核治疗,并予以加用地塞米松5mg qd控制嗜血,低分子肝素1支皮下注射抗凝。

治疗效果:1、嗜血细胞综合征控制,血常规恢复正常;2、肺部CT提示肺部感染改善;3、患者神志明显改善目前患者已经可以走路,和家人正常交流,生活基本自理病例思考患者老年男性,在左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反复发热2月余,首先需要排除的是植入支架相关的细菌感染。

但早期强效抗感染治疗无效,同时多次血培养及送二代测序结果均为阴性,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小2022年7月10日患者于华山医院就诊时检验结果提示,心、肝、肾功能都有问题一般状况极差患者进一步完善检查,骨髓穿刺提示粒系、巨核系有成熟障碍表现,且可见1%嗜血细胞,结合患者铁蛋白升高,IL-2R(CD25)明显升高,考虑患者可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

嗜血细胞综合征在成人出现,多为继发性,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风湿病、淋巴瘤等患者在外院骨穿提示:多灶小肉芽肿形成,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虽然外院骨髓培养无阳性发现,我们还是选择了送骨髓二代测序结果发现结核分枝杆菌(+),T-SPOT(+),考虑患者存在结核感染。

至此,结合患者有嗜血细胞综合征,我们推测可能结核感染没有控制住,进一步继发嗜血T-SPOT对于肺外结核诊断的敏感性较低,该患者早期查T-SPOT阴性,后期出现强阳性,可能与患者在早期诊断不明时,常用激素进行治疗,导致结核感染播散有关。

为评估结核感染累及部位,予患者行颅脑MRI检查,结果提示右侧基底节区强化灶在结核性脑膜炎时,基底池脑膜强化较为常见基底池脑膜渗出、脑积水、脑梗塞和结核瘤是结核性脑膜炎主要特征,可单独或联合发生基底池的渗出是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征象,诊断特异性高。

患者近半年来一直反应迟钝,为排除颅内感染行腰穿检查脑脊液生化显示脑脊液总蛋白升高,考虑“结核性脑膜炎”可能,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为保证有效的脑脊液药物浓度,需要增加脑脊液通透性高的药物抗结核药物的脑脊液通透性如表1所示,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式如图7所示。

遂在原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嗪酰胺,继续糖皮质激素治疗控制嗜血,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患者治疗后转归良好

表1. 抗结核药物的脑脊液通透性

图7.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式结语1.结核感染可累及全身多系统,早期症状可不典型,也可出现T-SPOT阴性;2.血培养阴性,如考虑感染性疾病,可考虑特定局灶部位取标本行二代测序;3.结脑表现隐匿,可以表现为淡漠、反应迟钝;

4.结核感染容易诱发嗜血细胞综合征或血管炎;在强效抗结核的同时,需加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控制嗜血或者血管炎的进展;5.年龄大的患者往往有多个脏器功能的衰退,抗感染治疗时需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抗结核治疗疗程较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专家简介

毛日成 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教授;科主任助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留美医学博士;上海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兼秘书;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教育部课题1项;

入选上海市医学会“青年菁英”、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浦江人才计划;获APASL-AASLD奖;全国疑难肝病思维训练营总决赛亚军。整理/肝胆相照平台 审校/毛日成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